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15篇
  免费   497篇
  国内免费   132篇
管理学   119篇
民族学   474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33篇
丛书文集   1610篇
理论方法论   636篇
综合类   9102篇
社会学   905篇
统计学   64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152篇
  2020年   169篇
  2019年   152篇
  2018年   169篇
  2017年   201篇
  2016年   220篇
  2015年   307篇
  2014年   805篇
  2013年   869篇
  2012年   916篇
  2011年   1040篇
  2010年   791篇
  2009年   788篇
  2008年   766篇
  2007年   962篇
  2006年   851篇
  2005年   793篇
  2004年   761篇
  2003年   673篇
  2002年   548篇
  2001年   491篇
  2000年   242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211.
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在这方面的积极影响既有直接的一面,又有间接的一面。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积极作用,是提高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12.
系统阐明了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评价体系的目的与意义,认为应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科学决策,以提高管理工作效率,促进理论研究。在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综合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步骤、方法,明确表述了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综合评价体系的整体思路与框架。  相似文献   
213.
分层教学模式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之一。从个别差异和因材施教理论入手,阐述了分层教学模式在小学英语课堂当中的可实践性,并以合作小组的运用、评价分层作为其中的催化,对分层教学模式的运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14.
连云港素以“淮海东来第一郡”的盛名享誉国内外,其独特的自然山海景观和悠久的历史人文景观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打造文化强市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底蕴。从如何发展连云港市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和存在问题分析,提出加快发展连云港市文化产业的战略取向和对策建议,加快文化生产力转化成文化竞争力的速度,将文化产业打造成为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215.
情感与欲望之间——论"花儿"情歌的基本文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儿”情歌的内容,始终游走于情感与欲望之间。本文以此为出发点,简要分析和阐述“花儿”情歌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216.
本文通过对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的一个典型水族村寨——恒丰乡塘党寨——的田野调查,描述了水族习惯法的表现形式、维护机制及其变迁。文章认为,水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权力的深入、长期的“送法下乡”活动以及宗教信仰等文化背景的深刻变化,是水族习惯法发生变迁的主要原因。研究这些变迁及其原因,对于理解和认识少数民族地区乃至整个农村的法治建设,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217.
在西部开发过程中 ,要保护民族文物 ,离不开民族文物干部。举办民族文物培训班 ,是培养民族文物干部的捷径。  相似文献   
218.
我国 2 2个人口在 10万以下的少数民族主要生活在西部地区。近年来 ,他们在对待文化艺术遗产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 :歌手们更加关注自己民族的歌曲 ;地方政府在城镇和旅游建设中强调突出民族特色 ;农牧民组织民族服装模特队等。在此把这种发展变化称为“新开发”现象。  相似文献   
219.
通过对藏族大学生在识记不同语言材料时表现出不同效果的分析,从信息加工的角度阐述了母语是识记的基础,是识记表象建立的关键,母语所反映的认知取向决定了识记的侧重点。  相似文献   
220.
青海省河南蒙古族与藏族交错而居,两个民族长期相互接触,由于族体规模上的差异和自然条件的原因,在文化传播中主要表现为蒙古族对藏族文化的采借和适应,以致从外部特征似难将当地蒙古族从藏族中分辨出来。但细加考察,蒙古族的客观认同和主观心理归属感仍然清晰可见。在融洽的民族关系中,蒙藏之间仍然保持着融而未合、和而未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