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8篇
民族学   10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87篇
理论方法论   34篇
综合类   715篇
社会学   1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98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58篇
  2008年   84篇
  2007年   69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60篇
  2004年   66篇
  2003年   72篇
  2002年   46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271.
周代藏书考     
周代文献的收藏与流传经历了三个阶段。西周至春秋前期,藏书机制完善,周朝的室、府与列国的正宫、礼官署、象魏行使藏书职能,文籍藏在官家,完好无损。春秋后期,官方的藏书机制遭破坏,官家所藏文献日渐散失,私家藏书开始出现;幸赖史、府世职恪尽职守,其所掌管的文献犹可凭信。战国时期,官家藏书遭受严重破坏,传世文献大量流落民间,私人藏书盛行;私人著述活跃,成为私家藏书的一个重要来源。由于散失窜乱巨至,传世文献难以凭信,需疑择而用,甚至出现焚书的前兆。  相似文献   
272.
先秦士是一个不断演变的文化群体."士"的指称对象.在西周初年,主要是"殷遗"或周邦以外的"有方"人士.由于周人需要培养自己的官司民守,"士"要领的内涵也就发生了转换和锐变.这一转变的关键,便是周人各级教育网络所具有的"造士"功能.周代教育十分完备,贵族子弟享有各级教育的权利,平民不乏受教育的机会.周代士子受教科目,包括"德行"与"道艺"两类;其培养目标就是德艺兼备,"出使长之"入使治之"的文武兼能之士.周人以射礼选士,也是出于同一目的.周代选士,有相应的爵命制度,胡有"命士"与"庶士"之别.周代士人的培养、考选与爵命之制,决定了他们作为新型知识群体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273.
王维早期行事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主要对王维开元年间的行事进行了新的探索。认为 :(一 )王维与祖讠永曾在开元五年、十五年、十九年、二十二年过从四次 ;(二 )王维被贬济州后 ,曾任职曲阜一带 ,于开元十三年春正月获赦还长安 ;(三)开元十四年夏 ,铨选后的王维被调任“淇上”,其于赴任途中曾还家一次 ,被后人定为伪作的《休假还旧业便使》一诗 ,即为王维写于是时。  相似文献   
274.
文革前十年党对知识分子阶级属性问题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问题是评价知识分子、制定知识分子政策的关键.正是在这一问题上存在着理论误区,才导致了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多次反复,判定知识分子世界观的属性应主要看其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275.
《诗经·关雎》篇主旨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诗经》之首的《关雎》篇,历来为治《诗》者所重视.封建时代均解说其主旨为赞美“后妃之德”,但这一解说在现代颇遭非难.认为其系封建道德说教,故多不采信.本文从考察周初进一步强化父权制,扫荡母权制遗风,以建立嫡长子继承为核心内容的宗法制度入手,结合历来对《关雎》文本训释的辨析,认为美“后妃之德”实为《关雎》篇主旨之正解,它深刻反映了殷周交替时期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76.
所谓的“大晟词派”,所追求的很难说就是“典雅”的风格;它也不能称为“格律”词派;周邦彦不能算作“大晟词派”的领袖。文章最后对“大晟词派”这一提法的合理性、必要性表示怀疑。  相似文献   
277.
周恩来对中国共产党处理民族问题的经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恩来的民族理论极为丰富,其要点是坚持走自己的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坚持平等友爱、团结互助与共同繁荣;坚持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坚持社会改革;坚持培养、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坚持对宗教的尊重与保护;坚持以慎重的态度处理民族问题.周恩来的民族理论,正是中国共产党正确认识与处理民族问题的经验总结.  相似文献   
278.
鲁迅的《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以史涵论,蕴含着"人"(真人)的评史标准;周作人的《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以论带史,返观"五四"新文化运动,明确了"志"(感情)的评史标准。这两篇讲稿,虽各有治学路数,但都着眼于新文学的"当下"文坛,从不同方向推进"人"的文学史观。  相似文献   
279.
从五帝时代的共识的中国,经过三代的带有理想性的王制中国,再到秦汉王朝的大一统天下型国家,天下-中国的政教形态得以确立,这一形态集种姓民族、国家形式与文化文明形态于一体。这个形态的基本特征是纳天下的政教理想于成熟的国家形态之中。这种天下政治乃是有限支配与无限支配的统一体系:一方面,通过以家、国等为基础的有限支配推动以天下为指向的无限支配;另一方面,通过以天下为指向的无限支配反过来推动以国-家为基础的有限支配。由此形成了天下要素与国-家要素、文明要素与政治要素相互嵌入、彼此相造的格局。  相似文献   
280.
陈旭辉 《理论界》2014,(5):141-144
署名纳兰性德的《合订大易集义粹言》存疑较多,本文通过文献考证该书的辑引材料来源与编撰体例认为:《合订大易集义粹言》是纳兰性德辑合《周易集义》与《大易粹言》两书共计十八家易说,统一体例,增补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