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268篇 |
免费 | 68篇 |
国内免费 | 57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393篇 |
劳动科学 | 2篇 |
民族学 | 7篇 |
人口学 | 2篇 |
丛书文集 | 251篇 |
理论方法论 | 64篇 |
综合类 | 1639篇 |
社会学 | 27篇 |
统计学 | 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13篇 |
2022年 | 30篇 |
2021年 | 34篇 |
2020年 | 46篇 |
2019年 | 37篇 |
2018年 | 32篇 |
2017年 | 26篇 |
2016年 | 79篇 |
2015年 | 72篇 |
2014年 | 107篇 |
2013年 | 83篇 |
2012年 | 136篇 |
2011年 | 180篇 |
2010年 | 133篇 |
2009年 | 131篇 |
2008年 | 142篇 |
2007年 | 169篇 |
2006年 | 221篇 |
2005年 | 161篇 |
2004年 | 141篇 |
2003年 | 138篇 |
2002年 | 108篇 |
2001年 | 86篇 |
2000年 | 52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3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郭继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6(4):37-44
农地流转合同的当事人是在权衡人情与利益的基础上选择合同形式的。农地流转合同的当事人或选择口头形式或选择书面形式的农地流转合同,是分别倚重于人际信任或制度信任来化解未来交易复杂性的,并分别借助人情约束机制和制度约束机制来防范合同履行风险的。由于乡土社会人情约束机制的现实存在,口头形式的农地流转合同的履约率较高。农地流转合同形式法律制度的构建,应将农地流转合同形式的选择权赋予农地流转合同的当事人。 相似文献
22.
23.
尹奎杰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5):7-10
中西方权利话语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现代的权利话语是与西方理性主义文化紧密结合的。它与理性主义传统、个人主义文化、德性思想倾向、财产契约理论有着内在的不可分割的关系。 相似文献
24.
中国法语境下的并存债务承担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业鹏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1):61-68
鉴于并存债务承担制度在立法及理论研究上的缺憾,文章对该制度进行系统研究。正确理解并存债务承担制度,必须考虑到我国特定的学术与立法背景。文章分析了并存债务承担制度的内涵与外延,并通过对《合同法》第84条的解释论分析,认为并存债务承担并不包含在“部分移转”之中,我国立法并未承认并存债务承担制度,存在立法漏洞。文章突出债务承担合同的中心地位,并以此为基础讨论并存债务承担中履行障碍的解决机制。 相似文献
25.
刘廷华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109-114
效率违约理论认为在引诱违约的情况下,违约能够导致资源流向更高价值的用途,并且减少了交易成本。研究表明,上述两个假设都不能成立。而且由于补偿不充分,效率违约还导致了过多的违约。相反,侵权干涉规则保证了资源流向更高价值的用途,并降低了交易成本,而且避免了过多的违约。 相似文献
26.
宁红丽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8(4):99-105
理论上对赠与人撤销权制度的认识存在着极大的分歧.赠与人的撤销权为民法撤销权体系中的特例之一,它实际上应被称为"撤回权",并具有后悔权的意义,在性质上更类似于解除权.赠与人的任意撤回权与赠与合同的诺成性攸关,是旨在弥补赠与被立法确认为诺成合同后对赠与人要求过苛的弊端而设计的救济性手段.任意撤回权的行使虽为法定,但赠与人亦应赔偿受赠人因此所遭受的信赖利益损失,且其责任基础不是一般所认为的缔约过失责任而应是违约责任. 相似文献
27.
28.
信赖是形成公平交易秩序的基础。合同法通过建立对合同利益(包括返还利益、期待利益与信赖利益)的损害赔偿规则,成功地维护了财产交易的互惠理性,使其具备了通过当事人自由合意形成交易信赖秩序的基本功能,从而形成了建立在自由理性基础上的公平交易秩序。 相似文献
29.
强制缔约制度是现代契约法为践行契约正义而对契约自由进行的归位性限制,其存在领域和对弱势群体的保护范围并不具有对应性,民生依赖和公共政策需要才是产生该制度的直接动因。在实务和学理认识中,应将强制缔约和其他性质法律关系的区别予以澄清,对强制缔约的学术分类进行科学认识有助于准确司法。 相似文献
30.
宅基地使用权取得的法律结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蔡立东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47(3):141-148
关于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物权法》存在法律漏洞。填补这一漏洞的方式为类推关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法律规则,设定该权利取得的法律结构。农户取得宅基地使用权的法律结构以农村村民的成员权为逻辑基点,以合同机制为逻辑线索,具体构成为:农村村民行使成员权与其所属集体经济组织签订的宅基地使用权合同,该物权合同以行政审核与审批为生效要件,宅基地使用权因合同生效而当然设立,不需要履行登记等其他程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