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58篇
  免费   125篇
  国内免费   44篇
管理学   122篇
民族学   20篇
人口学   27篇
丛书文集   373篇
理论方法论   141篇
综合类   2446篇
社会学   287篇
统计学   1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58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46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78篇
  2014年   201篇
  2013年   237篇
  2012年   212篇
  2011年   277篇
  2010年   225篇
  2009年   185篇
  2008年   243篇
  2007年   248篇
  2006年   247篇
  2005年   204篇
  2004年   201篇
  2003年   175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119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从关联理论看对等原则的局限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等原则是翻译理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 ,也是当前翻译研究中的热点问题之一。尽管对等原则被广泛地探讨、应用 ,但其是否能运用于一切文本翻译 ?译文本能否达到真正的完全等值 ?本文力求依据关联理论 ,并结合英汉翻译实例 ,试图论述对等原则的局限性 ,最后得出结论 :等值只能是相对的、近似的 ,不等值才是绝对的 ;译文的质量取决于相关因素间的趋同度 ;任何翻译都应以目的语接受者的认知假设为导向 ,明确清晰地传达原文作者的意图  相似文献   
992.
王晓红 《唐都学刊》2001,17(2):120-121
听力理解的过程是一个涉及语音、语调、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相关国家的文化背景,以及一定听力技巧的综合过程.只有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加强听力训练,逐步克服各种障碍,才能使学生全面提高听力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993.
创新教育:概念、定位与变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创新教育是一个内涵十分宽泛的概念 ,为了全方面的理解创新教育 ,就要对创新教育与创造教育、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与知识教育、创新教育与个性教育等几组相关范畴进行辨析 ,以避免教育实践界的五种认识误区 ,更好地把握基础教育阶段的目标定位。目前 ,教育模式由传统向现代变革有四个趋向 ,即由占有式教育向发展式教育 ,由划一化教育向个性化教育 ,由权威型教育向民主型教育以及由文本化教育向生活化教育的转变。  相似文献   
994.
动词重叠与不重叠,采取什么方式重叠,都受一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些因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有动词的语义、结构以及它所出现的语境三个方面。语义、结构是决定动词重叠的内在因素,是静态的,而语境则是影响动词重叠的外在因素,是动态的。对语境因素的考察主要从语体、句式、时态、句法功能、语言心理环境等方面来进行。从语体来看,口语体的重叠明显多于书面语体;而一些在其它场合不能重叠的动词,在有些否定句、致使句和能愿句中却能重叠;在一些未然动作的场合,可重叠的动词范围更广;此外,句法功能和表示说话人意图的语言心理环境对动词重叠也有一定的影响和制约。  相似文献   
995.
In this article we revisit two different temporal phases related to the publication of Serge Moscovici's book La Psychanalyse, son image et son public, and we examine two key concepts of the theory: cognitive polyphasia and anchoring. The first phase, initiated by the Durkheimian circle, gives us an opportunity to retrieve traces of the intellectual debate about collective psychology and reconsider this debate in today's light. The second, more recent phase, is inspired by classical and modern research in the field of social representation, and it serves us as a basis for a new hypothesis about anchoring. We suggest that the traditional concept of familiarisation attributed to anchoring can also have an opposite significance: it can transmit and guarantee the non‐familiar and so establish strangeness. Finally, we argue that social representations are more than a simple theory, just like the symbol is always more than what it symbolizes.  相似文献   
996.
探讨组织环境因素对员工创造性成绩的影响是工作激励研究领域中的新动向。本文综述了组织环境中关于创造性概念的认识、创造性研究的方法、创造性因素的研究、创造性环境因素特征的研究与创造性环境因素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结论认为创造性组织环境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构建更为有效的理论框架,对创造性环境因素的心理意义予以揭示与整合将成为该领域研究中具有突破性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997.
伴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跨文化广告交流给广告语境的判断和区别带来了更大的困难。与个体语境相比而言,一个时代、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在传播语境的影响和塑造上,对于广告活动的开展有着更为深刻的意义。因为广告总是针对一个社会文化群体而非个人发布信息,因而在广告研究中注意到文化的语境差别就显得十分重要。对广告语言环境的分析和研究,不但有助于更好地进行广告创作,更有利于实现广告信息的准确交流。  相似文献   
998.
明朝人突破以往主要由中国古代官方政府垄断记述日本的传统格局,纷纷私撰记述。其数量之多,所述范围之广,远远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由此反映出明朝人对日本认识、了解的内容从广度和深度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进入了中国古代认识、了解日本的一个新的时期。然而,由于中国古代华尊夷卑的理念以及明朝本国综合国力强大等因素的影响,明朝人对日本的了解、认识也还是存在不少的缺陷,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999.
自1972年Hymes 提出“交际能力”概念至今,交际语言能力理论经历了四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影响外语教学和测试领域的主要理论体系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者们锲而不舍地补充和完善交际语言能力概念,试图将其发展成为一个可操作的理论模型。20世纪90年代,Bachman 提出了一个包含语言能力、策略能力和心理生理机制的全新的交际语言能力模型;21世纪初至今,《欧洲语言共同参考框架》所包含的交际语言能力观在全球外语教育领域引起了广泛关注。但是,如何有效地测量交际语言能力仍是目前语言测试面临的一大挑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建议根据测试的语境来定义、实施测试的构念。  相似文献   
1000.
A large literature provides strong empirical support for the influence of parenting on child outcomes. The current study addresses enduring research questions testing the importance of early parenting behavior to children's adjustment. Specifically, we developed and tested a novel multi‐method observational measure of parental positive behavior support at age 2. Next, we tested whether early parental positive behavior support was related to child adjustment at school age, within a multi‐agent and multi‐method measurement approach and design. Observational and parent‐reported data from mother–child dyads (N = 731; 49 percent female) were collected from a high‐risk sample at age 2. Follow‐up data were collected via teacher report and child assessment at age 7.5. The results supported combining three different observational methods to assess positive behavior support at age 2 within a latent factor. Further, parents' observed positive behavior support at age 2 predicted multiple types of teacher‐reported and child‐assessed problem behavior and competencies at 7.5 years old. Results supported the validity and predictive capability of a multi‐method observational measure of parenting and the importance of a continued focus on the early years within preventive interven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