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83篇 |
免费 | 22篇 |
国内免费 | 18篇 |
专业分类
民族学 | 8篇 |
人才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134篇 |
理论方法论 | 27篇 |
综合类 | 651篇 |
社会学 | 2篇 |
出版年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7篇 |
2020年 | 6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4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16篇 |
2015年 | 18篇 |
2014年 | 61篇 |
2013年 | 46篇 |
2012年 | 89篇 |
2011年 | 71篇 |
2010年 | 60篇 |
2009年 | 43篇 |
2008年 | 59篇 |
2007年 | 55篇 |
2006年 | 57篇 |
2005年 | 46篇 |
2004年 | 45篇 |
2003年 | 29篇 |
2002年 | 45篇 |
2001年 | 30篇 |
2000年 | 14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梁启超和严复可称晚清民初思想界双峰并峙的两位巨人,他们的学术和思想有许多相同点,但亦有明显差异。1908年,两人对改革家王安石的集中评论为我们认识其异同提供了极佳的视点。两人当时各自的处境不同,严复地位极高,而正值壮年的梁启超游亡海外,希望得到清廷重用,因此,他们对王的评议也就有所差异。在政术方面,梁启超对王安石新政以肯定为主,辅之以批评;严复对王安石的评议前后一贯,有肯定也有批评。在心术方面,梁启超对王安石称颂不已;严复对王安石有褒有贬,认为其理想本身就有问题。在学术方面,梁启超关注王安石的经学思想,强调“求大义以经世”;严复则侧重于文学和哲学两方面,从哲学的高度来考察王安石的思想,故批评多于赞许。上述歧异不仅彰显了梁启超、严复思想的各自情状和不同内涵,也体现了两人对待历史的态度与方法,折射出晚清思想界的复杂面相。 相似文献
52.
刘继业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1):92-96
在严歌苓的小说创作中,经常将个人的人生体验,改头换面融入不同作品.<心理医生在吗>是其中一部最为重要的长篇小说,它处理的是少女成长之中最为隐秘的经验.以往的解读偏重于对作品进行一般的精神分析,本文认为这部小说里的精神分析只是一个幌子,使得作家得以在其中不断返回成长的核心部分,看似是少女时期的创伤性经验,更深层是成长中对于不平凡的向往和拥有不平凡经历的炫耀. 相似文献
53.
吴震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3(3):58
王阳明的“颜子没而圣学亡”这句论断有悖于理学道统论所建构的“孟轲死,圣人之学不传”的道统传承谱系,被认为是儒学史上的“千古大公案”。阳明及其弟子王畿从良知心学的立场出发,通过对颜子学的重新解释以重建“心学道统论”,强调道统须建立在“心体”的观念基础之上。由于心体是普遍超越的,故道统不再受时空局限而具有不断传承下去的连续性,但这种连续不是个人化的私密传统,而应具有向任何人都敞开的开放性;它作为儒学精神传统既是历史文化的产物,同时存在于人们“生身受命”的过程中,故道统又具有实践性;道统也绝不是少数掌握儒家经典的知识权威才有资格接续,更不是拥有“政统”的政治权威者可以独占,因而道统具有独立于知识领域和政治领域之外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54.
严复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终身致力于教育救国事业。1906年,他应安徽巡抚诚勋和学界名流姚永概的极力邀请,出任安徽高等学堂监督,并协助创建省师范学堂,对安徽的高等教育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为安徽近代教育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55.
赵晓阳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21,(2):8-16
圣经在中国的翻译始于汉语圣经译本,两百多年来,基督教一直持续不断推陈出新各种译本。 相似文献
56.
任俊华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0(4):85-89
魁隗氏、连山氏皆指人身牛首最初的炎帝神农氏,而大庭氏则非.魁隗亦即伊耆,所在的大方向即荆楚之地.炎帝神农氏最初所居是一个名叫连山的云遮雾绕的大山区.地因其自然特点而得名,族以其地而得氏,因此而称炎帝神农氏为连山氏.连山就在今湘粤桂交界的九嶷山区,九嶷南麓至今还有连州市、连山、连南等县、市名,九嶷腹地古亦为荆楚之地. 相似文献
57.
张学军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20-25
对农民疾苦的关心和为民请命的精神,成为莫言写作《天堂蒜薹之歌》的动力,也使这部作品带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小说从叙述者、《群众日报》上的文章和瞎子张扣的唱词三个角度对蒜薹事件进行了全方位的叙述,这三个角度分别代表了精英、官方和民间的立场,同时也构成了三个叙述文本。这三个文本分别属于小说叙述文体、新闻文体和政论文体、民间说唱的韵文文体。多种文体被组合在一个叙事结构中,构成一部跨文体的小说。在小说的叙述过程中,莫言将西方现代派手法与民族传统的叙事方式交融在一起,使其叙事方法显得错落有致、丰富多姿。 相似文献
58.
褚国娟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9(1):60-67
北宋石篆山《严逊记》碑提供了很多历史信息,细致分析《严逊记》,可知宋佛会寺并不存在。严逊在分家以后对整个家族的资产并没有支配权,其养老粮除去生活之用和造像费用,并没有多余的钱用来供养寺院和僧人。严逊的儿子们并不支持造像举动,石篆山土地不会捐给寺院,而是3个儿子均分。希昼只是严逊的亲戚或者是他比较推崇的僧人,是从外地请来参加石像落成典礼的,并不是“佛会寺”开山住持。明代的佛惠寺重修者,有意捏造了宋“佛会寺”的存在是为了寺院经营上的考虑。 相似文献
59.
83例患子宫内膜炎奶牛被随机分为5组,1—3组分别以30ml、50ml、80ml自制“宫炎宁”灌注于子宫内,4—5组分别灌注土霉素和氯霉素。结果表明:灌注80ml宫炎宁组综合疗效较好。1—3组共治愈62例,好转5例,总有效率为91.94%。三个情期受胎率为82.22%,其疗效、配种受胎率极显著高于土霉素组(P<0.01),配种受胎率显著高于氯霉素组(P<0.05)。宫炎宁对急、慢性子宫内膜疗效差异不显著(P>0.05),但治愈配种受胎率急性为94.44%。慢性为65.38%,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60.
“泰山石敢当”原为“泰巖堂”或“泰巖皇”——“泰山皇玺”考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泰山石敢当”词义难解,“石敢当”之人于古史无征。通过“泰山皇玺”的考证,得知“泰山石敢当”实为“泰巖 當”误写讹传,而“當”字应释为“堂”或“皇”,因而“泰山石敢当”原为“泰巖堂”或“泰巖皇”。“泰巖堂”即“泰山明堂”, “泰巖皇”即“泰山皇”。“泰巖堂”石碑,为古时“镇堂神石”,“泰巖皇”为原始“泰山神”。“泰山神”原应为“神龙禹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