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96篇
  免费   486篇
  国内免费   137篇
管理学   96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465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71篇
丛书文集   1577篇
理论方法论   581篇
综合类   8841篇
社会学   775篇
统计学   11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70篇
  2021年   137篇
  2020年   154篇
  2019年   142篇
  2018年   167篇
  2017年   180篇
  2016年   209篇
  2015年   288篇
  2014年   773篇
  2013年   766篇
  2012年   874篇
  2011年   1004篇
  2010年   763篇
  2009年   765篇
  2008年   753篇
  2007年   915篇
  2006年   804篇
  2005年   787篇
  2004年   739篇
  2003年   643篇
  2002年   536篇
  2001年   454篇
  2000年   235篇
  1999年   70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K. Goda  H. P. Hong 《Risk analysis》2008,28(2):523-537
Seismic risk can be reduced by implementing newly developed seismic provisions in design codes. Furthermore, financial protection or enhanced utility and happiness for stakeholders could be gained through the purchase of earthquake insurance. If this is not so, there would be no market for such insurance. However, perceived benefit associated with insurance is not universally shared by stakeholders partly due to their diverse risk attitudes.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implied seismic design preference with insurance options for decisionmakers of bounded rationality whose preferences could be adequately represented by the cumulative prospect theory (CPT). The investigation is focused on assessing the sensitivity of the implied seismic design preference with insurance options to model parameters of the CPT and to fair and unfair insurance arrangements. Numerical results suggest that human cognitive limitation and risk perception can affect the implied seismic design preference by the CPT significantly. The mandatory purchase of fair insurance will lead the implied seismic design preference to the optimum design level that is dictated by the minimum expected lifecycle cost rule. Unfair insurance decreases the expected gain as well as its associated variability, which is preferred by risk-averse decisionmakers. The obtained results of the implied preference for the combination of the seismic design level and insurance option suggest that property owners,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nd municipalities can take advantage of affordable insurance to establish successful seismic risk management strategies.  相似文献   
32.
通过一个城市的历史,去透视整个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值得趋避的经验与教训,是城市学研究的根本目的.把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成都作为一个聚焦点,可以涉猎城市规模、城市生态系统、社会结构和社会文化,以及地理、历史、人才、经济、技术,城市管理机制、生态机制、监督机制和应变机制等诸多问题,这也都是当今世界性"城市化"浪潮中人们普遍关心的话题.  相似文献   
33.
运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广州市品牌女装消费者对价格促销的态度进行研究,有如下结论:不同品牌忠诚度的消费者对价格的重视度有显著的差异,价格促销对忠诚度越低的人越有影响;不同品牌忠诚度的消费者在不同的价格促销状态下的态度存在差异,偶尔的深度折扣对感知价格评价和对购买意向的影响方面皆较为积极;消费者在打折时的质量感知、购买意向、期望促销持续时间、感知知名度和感知价格的评价都较为积极;忠诚度较高的消费者有着更高的折扣区间;优惠券对刺激消费者购买意向的作用非常有限。  相似文献   
34.
根据电影叙事是否依据一个形式惯例传统,电影理论把电影分为类型电影和非类型电影。事实上,来自于既有惯例的类型经验影响着我们从日常生活到艺术欣赏很多行为中所具有的心理模式,我们的相关态度在很大程度上也以此建立。本文讨论的是在观看类型电影的时候观众的欣赏态度,并将这个态度分为"作为基础的惯例经验"、"欣赏时建构的心理时空"和"态度的娱乐指向"三个部分,从中可以看到三个部分的相互关系和观众欣赏类型电影的心理特征。  相似文献   
35.
《社会科学方法论》是马克斯·韦伯方法论著述的代表作,书中突出了韦伯方法论学说的主要概念。文章着力探究了韦伯方法论学说的思维元点和维度方法,并通过理解这些概念和思想所处的理论境域,分析和讨论了在此基础上其所涉及的一般性问题,揭示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对我们进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36.
本文从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实践出发,阐述了构建文化素质教育体系的指导思想,并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阐述了大学文化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37.
不同于上几代老移民作家,也有异于同时代的一些新移民作家,作为20世纪80年代的新移民作家代表,美籍华人查建英致力于描写北美华裔所面临的文化和性别冲突.她徘徊于中西文化之间,体会着"边缘化"的状态,其作品《到美国去!到美国去!》透视了"边缘人"的生存和心理状态,反映出人物在中/西矛盾对立中特殊的充满悖论式的生存困境,揭示了新移民难以逃遁的文化身份认同危机和异化等问题,以及在身份认同危机和异化中所追求的一种自我放逐的自由.  相似文献   
38.
对于大众传媒作为世界的丰富内涵的阐释,则是传媒批判理论始终如一的目标。具体来说,最初是对于大众传媒作为文化世界的发现;继而,是对于大众传媒作为权力世界的发现;然后,是对于大众传媒作为文本世界的发现;最后,是对于大众传媒作为游戏世界的发现,它意味着文化世界、权力世界、文本世界的消解,也意味着全新的传媒世界的即将莅临。  相似文献   
39.
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音乐,是民族文化传承载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多种音乐表现要素的音调,体现出有着共同语境和文化渊源关系人群的音乐语汇特征。弘扬民族多元文化,构建视唱练耳课的教学目标,最重要的是文化传承,它能够培养学生体认民族文化的音调感。在选材和教学观念上,应突破欧洲大小调式的局限,深入挖掘我国少数民族民间音乐中丰富多样的调式资源。透过大量生动的视唱实例,以及听辨、听记等练习,从丰富的素材中提炼不同民族原生态民间音乐最具典型意义的特征音调,培养学生对这些特性音调敏锐的感知力和深刻的记忆力。  相似文献   
40.
六朝时期,由于儒学传播及家族延续的需要,家训大量涌现,形成了我国古代家训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六朝家训具有和族睦宗、修身砺行、敦诫勉学、传教为官、处世之道等文化内涵。它既是先秦两汉家训的终结,又是隋唐家训的起点,具有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在今天,如果我们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六朝家训的很多内容对我们今天的教育依然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