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361篇 |
免费 | 141篇 |
国内免费 | 39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2篇 |
民族学 | 65篇 |
人口学 | 7篇 |
丛书文集 | 778篇 |
理论方法论 | 139篇 |
综合类 | 3532篇 |
社会学 | 17篇 |
统计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1篇 |
2023年 | 17篇 |
2022年 | 24篇 |
2021年 | 21篇 |
2020年 | 30篇 |
2019年 | 15篇 |
2018年 | 30篇 |
2017年 | 31篇 |
2016年 | 56篇 |
2015年 | 79篇 |
2014年 | 233篇 |
2013年 | 145篇 |
2012年 | 279篇 |
2011年 | 358篇 |
2010年 | 281篇 |
2009年 | 275篇 |
2008年 | 277篇 |
2007年 | 367篇 |
2006年 | 343篇 |
2005年 | 325篇 |
2004年 | 335篇 |
2003年 | 334篇 |
2002年 | 260篇 |
2001年 | 213篇 |
2000年 | 140篇 |
1999年 | 29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5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5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从日中比较角度谈日本学者的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方法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川三佐男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9(4):50-56
日本学者家井先生继承赤冢忠先生的学说并加以批判性、实证性的发展 ,从而对《诗经》的《风》、《雅》、《颂》以及“兴”提出了新的理解。石川三佐男先生在楚辞研究中 ,采用了把战国秦汉时期长江流域、楚地等出土的考古资料与《楚辞》诸篇进行比较研究这一前所未有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开拓出仅靠文献资料和文献学不能进入的领域。石川先生的《楚辞》研究 ,是以他在二松学舍大学研究生院攻读时 ,在赤冢忠博士指导下所学到研究《诗经》、《楚辞》的方法为基础的。石川先生的研究与赤冢忠博士和其他楚辞研究者的方法截然不同的是 ,他运用了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画” ,并特别重视长江流域和楚地出土的考古资料。 相似文献
22.
张保宁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
宋代文人投身自然 ,实质上是一种由社会主体向自然主体的角色转换 ,这种角色转换表现为 4个层面 :在行为上诗酒山林、随遇皆乐 ;在心理上“安于冲旷、不与众驱”;在思想上“无愧于中、无责于外”;在感情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四个层面归结到一点 ,则是抒写山水 ,营造“心灵屋宇”。文人们在这些“心灵屋宇”中流泄的是真挚的情感 ,人生的顿悟和孤芳自赏的高洁品格 相似文献
23.
白佩君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5(4):50-51,2,1
儒家法律思想以"礼治、德治、人治"的主张贯穿于中国法律文化思想的整个过程中,不但影响了中国社会文化生活领域,更深刻地体现于法律制度当中。在推进和完善法制建设的过程中,对儒家法律思想,要认真研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成为我国法制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4.
朱仰东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8(3):89-93
水浒故事经历了一个由历史记述到艺术记述的流变过程。朱有燉及其水浒戏在水浒故事发展过程中因为历史阶段特殊因此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和意义:其一,《水浒传》虽然成书时间一直存在争议,但如果考虑到朱有燉水浒戏的具体内容及其实际条件,《水浒传》的成书时代当大致可定。其二,水浒故事思想不一,朱有燉水浒戏在由"义"向"忠"转变过程中,实际上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的意义。其三,宋代水浒故事见于正史,也流行于瓦肆勾栏,且以后者为主;元代以戏曲传播,观众多为市井细民;自朱有燉开始,水浒故事开始进入宫廷,并为文人喜爱,开创了水浒故事传播的新纪元。因此,当我们开始关注朱有燉及其杂剧创作时,更应注意挖掘朱有燉杂剧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25.
牟宗三先生是港台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对中国哲学的独特贡献就在于对宋明儒学作出有别于前人之疏解,并一反传统的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之区分,把宋明儒学判为三系。在此基础上,他指出现代新儒学是接着宋明儒学讲的,理应在社会历史进程中担负起中华文化现代化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26.
孙锋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1(1):14-18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外交思想经历了一系列转变,从一边倒的外交政策,发展到一大片的外交政策,最终发展为三个世界理论。通过对毛泽东外交思想发展脉络原因的剖析,对于发展和完善中国的外交事业,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7.
贾福生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5(3):46-50
沿用德勒兹内在性理论,对惠特曼的诗歌,尤其是《自我之歌》进行解读。惠特曼无意识中追求的是流动无我的纯粹情感和欲望,主要关注了惠特曼诗歌中罗列的语言现象,分析了惠特曼诗歌中破碎的语言现象的深刻含义、精神分裂症式的游牧主体、惠特曼对纯粹情感的追求。 相似文献
28.
北宋御边战略的演变与西北市马贸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宋处于强敌环伺时代,民族关系错综复杂,为抵御外敌,北宋根据自身实力强弱和周边民族关系格局的变化,在不同时期灵活调整御边政策,使边疆政策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西北市马贸易受北宋御边战略的导向,表现出不同阶段的运作特征。北宋政府利用市马贸易控制西北吐蕃,实行怀柔羁縻,以夷制夷的边疆政策。 相似文献
29.
“格物致知”与宋代绘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风华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1):110-112
文人社会的“格物精神”使宋代绘画艺术登峰造极。宋人尚理,绘画亦重理。其中,宋之理学“格物致知”对宋代写实绘画风格的影响尤大。本文拟从“格物致知”的内涵演变论述其对宋代写实绘画的具体影响。 相似文献
30.
陈美珍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1(6):86-89
作为乡土题材美术的代表人物,罗中立自20世纪80年代开44乡土题材美术创作风尚以来直到今天仍然坚守着乡土题材的美术创作。罗中立的乡土题材创作一直在不断地追求艺术上的深度表达与创新:在主题上,呈现为从乡土风情再现到乡土文化挖掘;在表现手法上,体现为从写实再现到主观表现的追求,从最初对西方乡土题材模仿到不断进行形式表现上的独自创造,体现了其在乡土题材创作中明确的本土化追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