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72篇 |
免费 | 42篇 |
国内免费 | 15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6篇 |
民族学 | 17篇 |
人口学 | 4篇 |
丛书文集 | 300篇 |
理论方法论 | 85篇 |
综合类 | 1564篇 |
社会学 | 142篇 |
统计学 | 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2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16篇 |
2020年 | 19篇 |
2019年 | 15篇 |
2018年 | 19篇 |
2017年 | 26篇 |
2016年 | 30篇 |
2015年 | 44篇 |
2014年 | 91篇 |
2013年 | 125篇 |
2012年 | 119篇 |
2011年 | 167篇 |
2010年 | 125篇 |
2009年 | 112篇 |
2008年 | 122篇 |
2007年 | 168篇 |
2006年 | 168篇 |
2005年 | 146篇 |
2004年 | 149篇 |
2003年 | 140篇 |
2002年 | 117篇 |
2001年 | 94篇 |
2000年 | 71篇 |
1999年 | 17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3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1991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作为艺术门类之一的建筑设计,其核心问题———审美并没有随时代的更迭而发生变化,而建筑审美的依据却向着愈加科学化的方向发展。视觉认知理论推动了建筑审美的科学化,而对审美的科学解释可以帮助更多的建筑师设计出赏心悦目的建筑。视觉认知理论从经验总结阶段发展到格式塔心理学的技术应用阶段再到大脑视觉机制的科学阐释阶段,发展历程中的阶段性成果已经成为建筑师的共识并在设计中得到有意识的应用,同时对大脑视觉机制的探索揭示了受众"看"建筑的特点,这也为建筑师解决数字时代建筑审美的新问题提供了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82.
卢迪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7(1)
接受美学是一种强调读者地位与作用的美学理论,在解读与赏析文本中可以拓宽研究的视角,更深层面地挖掘作品的价值与意义。本文基于接受美学视域对莎士比亚经典戏剧《李尔王》的叙事话语与文化内涵进行阐释,从作品情节、人物命运、叙事语言、叙事风格、意象、宗教色彩等方面力求突破文本限制与障碍,以期让独具魅力的经典作品焕发新的生机。 相似文献
83.
杨丹丹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23-26
生成于"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启蒙思潮在20世纪40年代发生了本质的裂变,"启蒙"与"救亡"成为20世纪40年代相互对峙、纠缠的两种时代话语。本文主要从文学内部的新的"美学原则的崛起"和文学外部的启蒙空间的位移两个向度来捕捉战时文化环境中启蒙思潮的脉象,并与"五四"一代知识分子的启蒙思想和文化形态进行纵向比较,以此来探寻中国启蒙运动的路向。 相似文献
84.
邹贤敏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5(4)
西方美学史中的"西方"二字只是一个地域性的概念,不是政治概念。因此,没有理由把马克思的美学思想排除在西方美学史之外,或者把两者对立起来。从系统论的观点看,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产生和发展绝不能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它是西方美学发展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必须把它放在这个整体中,研究它与其他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确定它在整体中的独特地位和作用,才能真正从本质上把握它,也才能真正勾勒出西方美学乃至人类美学发展的真实面貌。马克思主义美学在西方美学史上究竟占有什么地位?四个字可以概括:承上启下,或说承前启后。所谓"承上",是指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论来源,包括马克思与黑格尔以及康德等人的关系。所谓"启下",是指马克思主义美学对西方现代美学的影响。以马克思为例,他的美学思想在吸收传统美学精华的同时又构成了对传统美学巨大的挑战,具有鲜明的现代性,与同时代的美学一道成为开启现代美学的原动力之一。这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搞》中即有突出的表现,具体就是:追求人—社会—自然的统一,超越唯心与唯物,融合主体与客体,自觉的历史意识,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统一。 相似文献
85.
彭文晓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5(4)
素质教育、主体教育分别是对应于应试教育、灌输教育而言的,而教育美学观则是对应于教育异化而言。教育美学观是一种不同于素质教育、主体教育的教育思想理论体系,抑或是对素质教育、主体教育的总结与超越。教育美学观主张创造教育美,强调学生审美学习活动,并实现学生身心自由发展。关注教育的人生观照、心理关怀,重视教育的超越意味,是教育美学观得以实现的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86.
李爱华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3(5):108-112
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公共标识语翻译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其翻译质量将直接影响到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以翻译美学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公共标识语的英译现状及其美学特征,试图提出公共标识语的主要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87.
从英雄片看吴宇森的“暴力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宇森经过近二十年香港电影文化的浸染,在继承了香港电影优秀传统的同时,勇于革新,形成了“暴力美学”的个性化风格,并拍摄了一大批以“暴力美学”为指导的英雄片系列。激烈、火爆、诗意、唯美的影像,传递了动作美学、风格化表达及传统文化精神,给暴力题材电影带来了新的维度。 相似文献
88.
电影中的暴力美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谷青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4(4):153-155
随着社会文化背景的变更;暴力美学在电影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暴力美学在电影中不仅局限于纯暴力,更多的是用暴力来推动剧情发展,给电影观众提供一种假想的心理满足。并起到传播和引导积极正面情绪的作用。 相似文献
89.
根据翻译美学的原理,从美学视角分析霍克思的《红楼梦》英译本,探索译者如何在文学翻译中再现原文的艺术美,即文学美、音乐美和建筑美。 相似文献
90.
王娜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7(3):183-185
文学作品翻译为了再现原作的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应注重美学效果。从艺术美方面进行阐述,分析文学翻译的美学效果,最后指出文学翻译要具有整体美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