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34篇
  免费   40篇
  国内免费   15篇
管理学   24篇
民族学   15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11篇
丛书文集   287篇
理论方法论   146篇
综合类   1300篇
社会学   268篇
统计学   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21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128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129篇
  2005年   101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52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5年   72篇
  1984年   74篇
  1983年   52篇
  1982年   44篇
  1981年   38篇
  1980年   44篇
  1979年   35篇
  1978年   30篇
  1977年   8篇
  1976年   8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金陵大学农学院举世注目的科研成就,为农业推广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材料;完善的农业推广体制,保证了推广工作的顺利进行,从而增加了作物产量,促进了农村改良。建立的一套完善的农业推广体制,成为中国近代建立从中央到地方基层的全国农业推广体制的良好开端;从中摸索出的一套农业推广经验,为中国近代其它农业院校及农业机构在农业推广中所借鉴。对于我国当今的高等农林院校科研成果的推广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2.
罗敏 《学术探索》2013,(3):99-102
1922年国共两党在统一战线旗帜下创立的上海大学被誉为“革命的摇篮”、“民族革命运动的核心”。上海大学创办初期一位“半隐身”的特殊中共党员,同时也是资深的国民党人士——邵力子,身兼国共两党党员,作为“联络员”,能将两党致力于办学的人士召集在一起商讨创办这所革命学校。故本文首先展示他参与创办上海大学跌宕起伏的经历,再现他于此初步探索的新式教育理念。本问题的研究,无论对中共党史,抑或今天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设都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63.
执校西南联大的梅贻琦、蒋梦麟、张伯苓是否具有通识教育的理念与认同(尤其是张伯苓是否赞成通识教育),是西南联大史研究中的一个命题。西南联大能够实施通识教育,深层次上的主要原因是居于西南联大最高领导层的"三常委"有着通识教育理念的认同。这种认同,集中体现在:"发展个性,完善人格;健强体魄,担当重任;文理兼融,博通为先;团体协作,消除涣散;陶冶情操,提高素养"五个方面。它表明西南联大要培养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品行高尚、判断独立、身体素质良好、情趣丰富高雅、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全面发展的人。西南联大人才培养的成就及其学子的成长体悟,充分说明通识教育是高质人才辈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4.
新加坡理工类大学人文素质教育提出的背景是基于适应新加坡社会由工业经济社会向知识经济社会转型以及大学生健康全面发展的需要,其目标在于培养学生交际能力、文化历史传承能力、创新意识、创业意识以及发展学生的个性等,其实施途径主要有课程教学和校园文化建设等。重视大学精神的培育,开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人文课程,积极开展国际交流活动等,是新加坡理工类大学人文素质教育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65.
如何发挥高校人力资源的优势,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实现高校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是新时期我国高校管理者和理论工作者面临的重大问题,而完善的教师激励机制是应对上述挑战的关键所在。本文结合有关需求激励原理,从高校教师的一般需求和独特需求出发,设计高校教师的综合激励机制方案。  相似文献   
66.
浅谈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的品质和观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树立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树立公平公正的意识和以身作则的精神,培养全局意识和责任心,树立完善的意识和学习的精神,培养勤勉的精神和创新的观念等五方面对高校辅导员应具备的意识和观念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7.
高等农业院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国家提出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决策。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高等农业院校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任务。高等农业院校该如何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发挥作用,怎样发挥作用,华南农业大学在这方面做了有益探索。作者详细论述了华南农业大学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取得的成效。主要做法包括积极开展各类教育与培训,为"三农"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高素质人才;加强科学研究,通过新产品研发和成果转化,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提供科技支撑;加强与政府、科研和技术推广机构的合作,加大成果转化与推广力度,全方位服务社会;开创新的推广转化模式,创办《绿色家园》农业科普电视栏目,大力开展科技下乡活动;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  相似文献   
68.
由于公众对“科普”的片面理解,戴有“天之骄子”光环的大学生们却成了隐形的科普弱势群体,大学校园成了科普的“盲区”。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科学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有必要在高校开展大学科普教育,以重庆大学科协开展大学科普教育为基点,展示科普理论创新与实践,以期学界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69.
高校的党建工作,是高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深化改革、健康发展的基本保证。我们应牢牢抓住思想作风建设、联系群众、制度建设、廉政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载体建设等突出问题,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高校的党建工作抓好、抓实。  相似文献   
70.
作为一种民族语言,德语可谓历史悠久.但经过"三十年战争"后,德国民族一度对德语的价值失去了自信.在这一处境中,莱布尼兹奋然提出"语文作育"和"德语思维社会"等观念,旨在唤醒德意志民众重新肩负起母语作育的责任.在评论了莱氏对德语的长处和短处的分析后,本文简略地追溯了现代德语于继后两世纪的发展.以此为背景,本文进一步指出当代德语正面对另一次的语文危机,而挑战主要来自英语的强势.几年前终于再有一群德国学者,他们出于对德语作为一学术思想语言的前途的忧虑,对德国各邦政府发起了公开联署.借着德国的经验,本文于结论部分再进一步指出,当代汉语其实也面对着雷同的处境,作者最后更就中国大学教育环境下的语文政策提出一系列的理论反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