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4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7篇
民族学   10篇
丛书文集   128篇
理论方法论   27篇
综合类   577篇
社会学   3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1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选取先秦经典诸子散文六部,对其颜色词范畴的使用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了颜色词的搭配对象,对颜色词的语义进行了解释。在此基础上,发现先秦颜色词的语法特点和认知特点:从语法上看,表现为颜色名词大量出现、颜色动词逐渐增加、颜色词受到副词修饰。从认知上看,表现为六大颜色范畴基本成型、颜色认知体现出不均衡态势、典型颜色凸显、对白、黑、红三种颜色的认知更显精细、颜色词隐喻更具体生动等方面。  相似文献   
102.
进入"五四"后,现代知识者在"西学东渐"的背景下,提出以现代西方传记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标准为创作范式和批评尺度,有力促进了中国传记的文体变革。现代传记作家高扬人道主义思想和个性主义,为中国传记观念和创作带来涅槃中的重生。他们站在世界视野的高度,旗帜鲜明地倡导现代传记的"文学性"立场,在促进中国传记的现代性转型,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传记迎来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发展机遇,在创作旨趣上,他们虽有明显的文史分野,轻重有别,但师心使气,各擅胜场,其传记均具有"史蕴诗心"的审美特点。  相似文献   
103.
民族典籍英译在弘扬民族文化、促进东西方文化融合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探寻传播学视角下的民族典籍英译研究对我国典籍英译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语篇层面上的归化和文化层面上的异化的动态协调的翻译策略有利于体现我国民族典籍英译的本质特征。从全面介绍民族文化这一角度出发,译者还可从受众的多层次性、文本的复译性、传播途径、媒介的多元性以及传播区域的逐递性等几个方面考虑。  相似文献   
104.
姚奠中先生是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唯一健在的弟子,曾得到章太炎先生的指点,悟得笔法,书艺大进.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人生风云中,姚先生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形成了刚健清新的书法风格,并与自己的人格襟抱和满腹经纶相激荡,成就了一种厚重儒雅的学者书法文人书风.姚先生是学术与书法相结合的书法家,他强调文化对书法本体的优先性,其作品体现出一种大境界.他的书法是“守正创新”的书法,其书法美学呈现出“正大气象”.他的作品具有浓郁的学者书法意味,很好地表达了他深厚的文化内涵,笔墨线条中透露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气质.姚奠中先生的学术和书法成就荣获书法界最高荣誉奖——兰亭终身成就奖.  相似文献   
105.
宋代文人的馆阁情结主要表现在:未入馆文人的艳羡与追逐,入馆文人的自信与自得,离馆文人的思念与追忆,馆职文人对馆阁职名的推崇与维护。宋代崇文崇儒的基本国策是宋人馆阁情结的社会基础;馆阁图书之府、育才之所、文化沙龙的强大功能以及与馆阁功能相伴而生的恩宠待遇,是宋人馆阁情结的实质缘由;宋代文人的结盟意识,对精英集团的渴望则是宋人馆阁情结的需要心理。  相似文献   
106.
90年来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在认识和解决中国经济问题的过程中形成了丰富的经济思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经济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的重要渊源,是指导中国共产党处理经济问题的指南.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经济思想对中国共产党经济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7.
本文提炼出歌德思想形成的“精神三变”概念,将其概括为一生中的“浪漫思脉”-“启蒙思脉”-“古典思脉”的三阶段经历;同时追溯作为时代背景的现代性早期话语的德国形态,即以康德、黑格尔为代表的哲学话语、施莱格尔兄弟等为代表的诗学话语与歌德、席勒等为代表的文学话语的三峰并立,进而探讨作为个体的歌德思想形成史过程与现代性早期萌发状态的时代语境关系。本文区分“现代概念”建构的三大维度,即“现代化”、“现代性”、“现代人”;以现代学构成的三大基本问题意识“社会的公义”、“自由的秩序”、“欲望的个体”为核心,追问以启蒙理性为主导的现代性方案的危机症候;并由此凸显歌德、席勒所开辟的“古典图镜观”的重要思想史意义。突出“现代性早期方案”中的“哲学-文学”对话结构,即“歌德-席勒 VS.康德-黑格尔”,尤其通过作为代表人物的歌德思想形成史这一个案分析,提出“现代性的文学话语”概念,揭示他们对“现代人”建构的重要理念,从而彰显作为非主流现代性形态的“古典思脉”的思想史意义,为解决“启蒙——一项未完成的计划”提供另类进路线索。  相似文献   
108.
"才子佳人"是传统文学中形成的一种源远流长的言情模式。在民初言情小说代表作《玉梨魂》中,一方面可以看到对这一模式的明显的继承痕迹,另一方面,《玉梨魂》作为新旧过渡时代的作品,对这一模式又有不少突破与改变,体现了《玉梨魂》与才子佳人言情模式的一种较为复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9.
理雅各是第一个系统研究、翻译中国古代经典的学者。他运用了大量基督教的概念与术语来翻译中国古籍,与《圣经》的汉译事业互相呼应,互相阐释,形成了中西文化的融合与互动;同时,保持着自己的阅读立场和距离,用自己的标准来衡量中国经典的思想内容,凸显出了中西文化的冲突。他开创了跨文化的翻译和理解中国经典的先河,同时也成为中西文化互动和冲击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