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83篇 |
免费 | 22篇 |
国内免费 | 18篇 |
专业分类
民族学 | 8篇 |
人才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134篇 |
理论方法论 | 27篇 |
综合类 | 651篇 |
社会学 | 2篇 |
出版年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16篇 |
2015年 | 18篇 |
2014年 | 61篇 |
2013年 | 46篇 |
2012年 | 89篇 |
2011年 | 71篇 |
2010年 | 60篇 |
2009年 | 43篇 |
2008年 | 59篇 |
2007年 | 55篇 |
2006年 | 57篇 |
2005年 | 46篇 |
2004年 | 45篇 |
2003年 | 29篇 |
2002年 | 45篇 |
2001年 | 30篇 |
2000年 | 14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薛其林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7(5):76-79
实证方法是近代西方自然科学向人文社会领域渗透的结果 ,是近代以来学术研究的主体方法。可证实性原则是实证方法的核心。经由严复、梁启超、王国维的介绍 ,这一方法在民国学术界得到了广泛传播 ,影响及于每一学人。胡适、冯友兰、金岳霖在此一方法的基础上吞吐中西、融会创新 ,构建起各富特色的学术体系。经过实证方法的洗礼 ,传统思维方式获得了改造 ,科学思想与方法深入人心 ,民国学术也因此焕发出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42.
受世界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影响,延安农民的农业经营收入、工资性收入、涉油收入、退耕还林补贴收入以及转移支付收入的增收难度普遍加大。但世界金融和经济危机也给延安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带来了政策机遇、培训机遇和创业机遇。抢抓机遇,应对挑战,促进延安农民持续增收拟采取以下对策: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确保农业增产增收;提高对农业产业化经营重要性的认识,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加大后续产业培育力度,降低石油工业一业独大带来的风险;加快城镇建设和农民市民化进程,实现减农增收和进城增收两大效果;借鉴改革开放经验教训,加快发展民营经济;加大农民工培训力度,促进农民工就业和创业。 相似文献
43.
西方的羌族,包括从羌族中分化出来的姜姓氏族起源于西北,族源上与三苗无关;而三苗迁往西北的一支后世称为犬戎、允姓之戎、猃狁、阴戎,即后世的氐族,其文化遗存是寺洼文化.陇县发现的齐家文化中晚期的川口河类型遗存,是姜姓四岳氏族的文化遗存,从而把宝鸡市与炎帝的关系追溯到尧舜禹时期.正因为这种原因,所以四岳氏族的后裔姜氏之戎商代早期才能兴起于宝鸡市区. 相似文献
44.
本文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尝试将我国南北朝教育学家颜之推的家庭教育思想置于广阔的学术背景与现实背景中,凸现颜之推教育思想所蕴涵的儒学、玄学的思想根源,并以此为轴线,从社会、历史演进以及现代认知心理学等多维角度进行剖析。结合我国当今正在倡导的教育改革及家庭教育现状阐述了颜之推在家庭教育问题上的主张,指出它对今天的家庭教育的指导及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45.
王晓丽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5(5):54-56
阎连科后期小说主要展示了人与不可抗拒的旱灾、疾病、蝗灾等非人类力量的冲突,呈现出"崇高"悲剧美学风格。其主题在于对命运的反思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究,表现出强烈的创作责任感和作家精神重构、拯救人类灵魂的理想。 相似文献
46.
孟祥才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98-102
蒯通是战国纵横家的一员,秦朝统治时期处于蛰居状态。他参加秦末农民起义,说降燕、赵数十城,功绩不凡。他先追随项氏,继而归附韩信,曾力劝韩信据齐自立,以与刘、项成鼎足之势。后投曹参,终老于齐。由于他追求的是谋主的成功,关注的是自己作为附丽者的利益,因而希望造成一个诸侯对垒互峙之局,竭力阻挠刘邦的统一战争。他目光短浅,不讲政治,摈弃道德,失败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47.
周薇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3(4)
"三元"说是陈衍针对今人强分唐宋诗与扬唐抑宋的诗学观所提出的诗学纠偏策略.它以三元皆盛之论,将唐宋诗并列,同时又立足于宋诗,特别以杜、韩、黄为重心,突出宋诗对唐诗的创变与突破,从而确立宋诗地位与特征,对扬唐抑宋诗学观进行纠偏.这一诗学之根本,不在纠缠于诗歌诗艺形式上的高下判别,而关注内容精神之追求.以提倡变风变雅、振兴诗教为旨归,寄寓着关注现实人生的重要的诗学思想. 相似文献
48.
全贤淑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5(4):122-126
以"三言二拍"为代表的明代白话短篇小说中,描写了很多商业活动和各类众多的商人形象,小说中阐述了商人对价值观念的独特理解和认识,诠释了诚信观念是仁义道德的折射和社会交往的追求,可以从儒家伦理道德的影响、商业活动本身的需求、社会交往以及作家自身的创作理念等方面观照小说中商人诚信观念及其产生的渊源,以及商人对诚信观念的守成. 相似文献
49.
高强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60-69
梳理炎黄文化与中华文明之间的关系,对于探寻中华文明的起源不无裨益。结合文献资料和考古发现,从农业、冶铜、玉器、祭祀、文字、筑城及聚落等方面综合考察。研究认为,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时期是中国的炎黄时代,是炎黄文化的滥觞期,也是中华文明的起源期;炎黄时代已经有了铜的冶炼和使用,龙山文化时期中国已进入铜石并用时代;玉在中国文化中有着十分特殊和重要的意义,玉器是决不亚于青铜器的礼器;石峁遗址和陶寺遗址虽然出土了少量铜器,但远不及玉器突出,说明直到铜石并用时代,玉器仍是主要的礼器,是炎黄时代的鲜明标识,也是中国早期文明的重要表征;刻划在龟甲、骨片和陶器上的符号,是中国文字的来源之一;文献记载炎帝神农氏培育粟谷,制作耒耜,耕而作陶,发明医药,考古发现证明,中国是稻作农业和粟作农业的发源地,炎黄时代是中国耜耕农业的起源和初步发展时期,随着农业的长足发展、人口的不断增长和财富的逐渐累积,大型聚落越来越多;作为大型聚落的政治、军事、经济、宗教、文化中心,城邑的出现是文明诞生的标志之一,中国发现的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时期的城址已近百座;炎黄时代是中国冶铜、文字、城邦乃至国家的滥觞期,也是中华文明的初创期,炎黄二帝是开创中华文明的人文初祖。 相似文献
50.
《生死疲劳》是莫言在艺术创作中向民间文化和民间资源的一次自觉的撤退和回归。小说通过章回体的运用,进行了一次整体的艺术突围。由此,民间的声音打破了历史的沉默,以往宏大叙事遮蔽之下的历史的另一面得以浮现出来。小说不仅展示了民间的生存状态,而且带来了对历史的重新审视。历史的"黑手高悬",一场场以历史的名义发动的无理性运动骚扰着人们,使得人们在与历史的较量中"生死疲劳"。这样,小说以轮回传说的书写形式,在消解现代性历史强力的同时,也表达出一种对生命的深切怜悯情怀。这或许就是莫言在《生死疲劳》中书写民间历史的真正情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