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85篇
理论方法论   21篇
综合类   738篇
社会学   19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100篇
  2013年   54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49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85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251.
《典型的美国佬》描写了一个华人版的“美国梦”。作者有意把小说主人公拉尔夫对“美国梦”的追求摆在一个两种文化即儒家人伦文化和美国个人主义主流文化巨大差异的语境下。透析拉尔夫追求“美国梦”所遭遇的困境 ,可以看出作者对待美国多元文化的态度。  相似文献   
252.
宋健 《南都学坛》2003,23(2):47-50
据程伟元自称,《红楼梦》后40回的一部分残稿是高价从“鼓担”上收购来的。胡适则认为“鼓担”购书类似神话,并且为程高二人串通作伪之“铁证”,后40回为高鹗所续之说遂成“定论”。据深谙故都旧俗人士的看法,程伟元购书于“鼓担”,不但合情合理,且属其搜罗佚书必循之途径。由此认定《红楼梦》后40回绝非程伟元、高鹗所续。胡适的高鹗“续书说”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253.
《红楼梦》与《飘》都蕴涵着家园追寻的母题。面对身体和精神的放逐,“水男儿”贾宝玉退守大观园,审美化地建筑起身体的家园,又用林黛玉的知己之爱营造起精神的家园。当这两个“此岸”家园毁灭后,贾宝玉升入“庄禅”的“彼岸”家园,以求得向上的解脱。而“女海盗”斯卡利特则冲入亚特兰大,征服般地建构起身体的家园,并用瑞特.巴特勒的知己之爱营造起精神的家园。当“此岸”的双重家园失去后,斯卡利特回到“基督”的“彼岸”家园,以求得向下的救赎。中西民族精神和宗教精神虽有殊途,但对“家园”的追寻终究同归。  相似文献   
254.
曹雪芹《红楼梦》80回后的稿子佚失了。上个世纪不少学者对曹雪芹笔下的贾府结局,以及贾宝玉、林黛玉、王熙凤、薛宝钗等重要人物未来的命运作了多方面的探讨,取得一定成绩,对于把握原著整体的精神风貌,认识曹雪芹的思想和艺术构思、《红楼梦》博大精深的丰富内容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255.
秦可卿是“金陵十二钗”之一 ,是作者精心结撰刻画的主要人物。作者对她的态度是遣责、讽刺的 ,故作者先以“淫丧”让她退出小说的情节 ,后接受了评点者的建议删去了有关情节 ,但却留下了许多情节上的漏洞 ,如她的病因和死期 ,这一直是“红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 ,笔者撰文略申浅见  相似文献   
256.
《红楼梦》早期续书可视为原的评论集。其评论集中在红楼大旨知多少和钗黛之争孰短长两个方面。这些评论具有我国传统学批评的的鲜明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257.
刘玮 《求是学刊》2002,29(3):104-109
作为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主要是儒家文化孕育出的伟大作家 ,曹雪芹不可能脱离其文化土壤 ,必然受到传统思想和文化习俗的制约。这样在《红楼梦》人物形象的塑造、特别是贵族少妇形象的塑造上 ,就呈现出对儒家传统妇德观的承传情况。具体地说 ,这些贵族少妇在事夫之德、去妒之德、守节之德等方面 ,自觉不自觉地表现出对儒家传统妇德观念的恪守与张扬 ,对此 ,作家多给予了不同程度的肯定  相似文献   
258.
本文简介了阿瑟·米勒及其作品《推销员之死》 ;分析了美国梦形成的宗教、政治、经济的因素 ,美国梦的悲剧在威利身上的体现及其成因 ;揭示了单纯追求物质财富会导致人的精神荒芜 ,酿成悲剧 ;启迪人们对人生的价值、人类的命运和社会的前途予以关注与思索 ,以期使人类走向完善的境界  相似文献   
259.
从《红楼梦》可以看出,曹雪芹有自己的艺术追求和审美理想,无论行文、遣句,还是撰写诗词,大到篇章结架、艺术构思,他都是从审美角度深思熟虑的。那么该部小说在"写法"上到底摆脱什么旧套,与先之人情小说有何不同,有什么独到的艺术创新,这是文章中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60.
《红楼梦》作者曹雪芹通过神话架构、神变故事模式及梦幻、谶言、预兆、巫蛊、佛道神力等神秘现象和怪异力量的描绘,曲折隐晦地表达了一个潜在文本:主人公对能够步入仕途经济的经史子集之类经典缺乏兴味,而对《西厢记》《牡丹亭》却兴趣盎然,并且大语特语"怪、力、乱、神",从而彰显了人的欲望,推进故事情节,决定人物性格和命运的发展和走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