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73篇 |
免费 | 19篇 |
国内免费 | 6篇 |
专业分类
民族学 | 1篇 |
人口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66篇 |
理论方法论 | 13篇 |
综合类 | 41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2年 | 5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3篇 |
2016年 | 13篇 |
2015年 | 14篇 |
2014年 | 26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52篇 |
2011年 | 38篇 |
2010年 | 35篇 |
2009年 | 31篇 |
2008年 | 23篇 |
2007年 | 28篇 |
2006年 | 37篇 |
2005年 | 32篇 |
2004年 | 25篇 |
2003年 | 35篇 |
2002年 | 29篇 |
2001年 | 31篇 |
2000年 | 14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12.
郝天培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28(2):67-69
在宋代诗歌史上,先后出现了两个高峰,一是以苏黄为中心的北宋元诗坛,一个是以陆杨范尤为代表的南宋中兴诗坛。随着宋哲宗的亲政,新党重新把持朝政,以及其间诸多大家、名家的相继过世,元佑诗坛的辉煌时代一去不返。至南宋中兴诗人兴起,其间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出现了诗坛上一个相对寂寞的阶段。在这一过渡时期内诸多中小作家在诗歌创作上承继苏黄遗韵,而又不断创新,开启中兴风骚,有着不可忽视的贡献。并在这一时期的诗坛上呈现了一种整体过渡现象。 相似文献
13.
《中州学刊》2010年1期发表的常法亮《开元天宝间王维行迹考》一文,由于作者不谙唐代的有关典章制度,以及存在着文献学功底欠缺、想当然下结论、没有读懂原诗等多方面的弊端,因而所分析的王维入蜀游、知南选、受制出使南阳等开元天宝间的行迹,全为错误。文章就该文的这些错误及产生错误的原因进行了评析,有利于参考。 相似文献
14.
苏轼是中国古代文学天空里一颗耀眼的明星,作为一个著名的美食家,其作品中有许多关于菜园与蔬菜的诗词,这些诗词是苏轼不同时期日常生活的艺术纪录,这些诗词描写细腻、内容多样,有的表现思念家乡之情感,有的是借蔬菜之名,言在此而意在彼,表达别样的感慨与寄托。学术界较为关注苏轼农村词,其实这些农村词涉及不少蔬菜元素。到现在为止,很少有人关注苏轼的蔬菜诗词,渗透在蔬菜诗词里要自力更生不要白吃饭等一系列躬耕思想,亦是苏轼诗歌研究中少有人关注的话题,如果能够有更多人关注美食家笔下的蔬菜与菜园,苏轼研究领域一定会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15.
韩晗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1(4):116-121
文章以苏雪林的《中国文学史略》、胡适的《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与周作人的《中国新文学的源流》等三部新文学史著述为研究对象,解读早期新文学研究者们如何在不同视角下建立自己的"五四"观。研究表明,就"五四"的发生而言,苏雪林认为西方思潮对中国人生活形态的影响应是主要因素,而胡适敏锐地从古文向白话文的转换入手,认同"语言"革命是"文学"革命、"文化"革命之先声,周作人则更多倾向于"言志"这一传统诗学精神在社会变革期的反映,认为"五四"与明代文学革命运动如出一脉。三种不同的"五四"观,实际上反映了早期新文学研究者们从不同层面反映了如何用自己的眼光来审理"五四"这一学术命题。这反映了"五四"所产生的动因乃是"启蒙性"而不是"革命性"的,无论同时代人如何解读"五四",其出发点都不约而同地指向"启蒙",苏雪林对于"五四"发生之解读,在更高层次上囊括了胡、周二论,是相对全面的。最后,笔者进一步总结,发现"五四"的深层次意义在于,促进了白话文与大众传媒的普及进而导致政治现代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徐建芳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1):122-126
苏轼一生尽管忧患连连,但就整个中国古代文学史来看,他实乃古往今来最得时幸遇的士人之一。自小不学"时文"的苏轼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年,正赶上主考官欧阳修欲借这次考试改变五代以来浮靡雕琢的文风;苏轼的文章恰好符合欧阳修树立的新标准,便被录为第二。苏轼的仕途尽管受到过不少挫折,但那只是奸佞小人们的嫉恨作梗使然;他所遇到的四朝君主对他的忠心、才华则始终坚信不疑、赏识有加。就苏轼的个性来说,若生在别的朝代恐怕早已性命不保;但他却生在一个以"不杀大臣及言事官"为祖训的王朝里,使他不仅得以保全生命,而且充分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在苏轼的生前身后,他的文艺、学术、政事等才能均得到了古今中外人民的充分肯定与推崇。 相似文献
17.
高云鹏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5(6):9-15
从苏轼“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随物赋形”“物无陋者”这三个诗学命题可以看出,苏轼的文艺思想具有深厚的佛教背景。佛教的基本观念、认识论,尤其是禅的本质、不可言说性、判断标准、认知和观照方式以及佛经中对丑怪事象的描写乃至佛教的绘画、造像艺术等多个方面都对苏东坡的诗学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佛教思想的影响是苏轼诗学观既深刻而又极具个性色彩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19.
高慧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8(5):58-61
李白与苏轼相似的豪放个性体现为:执著追求理想、人格,性情率真,风格雄奇;二人的内在区别表现在:博大境界的构成及内蕴不同,诗歌的抒情、说理功能不同,乐观豪迈的内涵不同。时代风气与信仰追求的不同导致了李白和苏轼内在的差异。无论是李白代表的唐代充满活力的状态,还是苏轼代表的宋代豁达睿智的心境,都是我们现实人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0.
苏轼诗词寓意丰富,用词精炼,有些诗词中还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因此重现诗歌的美学价值是翻译苏轼诗词所必须考虑的。但由于中英文语言结构以及文化思维等方面存在差异,在翻译的过程中不管是语言形式还是审美价值难免有所损失。针对苏轼诗词的美学特点,以等功能补偿原则为基础,对诗词语言美和意境美两个层面的美学损失进行补偿研究,揭示了苏轼诗词翻译过程中不同层面的补偿策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