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1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30篇
管理学   144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4篇
丛书文集   42篇
理论方法论   45篇
综合类   634篇
社会学   26篇
统计学   4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05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30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71.
我国钢铁行业碳排放量约为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5%,而运输耗能约占物流环节总耗能的5/6。实现钢铁行业中运输环节的节能减排,成为实现我国碳排放总量目标的重要环节。研究钢铁行业中运输环节的碳排放总量与不同碳减排途径及其组合在不同情境下的碳减排潜力,提出基于运输环节碳排放影响因素的碳排放总量测量模型、基于不同减排途径的低碳化分析模型及基于不同途径水平的情景仿真模型。与传统的累计模型不同,低碳化分析模型考虑碳减排途径间的相互影响作用,采用累积形式对减排途径组合进行分析与评价。最终以重庆某钢铁集团20万吨船用钢材作为案例进行情景仿真分析与评价,研究表明:在现有的运输条件下,可通过改变车辆运输方式直接实现0.7到3.9个百分点的碳减排;甩挂运输与混合动力系统改造,可作为优先发展技术,减排效果可达到30%;通过情景仿真分析得知,提高减排途径水平,减排效果将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72.
本文基于1993-2013年的数据,采用面板数据模型探讨了金砖四国经济增长、能源消耗、金融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长期来看,化石燃料能耗对碳排放的影响最大,经济增长、化石燃料能耗与碳排放成正相关关系,而金融发展与碳排放成负相关关系;短期来看,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化石燃料能耗与碳排放、金融发展与碳排放之间存在着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最后,本研究分别从经济增长、能源消耗以及金融发展三方面给出改善环境质量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3.
借鉴环境影响随机模型,构建了碳排放驱动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在以重工业为主导的背景下,在政府发展经济和居民提高生活水平的双重驱动下,城市化、居民消费增长、经济发展等都是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动因,而能源消耗结构优化才对碳排放具有抑制作用。因此,要减少碳排放只有倡导低碳生活、改善能源消耗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才能切实、有效地实现减排目标。  相似文献   
74.
探索碳市场价格驱动力是能源经济领域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基于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 ETS)碳期货价格,综合运用结构性断点检验、协整技术和岭回归方法分析碳市场价格驱动因素和驱动模式。结果表明:2007年巴厘行动计划、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和2011年欧债危机,均对碳市场价格走势产生了显著影响,导致了碳市场价格发生结构性变化;碳市场价格与能源价格、工业生产、气温条件等因素间存在协整关系;自2009年10月以来,碳市场价格观测值低于均衡值,未来碳市场价格仍将倾向于贬值。  相似文献   
75.
我国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一减排目标最终会分摊到各个省区,由于各省区的发展条件不向,碳排放模式和减排政策也有很大的差异性.在前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国情将Kaya恒等式作适当的修正与扩展,引入城镇化和森林覆盖率因素,通过LMDI分解方法,对宁夏碳排放的影响因素作定量分析.影响宁夏碳排放的三个主要因素依次是单位能源消费的碳排放量、城镇化水平和能源强度.根据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区情,提出发展低碳经济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6.
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以应对气候变化为由,提出对进口的碳排放密集型产品征收特别的CO2排放关税,并将"碳贸易限制措施"扩大为"碳关税"壁垒。"碳关税"的开征必然对我国经济、出口贸易造成严重冲击。因此,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参与相关国际规则的制定,优化出口贸易结构,加强低碳技术创新,实现向低碳经济的转型,以便充分地应对"碳关税"壁垒。  相似文献   
77.
作为低碳经济的先行者,近来英国正式颁布了低碳转型计划。该计划对电力部门、家庭与社区、工作场所和就业、交通系统、农业等领域的碳排放都给出了详细的应对措施,将减排目标具体量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明确的时间表。与此同时,计划还突出强调政府在低碳转型中的定位和作用。该计划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78.
采用无缝药芯焊丝做焊芯,外涂石墨化药皮制成铸铁焊条,通过研究碳对焊条性能的影响规律,研制成功了铸458焊条。这种新型的铸铁焊条含Ni<28%,具有良好的抗裂性能和机加工性能,现已用于铸铁件的焊补。  相似文献   
79.
美国碳关税制度违反了WTO基本规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国民待遇原则及约束关税制度。然而要证明该制度最终违反WTO,关键在于进一步证明该制度不符合WTO一般例外条款。按照WTO的司法实践,碳关税制度可以被解释为维护人类、动物或植物生命或健康所必需的措施,也可以被解释为保护可用竭自然资源有关的措施,因此符合一般例外(b)款及(g)款。但是该制度的真实目的是保护美国竞争力,因此不符合序言的规定,在WTO中不具有合法性。  相似文献   
80.
Public perceptions of carbon capture and sequestration (CCS) and other low‐carbon electricity‐generating technologies may affect the feasibility of their widespread deployment. We asked a diverse sample of 60 participants recruited from community groups in Pittsburgh, Pennsylvania to rank 10 technologies (e.g., coal with CCS, natural gas, nuclear, various renewables, and energy efficiency), and seven realistic low‐carbon portfolios composed of these technologies, after receiving comprehensive and carefully balanced materials that explained the costs and benefits of each technology. Rankings were obtained in small group settings as well as individually before and after the group discussions. The ranking exercise asked participants to assume that the U.S. Congress had mandated a reduction in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from power plants to be built in the future. Overall, rankings suggest that participants favored energy efficiency, followed by nuclear power, integrated gasification combined‐cycle coal with CCS and wind. The most preferred portfolio also included these technologies. We find that these informed members of the general public preferred diverse portfolios that contained CCS and nuclear over alternatives once they fully understood the benefits, cost, and limitations of each. The materials and approach developed for this study may also have value in educating members of the general public about the challenges of achieving a low‐carbon energy fu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