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65篇 |
免费 | 25篇 |
国内免费 | 16篇 |
专业分类
民族学 | 9篇 |
人才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207篇 |
理论方法论 | 56篇 |
综合类 | 930篇 |
社会学 | 3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4篇 |
2021年 | 2篇 |
2020年 | 4篇 |
2019年 | 2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11篇 |
2015年 | 23篇 |
2014年 | 62篇 |
2013年 | 40篇 |
2012年 | 90篇 |
2011年 | 108篇 |
2010年 | 62篇 |
2009年 | 81篇 |
2008年 | 81篇 |
2007年 | 96篇 |
2006年 | 97篇 |
2005年 | 75篇 |
2004年 | 82篇 |
2003年 | 74篇 |
2002年 | 77篇 |
2001年 | 63篇 |
2000年 | 42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曾国藩为政上被誉为“成同中兴第一臣”,为文上被称为“桐城古文的中兴大将”。曾氏去世后,清廷以国葬之礼厚待,当朝权贵文士撰文盛赞其不朽功业。清末反满革命浪潮迭起,曾氏受到革命党人斥责在所难免,但文学成就仍受后人称颂,再传弟子林纾光复湘乡文派。曾国藩的丰功伟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毛泽东救国救民伟大抱负,蒋介石也以之为效法榜样来治理国家。 相似文献
22.
23.
在明中叶第二次诗文复古运动中,李先芳参与的时间要早于李攀龙之外的其他六人,且有引介王世贞之功,可谓诗社先驱,却名不在“七子”之列,而被置于“广五子”之中。此事作为一桩公案被钱谦益等人借为攻击后七子的口实而加以渲染。事实上,所谓李先芳的被摈弃,有外部时空条件的限制:加入刑部诗社后不久即离京外放,在七子集团形成之前未参与活动;也有他自身的原因,一是诗文创作才力不逮,二是为人轻薄放浪,对诗社态度迟疑动摇,而并非李攀龙等人有意摈之。李先芳诗名藉甚却成就不高,然也有不少诗思秀发之作,亦齐鲁间一才人。 相似文献
24.
关于弃石与贾宝玉的关系有两种流行文本。一是弃石夹带于神瑛侍者身上投胎历世时衔于贾宝玉口中成为与之形影不离的通灵宝玉。一是弃石曾为神瑛侍者,后下凡变成贾宝玉,形成弃石(通灵宝玉)、神瑛侍者、贾宝玉三位一体的混乱关系。前者是曹雪芹合乎事体情理的原创;后者当是程本系统续作者篡改妄拟的荒诞叙事。厘清这一要害问题的关键在于对弃石"夹带"于风流冤家之中下凡历世过程的正确释解。 相似文献
25.
明代乡村地域单位的主要类型及其作用考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都、保、区、里、社、屯等为重点,考述了明代乡级以下地域单位的主要类型、存在地区、历史渊源、相互关系以及它们与里甲组织之间的关系。澄清了目前明史界的某些误解,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在乡之下的“都”这一早在宋元时代就已定型的地域单位,是解决明初里甲编制中存在的人户标准与自然村落之间矛盾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26.
刘鲁嘉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7(2)
通过对海子诗歌文本的解析和对他人生轨迹的考察,探寻其内心的矛盾.发现海子的信仰世界经历了一个由诗歌圣徒走向理想破灭的过程. 相似文献
27.
曾智安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0(1):13-16
文章以一些新材料论证了清乐在唐代宗、宪宗乃至文宗时期的宫廷中仍然得以表演的事实,进一步反驳了《通典》关于清乐亡于开元年间的记载,在补充和丰富学界现有结论的基础上,为深入研究唐代的音乐状况及其与诗歌的关系提供了更为有力的参考。 相似文献
28.
孟洁然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3):25-26,65
《老子》仅仅五千字,却微言大义,句句都是名言隽语,蕴涵了无穷的智慧,历经几千年的风雨经久不衰,至今在人们的日常语言和处世原则中仍可看到其留下的印记。《老子》中提到的珍爱生命和贵身轻物思想,对今天开展生命教育仍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9.
闫超文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95-97
在形声字中,义符表意,声符表音,如果声符相同,义符又相近,那么它们之间的词义也是存在联系的,文章便从"彳""辵"两部字出发,尝试着对它们之间的联系进行归纳分类。 相似文献
30.
郑帅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4(1):25-29
童庆炳教授内容形式关系论的重要论文《论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矛盾》存在着严重不足,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他对内容、形式、题材概念的界定,二是他认为文学作品内容、形式概念的存在具有合理性,三是形式与题材的关系,四是以"对立原理"作为理论依据。文学作品的内容和形式根本上是整一的,形式征服题材的情况是不存在的,文学作品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矛盾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