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7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6篇
丛书文集   95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473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6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太阳社对茅盾的态度从“友”到敌的急剧转变和创造社与茅盾间“新仇”“旧恨”的交互缠绕使得双方的革命文学论争显得非同寻常,对于这段论争缘起的详致剖析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当时革命文学论争的真实面貌和实际图景,进而在此基础上理清茅盾与太阳社、创造社间的观念分歧和裂隙所在。  相似文献   
202.
王晋康是我国最卓越的科幻小说家之一,他的长篇科幻小说《血祭太阳神鸟》,以象征王权的金杖被窃事件为契机,叙述了一个神奇诡秘、悬念迭生的悬疑故事,以此来揭开古老彝族文化的神秘面纱。小说成功地将科幻、侦探、历史、民俗等文化因素相互融合,实现了小说、纪实文学、诗歌等不同文体的彼此渗透,对中华文化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寻根,成为一部有意味的文化小说。  相似文献   
203.
与一般的理学史论著不同,孙奇逢在《理学宗传》中加入并且肯定了汉代学术成就等内容。这些内容本来并不应该出现在正统的理学史论著中。之所以如此,应与孙奇逢试图修正宋儒的政治理念有关。宋儒强调的是一种对抗式的君臣关系,而孙奇逢强调的是一种合作式的君臣关系,这在清初的政治语境中有其合理性。孙奇逢的政治理念在当时拥有不少支持者,并影响到他们的政治实践。  相似文献   
204.
1920年代末茅盾在与太阳社、创造社诸君的革命文学论争中,既有所辩驳与坚持,同时也有着很大的妥协和退让。在此过程中虽然从内心深处茅盾对论敌的观点并不完全赞同,但在论敌咄咄逼人、四面出击的强大攻势面前,茅盾却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激进的革命文学意识形态的压抑性力量,开始有意无意间接受起革命文学思想的规训,并因着这力量的迫压自觉或不自觉地对自己的文学观念进行"重塑",最终完成了"华丽"的转身,重新回归到左翼阵营之中。由此带来的影响不仅体现在他对待"左联"时期诸多论争的态度上,也涉及到文学批评和《子夜》等小说创作之中。  相似文献   
205.
孙中山提出的“军政、训政、宪政”三阶段思想,是实践“三民主义”和“五权分立”理论以实现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宪政民主的根本方略,也是针对近代中国国情提出的一个渐进式(量变)与激进式(质变)相结合的宪政建设模式,为今天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重要启示:必须以宪政民主为目标,必须有切实可行的路径模式,必须将世界潮流与中国国情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让那些患了宪政民主“饥渴症”的人增多一些理性认识和稳健意识,让那些借口国情而在宪政民主方面患了“麻痹症”的人增多一些进取精神和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206.
毕淑敏的小说存在于《夸父逐日》这一文本间,即夸父(英雄)-追日(理想)-牺牲-邓林(希望)这一叙 事环,以及因此而产生的英雄-崇高-悲壮这一审美环。然而随着商品经济短期效应的冲击,以及20世纪90年 代以来知识分子精英集团的瓦解,集体理想破裂,"日"的内容成为既定的假设,而追逐成了一种形式,"夸父逐 日"真的成了一则神话。  相似文献   
207.
抗战时期中苏关系的一个侧面--孙科与中苏文化协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抗日战争期间,孙科以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和中国抗日战争的大局为重,始终把握团结友邦的立场,以中苏文化协会会长和<中苏文化>杂志主编的身份全面而及时地介绍了苏联各领域的状况和中苏外交动态,通过协会组织的各种活动如展览、放映影片、讲演、纪念会等,为促进两国友好邦交而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中苏文化协会和<中苏文化>杂志成了国共两党开展合作的阵地和沟通社会各界的渠道,并逐渐成为中国共产党宣传自己政策的园地.  相似文献   
208.
电视剧《红日》的改编,成功地设置和运用了两件道具——《三国演义》和皮夹克,把叙事主体“三大战役”连成为一个完整的事件。这两件道具在剧中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冲突的安排、全剧的组织结构和深化作品主题都起到了极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9.
会党元素在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武装革命中地位举足轻重,学界对它却多有否定。其实,借助会党是自然的现实选择,并非脱离群众的军事冒险;孙中山及革命派对会党进行了改造,尽管也存在一些不足;1908年以后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始将注意力集中到了新军身上,不过会党在这一阶段仍然是革命中坚,该阶段应该视为新军+会党阶段;所谓"输入式"革命的观点,乃是对孙中山武装革命中的会党元素的漫忽。  相似文献   
210.
曹操《孙子略解》的兵学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操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在中国的兵学领域也影响深远。他的兵学著述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对其他兵书的集抄,二是基于个人军事思想的创作,三是对诸兵家经典的注解。除《孙子略解》外,其他各书皆已亡佚。曹操单独将"十三篇"注解流传,恢复了孙武"兵经"原貌,纠正了人们对《孙子》认知的混乱。曹操《孙子略解》的特点,一是主旨鲜明,行文简练而切要;二是立足人事,贯彻理性精神。可以说,在对一些关键篇章和字句涵义的把握上,曹操最能得《孙子》之真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