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486篇 |
免费 | 114篇 |
国内免费 | 30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篇 |
民族学 | 51篇 |
人口学 | 4篇 |
丛书文集 | 610篇 |
理论方法论 | 112篇 |
综合类 | 2835篇 |
社会学 | 15篇 |
统计学 | 1篇 |
出版年
2025年 | 1篇 |
2024年 | 15篇 |
2023年 | 19篇 |
2022年 | 22篇 |
2021年 | 13篇 |
2020年 | 25篇 |
2019年 | 12篇 |
2018年 | 22篇 |
2017年 | 28篇 |
2016年 | 45篇 |
2015年 | 60篇 |
2014年 | 181篇 |
2013年 | 123篇 |
2012年 | 218篇 |
2011年 | 295篇 |
2010年 | 224篇 |
2009年 | 220篇 |
2008年 | 220篇 |
2007年 | 291篇 |
2006年 | 272篇 |
2005年 | 255篇 |
2004年 | 278篇 |
2003年 | 258篇 |
2002年 | 200篇 |
2001年 | 177篇 |
2000年 | 114篇 |
1999年 | 22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6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杨军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8(4):43-44,53
皇甫松在晚唐文坛有一定影响,但现存有关生平的资料很少。其《大隐赋》可以看作是诗人的自我写照。有理由把《大隐赋》当作逼视诗人生存状态和精神风貌的第一手材料。皇甫松的词就题材风格看更接近民间词,是刘禹锡、白居易小令创作的延续,同时也是温韦同类题材的先声。 相似文献
132.
黄纯艳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134-141
南宋东南茶法是宋代茶法研究中相对薄弱的环节,学者们多强调其对政和茶法的继承,而缺乏对其自身特点的深入分析。实际上,南宋茶法主要只继承了政和茶法以引榷茶的基本模式,在具体制度上独具特色,多与政和茶法不同。南宋东南茶法实行三务发卖、地方发卖、州县配额的卖引制度,每引贩茶重量减少而引价提高,引外征敛增多,茶利高度集中,反映了其灵活、苛细、集权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3.
宋神宗与王安石是熙丰变法时期两位最重要的领导人物。锐意求治的宋神宗与变法心切的王安石经元老重臣的撮合结成搭档,大力推行新法。就变法的时间、权力与内容来分析,宋神宗是两人关系中的主导者,王安石则充当了配角。宋神宗与王安石的遇合,对熙丰变法产生了重大的历史作用,其中既有积极的成分,也有消极的因素。而宋神宗与王安石的搭档,对他两人也有重大影响。宋神宗与王安石的友谊,也可谓是封建君臣关系的典范。 相似文献
134.
邓小平对毛泽东文化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小平关于发展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等繁荣民族文化的方针继承了毛泽东文化思想的基本观点;同时,对毛泽东关于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反作用以及文化统一战线等理论作了切合时代需要的发展,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国两制”等理论。毛泽东文化思想与邓小平文化思想分别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里程碑。 相似文献
135.
翦伯象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5(1):44-48
雅正说作为一种词学理论,它是以宋代雅词创作实践和词坛雅化运动为创作支撑,以儒家诗教理想为文化思想支撑,以宋代美学思潮及审美理想为美学支撑建构起来的,因此,雅正说是一种支撑结构式的词学理论体系,其理论体系具有严密性、完备性。 相似文献
136.
张春丽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0(1):100-101
左思的《咏史》诗完整地展现了左思一生情感历程的变化轨迹。诗人由早期的渴望建功立业到功业难就之后的失望与愤懑乃至最终步入超脱这一思想变化脉络 ,都在其《咏史》诗里表现出来。对此变化过程及其成因作进一步的探讨 ,有助于加深对诗人创作的认识和评价 相似文献
137.
《孙子兵法》管理思想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崔乃鑫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3):8-9
从管理学角度深入探究了《孙子兵法》的思想精髓 ,分析阐述《孙子兵法》的管理思想、管理方法和人才标准 ,对于丰富现代管理理论 ,管理工作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38.
刘晓南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5(3):57-63
朱熹《诗集传》叶音是在参考吴械《毛诗补音》基础上修订增补而成的,考察朱熹对吴械补音的修改,可以看出三条修订意图:一是运用方言与文献语料考定古音,做到理据更充分、更合理;二是在叶音中注意韵段押韵的开合洪细和谐;三是在不违背古音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靠近诗韵.此外,改订语料里面还可能透露了新的语音信息. 相似文献
139.
张桂华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7(3):46-50
人民公社化运动作为特定时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一种历史性创造 ,它的发生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原因 ,但“左”倾社会思潮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尤其是乌托邦式的空想思潮、赶超思潮、中国历史上习惯性的阶级斗争思潮、脱离客观实际的主观唯心思潮和传统的盲目服从思潮在 195 8年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中 ,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 ,它对人民公社的兴起和发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0.
阎建国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7(1):61-64
文章着重分析了普列汉诺夫与托尔斯泰艺术观点的不同。一方面认为普列汉诺夫的观点极易造成对艺术理解的偏差;另一方面主张对托尔斯泰的观点作更广义的理解,即托尔斯泰所谓“感情”,包括喜怒哀乐等心理感情,但又不局限于此,我们还要注重从其中发现“诗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