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民族学   6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16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124篇
社会学   4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加快城市发展方式转型,建设生态城市、智慧城市已经成为新时期我国城市发展的新目标。在此背景下,遗址密集区的城市如何实现遗址保护区与城市整体的和谐发展,已经成为这些城市发展面临的一个热点问题。根据我国大遗址保护模式现状,基于对大遗址区居民生产生活现状的典型调查,提出构建遗址保护与城市和谐发展的机制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2.
基于共生营销理念的中小企业营销平台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营销能力弱已经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障碍。为了提高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必须以共生营销理念为指导,积极促进中小企业建设营销平台,通过营销平台来实现共同市场研究、共同开展品牌宣传和市场推广、共同开发营销渠道。营销平台的建设可以通过以专业市场为基础或以龙头企业为核心或以行业协会为纽带来实现。  相似文献   
143.
汉语方言正反问的类型学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考察汉语各大方言区中的正反问句及其变式,以挖掘其语言类型学的价值.文章采取双重视角:横向地域的毗邻与隔离以及纵向历史的传承与分合,着重讨论"VP-Neg-VP"、"VP-Neg"和"K-VP"及其变式的分布,指出在类型学上存在着"并存消长"的总特点,并具有"对立互补"和"重叠交叉"的属性,强调今后研究尤要注意方言类型的"无序"和"交错"现象.  相似文献   
144.
在产业集群已超越一般产业范围,集群治理理念的生态学本源回归后,产业集群共生系统已由制造系统内的工业共生扩展至制造业与制造业、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之间的产业共生,以及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市场、行业商会、政府等主体之间的跨类共生,由此,产业集群的共生治理已由单一领域企业共生演变为在一定的集群区域中涵盖工业共生、产业共生、跨类共生在内的多产业、多领域的“大共生”治理。  相似文献   
145.
当下,全球化是一个被广泛关注和讨论的话题,全球化必然对文化带来强大的冲击。对全球化下的文化发展趋势,我们应抱有理性态度:即全球一体下的文化样态不可能是各民族文化融合式的趋同,亦不可能完全在自我封闭中共存,而应该以一种文化对话的方式展开,这种跨文化的对话必须建立在彼此尊重的基础上进行。  相似文献   
146.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考察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指出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当代人类面对生态危机的理性回归.认为,自然界的发展潜力是无限的,人的主观能动性也尚待进一步发挥,因此,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具有完全可能性.文章对实现这种可能性向现实性转化的基本前提作了简要分析,这就是:进行观念变革、促进科技进步、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合理的社会组织制度等等.  相似文献   
147.
国际秩序是世界上每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综观90年代以来各国关于世界新秩序的构想,真正有代表性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国际新秩序观”。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观点;另一种是以中国为代表的反映世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共同愿望的观点。美国鼓吹的是以美国为领导,以西方富国俱乐部为核心的国际秩序。中国同其他发展中国家长期遭受国际旧秩序的不公正待遇。为此,中国一直进行着不懈的斗争。中国政府主张,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它的实质是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国际剥削。  相似文献   
148.
在世界日益成为地球村的今天,任何一个地区和民族的生存方式都离不开全球化潮流和国际模式的影响。以西欧为中心的近代化极大地改善了人类的福利,但也产生了文明冲突、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等重大问题,今天的人类应该反省以西欧为中心的近代。只有多样民族文化的和平共存与善意的竞争,才能创造美好的未来。朝鲜族共同体也在自觉地认识这一新的世界文化潮流,积极主动应对,谋求自身的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9.
庄子“天人观”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光顺  王媛 《唐都学刊》2005,21(1):62-67
<庄子>的天人观和道物观紧密联系,并贯穿其思想的始终.在<庄子>中,天人关系是道物关系的现实化与具体化,是批判文明的重要出发点.道物关系及道物演化史是天人关系的自然基础.天人关系史就是以道物关系史为基础的文明发展史.庄子认为,文明史就是从天人合一到天人相分,再到天人和合的圆环之路.文明要良性发展就必须与自然化通有无、和谐共存.文明的终极追求应当重视人之生存的本真向度,注视天人之际的神性之维,从而达到人文与自然回环互动的理想生态.  相似文献   
150.
邓小平对国际法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论述及其对现实工作的指导意义;关于国际经济秩序问题的论述及其对现实工作的指导意义;关于对外政策的论述及其对现实工作的指导意义;关于解决国际争端问题的论述及其对现实工作的指导意义;关于人权问题的论述及其对现实工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