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989篇 |
免费 | 94篇 |
国内免费 | 35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5篇 |
民族学 | 35篇 |
人口学 | 17篇 |
丛书文集 | 376篇 |
理论方法论 | 167篇 |
综合类 | 2071篇 |
社会学 | 444篇 |
统计学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41篇 |
2022年 | 30篇 |
2021年 | 49篇 |
2020年 | 50篇 |
2019年 | 35篇 |
2018年 | 49篇 |
2017年 | 59篇 |
2016年 | 78篇 |
2015年 | 92篇 |
2014年 | 150篇 |
2013年 | 173篇 |
2012年 | 177篇 |
2011年 | 246篇 |
2010年 | 183篇 |
2009年 | 179篇 |
2008年 | 193篇 |
2007年 | 241篇 |
2006年 | 236篇 |
2005年 | 190篇 |
2004年 | 191篇 |
2003年 | 149篇 |
2002年 | 112篇 |
2001年 | 101篇 |
2000年 | 49篇 |
1999年 | 14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11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2篇 |
1989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梁永怀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1):35-38
刑事未成年被害人遭受不法侵害后,往往得不到有效的赔偿,其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维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许多国家对此都作出了努力,构建了多元化、系统化的救济模式。致力于建构和谐社会的中国,也应顺应这一潮流,根据我国法制现状,构建以被告人的赔偿为基础,国家补偿、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并行发展的多元化的被害人救济机制。 相似文献
72.
朱虎成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139-144
1970年代以来,源自马克思、涂尔干、曼海姆等人的科学社会学发展成为社会学中一个势头强劲的分支学科。在研究中国古代科学发展时借鉴这一知识,首先,需要对科学社会学进行反观;其次,需要把社会人类学方法与社会结构分析法各自的优点结合起来,扬弃其不适切中国历境之处。中国科技知识传播的变迁模式,为建立起导引科学社会学方法恰接中国科技历境变迁提供了一条动力分析的路径。 相似文献
73.
作为<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缔约国,中国依照公约规定修改和完善相关刑事立法是应履行的国际义务.针对中国刑法中有关贪污受贿罪的规定与公约的规定存在诸多差异,从犯罪构成的四个方面提出具体的修改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74.
黄维智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139-143
现代刑事诉讼制度面临有效打击犯罪和保障人权并重的司法难题。解决此难题的路径之一就是许可当事人间就证据问题、程序问题、乃至实体问题形成合意,合意在追究犯罪方面更符合刑事诉讼的目的,适应刑事政策的需要,使司法资源得到合理分配。合意已成为现代刑事诉讼制度的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75.
胡平仁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29-35
学科意义上的法社会学在中外走过了110余年的旅程,历经曲折而又异彩纷呈。它真实地记载了法律本位的变化,并日益呈现出历史主义与经验主义的双向视野融合。 相似文献
76.
在我国司法领域,由实务部门率先尝试刑事和解。它作为刑事案件的一种解决机制,在尊重被害人、赔偿被害人及其近亲属,促使加害人认罪悔罪、改过自新等方面显示出了一定的优势,同时,刑事和解对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对这一制度的构建不仅仅是司法实务界正在进行探索的问题,也引起了理论学界的广泛关注与探讨。当然,任何一种制度都具有两面性,刑事和解在显示出积极性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7.
刑法解释远非一种单纯探寻刑法文本含义的学究式思维游戏,而且刑法解释的依据不应当是刑法文本.刑法解释本身是一种利益衡量的活动.在这个利益衡量游戏中,无论是刑法有权解释还是刑法适用解释,刑事政策通过各种组织化的力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8.
姜敏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5):73-76
按照通说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本质特征,其地位和作用在刑法中是举足轻重的,但现在却已经受到诟病.在批判把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作为犯罪的本质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犯罪的本质特征应是应受刑罚惩罚性. 相似文献
79.
李爽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30-33
十九世纪末社会学传入中国以来,社会学理论对中国改良思想的发展和走向产生了重要影响。维新派思想家将社会进化论应用于政治改革理论中,试图以政治制度改革推动社会变革。而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留学欧美的社会学专业学者则将社会学的实证主义方法应用到中国社会基层,主张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以社会改革推动政治变革。这一改良方式的变化也影响到了整个中国思想文化界。关注基层、投入农村、投身民众教育成为当时的一种社会潮流。 相似文献
80.
焦艳鹏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43-50
刑事手段介入生态环境领域非常必要,在生态主义视域下对刑事法的发展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文章指出了生态刑事法与环境刑法的差异,并界定了生态刑事法律关系与生态刑事法律责任。在此基础上,笔者指出了生态刑事法学的三大理论难点问题,即因果关系问题、归责原则问题、犯罪形态问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