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12篇
民族学   17篇
人口学   35篇
丛书文集   104篇
理论方法论   43篇
综合类   334篇
社会学   9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71.
邱芝 《学术探索》2010,(6):55-59
权威政治是当前俄罗斯基于特殊的国内和国际环境所确立的一种政治结构模式。目前,权威政治发挥着其在转型社会中应有的有效性,但也存在着诸多弊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从长远看,向民主政治转型是其必然趋向。本文结合俄罗斯政治现实,深入分析推动俄罗斯政治发展的动力机制,探寻影响俄罗斯政治发展的积极性因素,明晰俄罗斯政治发展的内在逻辑与未来趋向。  相似文献   
72.
广告市场是当今世界蓬勃发展的市场之一,俄罗斯广告也不例外。并且,随着国外和本国广告商对广告投资的加大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俄罗斯广告市场将进一步发展。俄罗斯常见的广告有网络广告、电视广告、户外广告、广播广告、报刊广告、影院广告等。  相似文献   
73.
中俄科技产业化合作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把中俄科技产业化合作"逼上梁山"。通过解析"中俄基地"这一中俄科技产业化合作具体实践的现状,归结其主要障碍是:政治干扰波的内外袭击,资源错位、方向偏差,中介人才匮乏,资金瓶颈梗阻。进而提出相应对策:根据两国需求的互补性,确定以双赢为宗旨的合作战略;充分利用东北地区的地缘、文化、人才优势和工业基础,把合作区域重点放在东北;针对关键对象,推行"2 1"和"1 1 1"两种模式;结合技术产权交易所、风险投资机构和股票发行市场,发展中介机构。  相似文献   
74.
论俄罗斯宗教文化的特点——以《大师与玛格丽特》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正教是俄罗斯的国教,整合了基督教和俄罗斯多神教元素而成。《大师与玛格丽特》是苏联作家布尔加科夫的经典作品之一。作品以《圣经.新约》彼拉多审判耶稣的故事为原型,以撒旦及其随从降临莫斯科为主线,对上帝存在与否、生与死、善与恶、光明与黑暗等宗教性主题进行了探讨,塑造了一个全新的魔鬼形象,书写了一部"魔鬼的福音书"。作品描写的虽然是基督教的主题,却在不经意间总能见到多神教的影子,彰显了俄罗斯文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75.
俄罗斯横跨欧亚大陆,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俄罗斯一直处于东西方文化的中间地带.处于两个大陆和两种文明类型之间,俄罗斯始终努力追赶西方,主动吸收西方文化,但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又使得它无法阻挡来自亚洲的东方文化.欧洲文化与亚洲文化在俄罗斯占据的欧亚地缘空间发生碰撞,历经漫长的发展过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欧亚文化.东西方文化成分的对立与统一、融合与分裂构成了俄罗斯欧亚文化的重要特征.作为世界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俄罗斯文化以自己独具一格的精神内涵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相似文献   
76.
冷战结束后,意识形态因素在国家外交决策中的价值导引和知觉定位的作用非但没有完全消减,反而有所增强。美俄日韩对朝鲜的生存与发展的知觉认知形成了三种典型的推断,即美日的"朝鲜威胁论"、俄罗斯的"朝鲜负担论"以及韩国的"朝鲜崩溃论"。固执地坚守以意识形态为引导的冷战思维必然导致对国际环境与国际关系的错误知觉,甚至会产生国家间关系的严重敌视或是对抗。历史传统和地缘现实决定了中国必须理性对待朝鲜,要力避错误知觉,确立起战略思维,并放眼于长远和未来,从和平、发展与合作的角度,稳步构建起中朝之间的正常国家关系。  相似文献   
77.
俄罗斯在朝鲜半岛:现状及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俄罗斯在朝鲜半岛有着独特的地缘政治、经济和安全利益。朝鲜半岛是俄罗斯实现大国外交的舞台。保持与韩国、朝鲜的友好和建设性关系,鼓励朝韩间的对话与接触,努力参与通过政治途径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维护和加强东北亚地区的安全是近年来俄罗斯朝鲜半岛政策的主要目标。俄罗斯的地区影响力和国际地位也在解决朝鲜半岛问题中不断得以提升。  相似文献   
78.
延边与朝鲜、俄罗斯毗邻,对朝、俄贸易在延边对外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利用1989-2008年的统计数据对延边出口贸易、进口贸易、经济增长进行实证分析,对变量之间进行协整检验并建立误差修正模型,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延边对朝、俄出口与GDP、进口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关系;GDP和对朝、俄出口也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从短期来看,对朝、俄出口与GDP、进口以及GDP与对朝、俄出口的长期关系都出现了偏离,修正速度较慢。此外,GDP和对朝、俄进口不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79.
张春萍  李琪 《求是学刊》2012,39(4):55-60
中国对俄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必然会对中俄贸易产生一定的影响.为深入分析中国对俄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中国对俄直接投资与进出口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将俄罗斯与中国其他主要投资东道国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对俄直接投资具有显著的出口创造效应与进口创造效应,且出口创造效应高于进口创造效应;与其他主要投资东道国相比,中国对俄直接投资对出口的促进作用较强,而对进口的促进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80.
刘建 《南亚研究》2011,(1):137-151
泰戈尔曾对十月革命表示赞赏。1930年,他不顾年迈体衰,前往苏联访问。他对苏联在文化、农业和教育等领域的成就的充分肯定,源于他对一个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对英国殖民统治的痛愤。他访苏的主要目的,在于以苏联的教育为借镜来从根本上改变印度社会。他在看到苏联的光明面的同时,也对它的致命弊病提出诚挚而坦率的批评。他的意见是明智的、深刻的和富于哲理的。从一定意义上说,诗人虽然对苏联始终怀有真情和善意,却理性地预见到苏联可能由于这些弊病而灭亡。苏联政府不曾听取他的意见,却始终将他当做朋友,从未对他提出任何反批评或予以负面评价。苏联之行对泰戈尔人生最后阶段的思想和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他的《俄罗斯书简》以及他与苏联官方及友人的众多通信,是研究他与苏联(俄罗斯)关系的重要文献。本文为纪念泰戈尔诞辰150周年而作,系国内第一篇涉及泰戈尔与苏联关系的论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