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0篇
  免费   62篇
  国内免费   16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20篇
丛书文集   353篇
理论方法论   72篇
综合类   1678篇
社会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104篇
  2013年   65篇
  2012年   175篇
  2011年   197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32篇
  2008年   137篇
  2007年   162篇
  2006年   155篇
  2005年   158篇
  2004年   145篇
  2003年   129篇
  2002年   114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62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91.
朱弁是南宋初较重要的使金诗人,但一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探讨朱弁使金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貌,并通过比较同时期南宋主流诗歌创作,揭示其使金诗的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192.
朱舜水受明末清初理学清算浪潮的激荡,对形上思辨学风批判不遗余力,对佛释更是痛加针砭。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朱舜水文集》中又有反对攻击佛教的言论,这其中原因何在呢?而更让人不解的是朱舜水自己对佛释有所取用,但却对某些宋明理学家的杂佛批评有加,这是为什么呢?因此,探讨朱舜水反佛思想矛盾的原因是很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3.
李白与苏轼相似的豪放个性体现为:执著追求理想、人格,性情率真,风格雄奇;二人的内在区别表现在:博大境界的构成及内蕴不同,诗歌的抒情、说理功能不同,乐观豪迈的内涵不同。时代风气与信仰追求的不同导致了李白和苏轼内在的差异。无论是李白代表的唐代充满活力的状态,还是苏轼代表的宋代豁达睿智的心境,都是我们现实人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94.
五四时期,胡适发动白话文改革并挑起“问题与主义”之争,在当时产生了巨大影响,但直至今天这两件事仍颇受争议。正确认识这两项运动对于指导今天的文化、政治仍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95.
朱德同志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不仅在军事上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在统一战线方面也给我们留下了十分宝贵的思想财富。由于朱德同志主要从事的是军事指挥工作,所以,他的统一战线思想最早也最突出的体现在他的军事思想之中,即他的军事统一战线思想。在解放初期,他还批评了当时党内在统战工作上出现的"关门主义"和"敷衍主义"的错误思想倾向,坚决贯彻了我党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统战政策。  相似文献   
196.
朱智贤专长儿童心理学,他几十年来坚持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研究儿童心理学中重大的理论问题,主要阐述朱智贤关于儿童心理学的学科特性、研究对象以及研究方法等基本理论问题的认识与研究。  相似文献   
197.
《史记》一书中,反对争利,倡导谦让,不只是个体修身处世的问题,而是与天下"治平之道"紧密相连。无论在材料取舍、体例安排,还是人物评判等方面,都贯穿着司马迁政行简易、礼让为国的主张。禅让天下的最高政治理想,谦让简易之政的现实施行,犯颜直谏、举贤纳言的君臣之道等方面的思想,蕴涵着丰富的社会政治观念,构建成司马迁的"争"、"让"思想体系。今天,我们当借鉴这些闪光的思想,寻求通向和平幸福的康庄大道,方不负太史公"述往事,思来者"的深心。  相似文献   
198.
苏轼美学对“寓意于物”与“留意于物”观物态度的区分道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心物关系思想。“寓意于物”倡导人对世界采取一种自然适意的态度,是苏轼美学思想中生态学智慧的鲜明体现,其根源来自苏轼对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体认。这种生态智慧对我们今天处理生态问题仍然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9.
庄森 《阴山学刊》2005,18(2):30-36
胡适的杂文有三个突出的艺术特点:其一,结构严密。论证环环紧扣,说理极为有力。其二,清楚明白。一是思想清楚,观点明确;二是语言浅显,明白通俗。其三,议论形象。一是勾勒形象,说理可感;二是善用比喻、富于幽默,全文既通俗浅白,也还生动形象。  相似文献   
200.
朱自清早期的教育理想是培养全面的人,强调以教育为信仰,注重团体生活的锻炼。但这种教育理想在当时客观条件下不可能实现,他早年在江浙一带处处碰壁,白马湖春晖中学是朱自清早期教育理想最终破灭之地。教育理想的破灭,不仅使朱自清经济陷于贫困,而且形成了他的刹那主义。此期的创作也能说明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