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58篇
  免费   140篇
  国内免费   83篇
管理学   16篇
民族学   111篇
人口学   46篇
丛书文集   831篇
理论方法论   220篇
综合类   4455篇
社会学   95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4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255篇
  2013年   182篇
  2012年   301篇
  2011年   378篇
  2010年   310篇
  2009年   344篇
  2008年   349篇
  2007年   425篇
  2006年   418篇
  2005年   423篇
  2004年   466篇
  2003年   435篇
  2002年   494篇
  2001年   398篇
  2000年   149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7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论生态伦理及其内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人认为生态伦理就是人际伦理的移用,就是把社会道德规范、原则简单移用到环境事务中来。这样来理解生态伦理是肤浅的,忽略了其质的规定性。其实,生态伦理就是指人类在关于自然环境、生态环境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伦理关系及其调节原则,其内涵包括两个紧密联系的方面:首先,它表征的是一种客观的关系,即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其次,它是用以调整相应的关系的积极手段,即生态道德。  相似文献   
52.
《道德经》的心理调治方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经>中的修身养性思想,从心理调治的角度看,可归纳为返朴归真法、层层超越法、忘我静修法.返朴归真法是通过解除外界时自我本性的异化、恢复自我的真朴本性来调治行为主体的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层层超越法是运用<道德经>中的辩证法思想去超越万事万物,以一种"无执"的心境来调治行为主体的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忘我静修法是通过淡化、自我意识来调治行为主体的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  相似文献   
53.
西部大开发中的发展伦理,其核心应当是注重和强调发展的市场经济伦理,同时它要根据中国西部的实际吸收中西发展伦理的一般研究成果,并对西部传统伦理进行优化改造,从而达到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内在统一。  相似文献   
54.
本文概要介绍了东西方文化的特点,并阐述了东西方文化对服饰的色彩、外形、图案、结构、装饰等方面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55.
回顾了我国高等学校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发展历史,总结每一阶段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特点与不足;分析了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意义与当前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展望未来,提出今后的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发展应结合时代发展,围绕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德育目标构建课程内容,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优秀传统文化、时事政治、法律基础等课程。  相似文献   
56.
分析了哲学范畴和社会主义道德范畴的含义,界定了确定社会主义道德范畴的六条标准,以及中国社会主义道德范畴赖以产生的十个方面的社会现实。基于这一标准和现实,提出了"责任、自由、公正,和谐,诚信,平等,民主,荣耻,博爱、和平、修身、宽容、自主、创新、幸福"等十五个概念可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范畴。  相似文献   
57.
明末清初,风云激荡,然而,中西文化交流的潮流却未受到根本性的影响,并得以在此前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随着时间的推进,清代出现了励精图治的康熙、雍正、乾隆三帝,康乾盛世逐渐孕育。康乾盛世的一个重要成果及观察指标就是在北京海淀地区诞生了举世闻名的三山五园,即畅春园、圆明园、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颐和园)。这其中,中西文化交流既是康乾盛世的一个推动力,也是三山五园兴起的重要外因。考察以圆明园为核心的三山五园兴起的中西互动背景,既是清史研究和三山五园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有助于审视和把握中西文化交流过程中的利弊因素,并在此基础上,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相似文献   
58.
儒家为己之学是修身之学,自天子以至庶人,皆以修身为本,自省又是修身之本,故自省可谓是儒家为己之学的不二法门。先秦儒家自省意识奠定了儒家自省学说的基础,孔子及孔门“七十子”、孟子、荀子都有具体的自省思想,孔子的“内自省”“自讼”,孟子的“自反”“反求诸己”,荀子的“参省乎己”是儒家自省思想的经典表达,在省过、为学、进德等重要方面初步建立了儒家自省学说体系,成为汉唐儒学、宋明理学自省意识的思想源泉和理论依据。先秦儒家自省意识虽然朴素,尚不系统,但在整体上呈现出主体性、自觉性、乐感性、人文性的理论特征。先秦儒家自省意识是划分君子与小人的一道分水岭,是处理人己关系的重要法则,它开启了儒家自省传统,为推进当下的公民道德建设、唤醒当代自省意识提供了思想资源和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59.
殷周政权转换之际天命伦理化,天命观念发生了从"有命在天"到"天命靡常"的转变,"敬德"思想取代了"敬神"思想,"保民"思想在西周初年兴起。这一时期的思想变革展现出了中国古代政权自我确证是道德的思想路径,即天命是善的,生成道德的政权,道德的政权敬德保民,消灭不道德的政权。这有别于西方政治寻求政权被他者证明是道德的思想路径。  相似文献   
60.
随着社会的发展 ,缩略词语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重要性日益显现 ,本文在对当代英汉缩略词语进行分类总结后 ,比较了英汉缩略词语的异同 ,并就它们间的互译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