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90篇
  免费   159篇
  国内免费   46篇
管理学   127篇
民族学   44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72篇
丛书文集   297篇
理论方法论   194篇
综合类   2255篇
社会学   371篇
统计学   134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63篇
  2019年   65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79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201篇
  2013年   266篇
  2012年   244篇
  2011年   253篇
  2010年   223篇
  2009年   206篇
  2008年   229篇
  2007年   227篇
  2006年   192篇
  2005年   178篇
  2004年   139篇
  2003年   148篇
  2002年   101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11.
扩大上海文化消费包括文化消费规模的扩大和文化消费结构的优化两方面,这对上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内需、提高人口素质、社会稳定和增强城市软实力均具有重要意义。扩大上海文化消费,关键在于树立都市文化消费品牌,发展文化消费价值链或集聚带,提升文化内涵和形象;重点是抓好"三网融合",大力推进信息服务的基础设施和大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创新机制,培育原创文化,吸引文化人才,建立文化高地;推进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面临一些重大挑战,特别是本土企业加入、依赖跨国公司主导的产业链,在短期内得以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导致本土产业链出现了断裂和碎片化的问题,这对本土企业的创新和发展是不利的。文章研究在我国建立以本土企业为主体的协同创新机制的基本规律和特点,为提高本土企业的创新能力提供借鉴。研究的主要发现是,这是一个复杂和曲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的启动阶段和转折阶段,非经济因素或者至少是长期经济因素而不是短期经济因素具有独特的、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3.
在鲍德里亚看来,当代社会在经济现象形态方面表现为消费经济的活跃,需要进行符号经济学批判。当代消费经济具有独特的运行机制,是将各种商品都转化为符号体系的过程,这既是资本的进一步扩展、资本增值的实然逻辑,又是技术理性的渗透、媒介信息的传播,还是物体系的形成、拜物教的深化。消费经济及其奢侈文化从大都市扩散到世界各地,推动了当代商业的发展。当代消费经济令人与人之间关系冷漠,围绕人的不再是实际物品,而是众多意义,需要用结构主义符号学分析其运行机制,采用艺术性变革的方式消除消费异化。艺术能够建构具有救赎作用的乌托邦,不应只为了满足感官刺激,而要通向真理之路,唤醒人的创造潜能,改造消费社会的不合理机制。  相似文献   
114.
We develop a search model of marriage where men and women draw utility from private consumption and leisure, and from a non‐market good that is produced in the home using time resources. We condition individual decisions on wages, education, and an index of family attitudes. A match‐specific, stochastic bliss shock induces variation in matching given wages, education, and family values, and triggers renegotiation and divorce. Using BHPS (1991–2008) data, we take as given changes in wages, education, and family values by gender, and study their impact on marriage decisions and intrahousehold resource allocation. The model allows to evaluate how much of the observed gender differences in labor supply results from wages, education, and family attitudes. We find that family attitudes are a strong determinant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s in home production of men and women, whereas education complementarities induce assortative mating through preferences.  相似文献   
115.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interrelationship between patterns of im/mobility on the one hand and the reconstitution of social collective identities and the related emergence or settlement of conflicts on the other. The main arguments are (1) that the im/mobility of a social or cultural group has major impact on how identity narratives, a sense of belonging and relationships to ‘others’ are shaped, and vice versa, and (2) that these dynamics are closely interlinked with mechanisms of inclusion and exclusion between groups and power structures that involve a broad variety of actors. Mainly looking at patterns of internal mobility such as ‘traditional’ or strategic mobilities and mobilities enforced by crisis, conflict or governmental programmes and regimes, the contribution provides the conceptual background for a special issue that aims to go beyond currently predominant issues of transnational migration. Established or emerging dynamics of (non-)integration and belonging, caused by im/mobility, are analysed on a cultural and political level, which involves questions of representation, indigeneity/autochthony, political rights and access to land and other resources. Conflict situations in contexts of mobility involve changes in the social understanding and renegotiation, reconstruction or reproduction of group identities and narratives with reference to certain socio-political and historical patterns. The legitimation of rights and access to various forms of citizenship and mobility need to be understood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emerging or established mechanisms of inclusion and exclusion between groups, which trigger or settle conflicts and make social identities to be constantly renegotiated.  相似文献   
116.
消费是拉动内需,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不懈动力,然而现阶段我国居民消费对GDP增长的促进作用较弱,尤其是农村消费,但由于受收入、物价、市场发达程度等因素的制约,农村消费长期以来一直被压制.采用定量、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通过构造数量模型分析影响消费的主要因素及影响程度,在此基础上重点对影响农村消费增长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17.
"个人化"写作是20世纪90年代文学的一个关键词.它意味着以个人的姿态反抗集体意识形态的宏大叙事,为主体独立和人性自由赢得了一定的美学空间.同时,它专注于个体私人经验和欲望体验的表达,无可避免地堕入了文学自恋的泥潭,又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市场运作的消费规则.  相似文献   
118.
网络传播渠道和经营平台的特殊性影响了网民网络购物消费行为特征。从使用与满足理论出发,网民网络购物行为满足了价格低廉、轻松娱乐、方便快捷、人际交往、安全及追求时尚的需要。网络信息的高度聚合、良好的连通性与交互性、内容的个性生产等是网络购物消费行为的渠道动力。  相似文献   
119.
我国消费、投资、净出口与经济增长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消费、投资与出口通常并称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对经济增长产生重要作用。同时,经济增长也影响着它们的规模。针对这种情况,本文通过建立联立方程模型以及脉冲响应函数,对我国经济1978-2006年的历史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揭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它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0.
中国旅游消费统计与国际标准的差距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康蓉  吴越 《统计研究》2009,26(12):56-59
 联合国统计委员会、世界旅游组织、欧盟统计处和经合发展组织分别于2001年和2008年联合发布了两个版本的《旅游卫星账户:推荐方法框架》,用于指导各国建立旅游卫星账户、改进各国的旅游统计工作。旅游卫星账户现已成为旅游统计的国际标准。我国的旅游消费统计与国际标准存在差距,导致对旅游业的经济贡献评价不准。本文分析了我国旅游消费统计和国际标准之间的差距,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