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6篇
  免费   156篇
  国内免费   29篇
管理学   289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99篇
人口学   116篇
丛书文集   339篇
理论方法论   285篇
综合类   1990篇
社会学   640篇
统计学   23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106篇
  2019年   133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165篇
  2013年   369篇
  2012年   257篇
  2011年   273篇
  2010年   214篇
  2009年   212篇
  2008年   195篇
  2007年   240篇
  2006年   218篇
  2005年   210篇
  2004年   203篇
  2003年   189篇
  2002年   163篇
  2001年   139篇
  2000年   101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音系表现是音系成分在音系中的作用体现。本文首先简要阐述音系表现的实质内容,然后通过分析苏格兰英语口语和汉语潮州方言两字组连读变调,说明音系表现是确定音系成分性质、认识音系变化过程、比较和评价不同音系规律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2.
从分尖团到不分尖团,是汉语方言发展演变的大趋势。无锡方言尖团音似分又混的现象初露端倪,表明它正处在由分到混的初始阶段。它所体现出的参差不齐的语音现象,正是我们考察这一发展进程的活化石。本文采用随机抽样调查的手段,结合变项规则分析法来考察与无锡市区方言精组尖音字的变化相关的语言因素,从而揭示出方言在和普通话接触之下是如何逐渐向普通话靠拢的。  相似文献   
93.
非正式制度探析:乡村社会的视角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从非正式制度的概念出发 ,分析了非正式制度在乡村社会存在的社会基础和运行机制 ,并讨论了乡村社会非正式制度的变迁路径和目标 ,认为只有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 ,才能实现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在乡村社会的相容 ,乡村社会走向现代化才能获得积极的制度支持。  相似文献   
94.
本文通过对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的一个典型水族村寨——恒丰乡塘党寨——的田野调查,描述了水族习惯法的表现形式、维护机制及其变迁。文章认为,水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权力的深入、长期的“送法下乡”活动以及宗教信仰等文化背景的深刻变化,是水族习惯法发生变迁的主要原因。研究这些变迁及其原因,对于理解和认识少数民族地区乃至整个农村的法治建设,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95.
西藏语言政策的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炜 《西北民族研究》2002,10(3):147-169
本文结合国外一些国家的少数民族语言政策 ,介绍了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政策的制定、实施以及对西藏语言政策制定的影响 ,描述了西藏语言政策形成和变迁的轨迹  相似文献   
96.
民国的风俗变革与变革风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时期是时代大发展、社会大变革的时期 ,风俗的演进也进入到转型的阶段。风俗的全面变革促使了一系列变革风俗的产生。文章论述了当时风俗文化演进的三种趋势———对人的尊重、对迷信的涤荡以及政治因素的渗入 ,是民国风俗步入现代化进程的显著标志  相似文献   
97.
本文通过考察德昂族村寨民居、服饰、饮食等文化现象,来描述德昂族生活习俗的特点、习俗的变迁及所受影响因素,并对这种变迁进行了一定的思考.  相似文献   
98.
青海省河南蒙古族与藏族交错而居,两个民族长期相互接触,由于族体规模上的差异和自然条件的原因,在文化传播中主要表现为蒙古族对藏族文化的采借和适应,以致从外部特征似难将当地蒙古族从藏族中分辨出来。但细加考察,蒙古族的客观认同和主观心理归属感仍然清晰可见。在融洽的民族关系中,蒙藏之间仍然保持着融而未合、和而未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99.
本文以历史上西安回族社区为视点,运用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在明清时期国家与社会关系转型的境遇下,分析了回族社区文化的变迁.  相似文献   
100.
本文作者考察了四川藏区丹巴县梭坡乡莫洛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发现历史上这一康区藏族村寨是相对独立的经济文化单元 ,单元内生态资源互补、劳力合作、经济互助、婚姻内部流动 ,并曾在外力的影响下不断地进行过变革与调适。现今 ,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系列工程的实施又将打破这个传统经济单元或文化圈子 ,把小圈子纳入到更大的圈子里 ,莫洛人在困惑与希望中不断地调适自己 ,寻找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