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445篇 |
免费 | 87篇 |
国内免费 | 28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55篇 |
民族学 | 27篇 |
人才学 | 1篇 |
人口学 | 62篇 |
丛书文集 | 601篇 |
理论方法论 | 191篇 |
综合类 | 2244篇 |
社会学 | 358篇 |
统计学 | 2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9篇 |
2022年 | 20篇 |
2021年 | 20篇 |
2020年 | 38篇 |
2019年 | 36篇 |
2018年 | 27篇 |
2017年 | 36篇 |
2016年 | 54篇 |
2015年 | 75篇 |
2014年 | 186篇 |
2013年 | 180篇 |
2012年 | 264篇 |
2011年 | 357篇 |
2010年 | 269篇 |
2009年 | 228篇 |
2008年 | 194篇 |
2007年 | 263篇 |
2006年 | 250篇 |
2005年 | 210篇 |
2004年 | 207篇 |
2003年 | 167篇 |
2002年 | 153篇 |
2001年 | 110篇 |
2000年 | 77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7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4篇 |
1992年 | 1篇 |
1985年 | 22篇 |
1984年 | 24篇 |
1983年 | 10篇 |
1982年 | 8篇 |
1981年 | 5篇 |
1980年 | 9篇 |
1979年 | 6篇 |
1978年 | 9篇 |
1977年 | 1篇 |
197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5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褚洪敏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2(4):109-112
从90年代文学与编辑面临的文化语境、编辑的多重文化身份及编辑行为、编辑批评等三方面考察90年代《上海文学》,可以看出其独立的文化身份和文学立场,以及敏锐的编辑批评视域。 相似文献
102.
陈居渊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7-13
晚清学者桂文灿编撰的《经学博采录》,是清代重要的经学史著作,长期以来,该书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始终未能引起学术界的重视。文章由"其人与其书"、"荟萃与实录"、"汉学与宋学"三部分组成,作者认为该书作为学案体的经学史著作,收录了乾、嘉、道、咸四朝的汉学传习活动,较之江藩的《汉学师承记》内容更为详实丰富,全面地展示了晚清汉学研究的延伸与演变的基本脉络。该书既是晚清学术语境中的集中体现,也是他归依汉学的真正祈向所在。桂氏的某些见解未免失之偏宕,有欠圆通,但是都显示出桂氏对传统经学的人文关怀,有利于现在的学者进一步了解晚清经学研究的实态。 相似文献
103.
虚拟交易和消费文化——评德莱塞《欲望三部曲》的主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蒋道超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19(4):65-70
中国学界对美国现代著名作家德莱塞的《美国悲剧》和《嘉莉妹妹》评介甚丰,但对他在长达半个世纪创作的、代表他一生创作思想和哲学思考转变的《欲望三部曲》———《金融家》、《巨人》和《禁欲者》却着墨不多。本文探讨三部曲中表现出来的消费主义主题,剖析作者在这个问题上的矛盾态度,指出他这种态度背后与主流意识形态间的协调和颠覆关系。 相似文献
104.
刘欢萍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3(3):96-101,192
乾嘉诗人吴锡麒是浙派诗学中后期转关的重要人物之一,他虽无系统诗学著作,但蔚为大观的诗文题序、尺牍、日记等,均明确地体现了独特的诗学思想。即兼采唐宋,上溯汉魏,摒弃浙派的专宗宋诗;主张性情学问,相辅相成,扭转浙派一味重"学"的创作倾向。 相似文献
105.
江玉琴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121-126
英国伯明翰学派的种族维度探讨不仅是英国社会结构的一种反应,也是英国文化面临美国大众文化冲击下的一种本土回应。伯明翰学派不仅发现了英国青年亚文化中的种族文化(主要是黑人文化)元素,分析了种族文化与工人阶级文化结合的成因,而且认识到英国青年亚文化的种族文化既有对美国流行文化的吸收,更是基于英国本土社会经验的独特黑人文化,由此提出"新种族性"问题,并力图在宣扬英国特性的主流文化中警醒世人种族文化的存在及其差异性,警惕全球化时代种族排他性的危险。 相似文献
106.
王克俭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6(1):1-5
生态文艺学是一门新兴的由现代文艺学与现代生态学交叉而产生的文艺学的分支学科.它以其宏阔的审美意识,一方面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另一方面关注人与人的关系,而这两方面的关系都纳入人性中的灵与肉的冲突之中,为营造人类美好家园,塑造人的诗性灵魂,创造精神良方服务.在当代中国,这门前沿学科在政治上体现为邓小平同志关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关论述,在实践上体现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07.
陈全黎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9(1):99-103
从审美本体论角度看法兰克福学派与转型期中国美学有着密切的现代性关联。从历时的角度看,二者的现代性进程存在着大致相同的理论走向,即从审美感性优先性的推崇走向对审美主义的批判,并重估理性的历史价值。从共时的角度看,法兰克福学派与转型期中国美学都面临着审美现代性的悖论困境。 相似文献
108.
姚远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1(3):152-158
依据新发现的历史文献,清理出了从创建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的陕西课吏馆,到陕西法政学堂,到关中法政大学,再到西北大学的清晰历史脉络,从而勾勒出陕西近代法、政、商专门教育的起源和发展轨迹.重点着墨于附设陕西第一个学堂研究所等创举. 相似文献
109.
虞山二冯诗歌评点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寅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6)
明末清初的虞山二冯是清代诗学走向学术化和专门化的开风气者,清代诗学研究者对二冯诗学的渊源及宗尚虽已有一些研究,但二冯诗学的学术特征,即从文本的校勘、辑佚、考订入手,由文本研究推广到诗史研究,通过诗史研究和选本评点来表达自己的诗歌观念的方式,尚未被触及。本文从二冯批点的《才调集》《玉台新咏》《西昆酬唱集》《瀛奎律髓》等选本入手,论述了二冯在校勘、整理古代诗歌文献方面的贡献,同时分析了二冯诗歌批点的特征,对二冯诗学的学术特点及其对清代诗学的影响做了初步的揭示。 相似文献
110.
刘大涛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6):20-25
西方古代美学始于毕达哥拉斯学派。他们把对美学的思考纳入到对伦理社会哲学的整体思考中,目的是建立一个理想的城邦国家,成为西方政治美学之滥觞。数的关系的和谐是毕达哥拉斯学派美学的核心思想。他们通过探讨宇宙的和谐本质,以及具体事物和艺术的和谐,进而提出了建立一个秩序与和谐的城邦国家的政治理想。这一理想实现的前提是城邦的公民成为品德高尚的伦理主体,彼此之间依循伦理道德原则而发生社会关系,因此,其政治美学具有主体间性的属性。为了将城邦的公民塑造成品德高尚的伦理主体,他们采取了修行和教育来净化人的身体和灵魂,以实现他们建构秩序与和谐的理想城邦国家的目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