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4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24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67篇
理论方法论   17篇
综合类   378篇
社会学   38篇
统计学   1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43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3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试论唐代西域的可萨汗国--兼论其与犹太人入华的联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萨是西迁到高加索地区的一支突厥化部族,公元7至9世纪,可萨人在伏尔加河中下游建立了强大的可萨汗国,成为丝绷之路北道上的重要中转站,同拜占庭帝国和阿拉伯帝国保持着密切的政治经济联系。8世纪中叶,可萨人从萨满教的信奉者转而皈依犹太教。本文着重分析可萨人改信犹太教的历史背景和影响,并结合唐代文献证明可萨汗国通过直接或间接的途径同中国相连,由此提出这样的论点犹太人或可萨犹太教徒有可能从可萨汗国出发,经过从中国到拜占庭的北道入华。  相似文献   
102.
为推动中国与印尼经贸合作,加强“一带一路”倡议同印尼发展战略对接,发挥双方经济互补优势,通过文献阅读法和统计分析法梳理了印尼的投资环境、外来投资区位结构,中国对印尼直接投资的区位结构和海外园区分布;通过回归模型,分析投资环境对中国在印尼直接投资的影响,探索RCEP背景下中国在印尼直接投资面临的潜力和挑战。研究认为,中国在印尼的直接投资面临经济发展水平、投资便利度、政府影响和人力资源等因素共同影响着中国在印尼的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经济发展水平、投资便利度、政府影响、人力资源等投资环境是制约印尼吸引外国投资和发展经济的外在阻碍,行政管理体制是制约印尼经济发展的内在因素;如何处理好外来产业和本土产业的关系是印尼未来发展所面临的重大挑战。研究表明,中国和印尼要充分利用RCEP签署带来的巨大政策红利,利用好两国已有的合作机制和平台,鼓励中国企业积极对接相关产业合作园区,深度参与印尼海洋经济、食品制造、能源经济等重点产业的投资开发,形成较多互补性和较少竞争性的中印尼经贸关系,实现国家间政治、经济关系的飞跃发展,外贸与投资领域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03.
新陆上丝绸之路和新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是21世纪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的两个重要支撑,分别体现了中国的西进战略和海上经贸发展战略。在新陆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各项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的情况下,受日益严峻的东海和南海紧张局势,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日本、菲律宾、越南等国"中国威胁论"等影响,新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发展则相对滞后。为此,本文在系统梳理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历史和国内外学术文献的基础上,对新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价值和意义、战略内涵、实现路径和政策等进行探讨,以期为新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相关决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4.
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研究阐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网基础设施的贸易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对于当前中国优化沿线国家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布局,有效激发贸易效应,应对外贸环境的不利冲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基于贸易成本和全要素生产率的分析视角,构建2007-2017年中国与4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面板数据,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实证考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网基础设施的贸易效应。总体检验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网基础设施有利于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双边贸易往来,且主要通过降低贸易成本而非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来发挥贸易效应。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无论区分贸易方向还是沿线国家经济发展差异,互联网基础设施都具有明显的贸易效应,其中:贸易成本的中介效应主要发生在沿线发达国家对中国进、出口贸易中;全要素生产率的中介效应主要发生在沿线国家对中国出口贸易以及沿线发展中国家对中国进出口贸易中。新形势下中国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要注意合理布局和把握建设力度,既培育贸易增长新动能,也优化进出口贸易结构。  相似文献   
105.
中国大陆对东南亚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各东南亚研究机构。自1956年第一所专门性东南亚研究机构——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成立至今,设立于中国大陆的东南亚研究机构已不少于30家,主要分布于北京及福建、广东、广西、云南。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东南亚国别政治及国际关系、东南亚经济与文化、东南亚历史及现状以及东南亚华人华侨等四个领域。中国大陆的东南亚研究机构的既有布局及研究成果有利于当地政府与东南亚国家建立次区域合作,为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持,为“一带一路”后续发展开辟道路。  相似文献   
106.
选取“一带一路”重点涉及的五大区域18个地区为研究对象,利用改进引力模型测量区域物流引力大小及地区引力总量,构建区域物流网络模型。在明确现有模型的特点和“一带一路”对物流网络目标要求的基础上,考虑区域物流发展水平和区域间差异情况,给出优化方案及优化后的物流网络模型,指出中国区域物流网络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合理化建议,旨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7.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如今已经走过十余年历程,取得了突出成就,为共建国家发展赢得新的机遇。随着美国对“一带一路”的关注度持续上升,分析美国主流媒体对“一带一路”的相关报道可以反映美国对该倡议的态度,便于中国做出有效应对措施。研究运用语料库文本挖掘方法,选取美国两大主流媒体《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中涉及“一带一路”的报道文本,从主题分布、主体建构、搭配词和索引行等维度考察美国主流媒体对该倡议的话语建构方式。研究发现,十年间美国两大媒体对“一带一路”的报道包括“一带一路”建设内容和中国影响力等多个主题。根据时间变化,报道主题存在三个阶段的差异:初期突出中国与亚洲国家的合作,中期重点报道中国的世界影响力,近期涉及新冷战等主题。两大媒体通过勾勒基础设施建设与投资、大国关系和中美贸易等内容建构“中国”和“一带一路”形象,对该倡议的认知从早期的中性态度转向中近期的消极态度。基于此,一方面适时开展舆论反击工作是应对美国舆论的关键,向美国媒体传递高质量“一带一路”信息以回击不实言论;另一方面事实胜于雄辩,继续坚持共建“一带一路”是长期发展之要义,展现大国的胸怀与担当,吸纳更多国家参与“一带一路”,推动共建国家合作共赢,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相似文献   
108.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后,沿线79个国家与中国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想通五个方面建立了合作关系。各国高等教育发展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撑。通过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变化趋势和现状分析,发现经济发展水平和高等教育发展阶段越高的国家,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越多。运用相关性分析和回归方程,发现各国经济水平和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对高等教育发展有显著正向影响。最后,中国需推动精英化国家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促进低收入国家加大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并与中高收入和高收入国家开展高层次的学术合作。  相似文献   
109.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国高校课程弊端日渐显露。顺畅的课程建设机制有助于深入推进中国与沿线国在高等教育课程领域的合作。一是从预设课程目标和利用公共选修课程方面考虑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课程;二是实现课程评价由“课程”到“人”的转变;三是保障并深入推进课程研究。  相似文献   
110.
陶瓷是中国劳动人民的伟大发明创造,其本身具有重要的、无形的、丰富的文化内涵与价值。作为一种特色的文化话语符号,其文化话语体系的建设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在当前“一带一路”背景下,应重视陶瓷文化话语体系建设,从而传承好陶瓷文化,讲好陶瓷文化故事,增强中国文化的软实力。为此,要弄清楚陶瓷文化话语体系建设方面的三个问题:陶瓷文化话语体系的内涵、为什么建设以及怎么建设陶瓷文化话语体系,从而更好地弘扬陶瓷文化,增强文化的软实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