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67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27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58篇
社会学   12篇
统计学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1.
中小企业投融资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小企业的融资活动可以看作是中小企业与投资者之间的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通过简单的动态博弈模型分析,发现信息不对称是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建立有效的信息机制,克服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信息不对称,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加强信息中介的质量建设;引进和培养高素质的投资人才,是其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建设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由于中小企业和银行之间存在着信息的非对称性,从而导致银行在信贷市场上面临着严重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银行由此对中小企业实施信贷配给,致使中小企业融资难,通过建立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缺口模型来证实这一问题,并由此做出相应的经济学分析。  相似文献   
13.
薛求知  李明  崔瑜 《兰州学刊》2009,(10):79-82
近年来中小企业逐渐成为国际化的一支生力军,对于中小企业国际化的研究已成为企业国际化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不同于大型跨国企业,中小企业较多地受制于自身资源和规模的限制,因此企业网络在中小企业国际化过程中尤其发挥着重大作用,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从网络视角研究中小企业的国际化问题。本研究就“基于网络视角的中小企业国际化问题”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对其研究方法进行了系统阐述,以期对进一步研究商业网络对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影响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4.
论四川省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省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缺乏的现状,主要表现为企业的商业精神淡薄,盲目多元,资源分散,研究发展投入不足,缺乏系统的组织管理。从收集并整合外部环境要素,注重企业产品和服务发展的地理位置和空间范围条件,注重企业内部管理(主要包括组织管理能力的提升、人力资本的运用、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建设)等几个方面入手提升核心竞争力,以获得长期的利润空间和获得在国内外的竞争地位,这对地区经济、国家经济、世界经济的发展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日本和韩国作为亚洲中小企业发展较早的国家,在其政策措施、技术创新、融资担保、培训咨询、社会化服务体系方面都有独到之处;而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有高强度的政府政策来扶持,完善的政策法规和多样的融资政策为支撑,以产业集群为载体,搭建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扶持和巩固现有的中小企业培训机构,建立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6.
中小企业在一个特定的区域聚集,形成集群式企业,会极大地推动区域增长。通过对武汉城市圈的抽样调查表明,企业规模、创新能力、政府服务、资金与人才等是限制集群式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因素。建议通过构建区域合作机制,创新金融体制,推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优化整合人力资源等措施以实现集群式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Due to their common role as suppliers, small and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SMEs) are especially challenged by today's turbulent business conditions. In order to meet this challenge, short-term WWW-based enterprise cooperations are regarded as an appropriate way to enhance the competitive strength of SMEs. Hence, the Institute of Machine Tools and Industrial Management (IWB) operates three so-called competence networks for engineering (www.engineering-net.de), rapid prototyping (www.rp-net.de) and manufacturing (www.produktionsnetz.de) services. For the purpose of an applied research project, more than 80 participating SME suppliers have been included in these specialized virtual markets, which are based on the core competencies of the cooperating SMEs. Additionally, the platform (www.virtueller-markt.de) enables customers to configure their specific supply chains via the above-mentioned competence networks. The presented paper depicts how to establish and operate these competence networks as well as how to configure supply chains via these virtual markets.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As economies become more reliant on innovative, knowledge-intensive firms, understanding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knowledge and improving innovation performance is increasingly important. Although most UK businesses are micro, small or medium-sized enterprises (micro/SMEs), knowledge management research has tended to focus on large companies Knowledge sharing can be critical for innovation performance, especially for smaller players with limited resources. Our study presents an insight from micro/SMEs operating in the highly knowledge-intensive and innovative games/entertainment software development sector. Using a mixed method approach, we investigate knowledge sharing and its contribution to firm innovation performance improvements.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micro/SMEs are at the forefront of the creative sector precisely because of their smaller size. Our study reveals evidence of knowledge donation but limited evidence of knowledge collection in the knowledge sharing process. We develop a model highlighting the importance of industry context, individual knowledge and organizational size in knowledge sharing for innovation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19.
选取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71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了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成长与企业创业时间无关,与企业高管层的国际化知识经验水平及企业外资背景正相关,与企业资本/劳动比率和技术水平负相关。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国际化进程要优于资本密集型和高技术型企业。我国中小企业应提升高管层的国际化知识和经验水平,充分发挥“新生学习优势”,从国际化的过程中增强对国际市场机会的判断和利用能力;同时,利用外资开展内向国际化,是提高外向国际化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学习代理是企业通过学习代理人从外部知识源获取知识,并在组织内部分享知识进而改变组织知识基以获取竞争优势的过程.文章首先归纳了中小企业三类关键的学习代理人,即企业家个体、精英、群体;其次,结合企业实际分别给出企业在知识获取阶段和知识分享阶段中不同类型的学习代理模式,并构建了学习代理的两阶段过程模型;深入剖析了学习代理人获取知识以及组织内部分享知识的内在机制.研究结论表明,中小企业要想通过学习代理进一步提升组织的学习绩效,必须在学习代理的不同阶段及时推动学习代理人角色的转化以及知识的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