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374篇 |
免费 | 414篇 |
国内免费 | 137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62篇 |
劳动科学 | 1篇 |
民族学 | 491篇 |
人才学 | 1篇 |
人口学 | 54篇 |
丛书文集 | 1656篇 |
理论方法论 | 601篇 |
综合类 | 9304篇 |
社会学 | 745篇 |
统计学 | 1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5篇 |
2023年 | 57篇 |
2022年 | 75篇 |
2021年 | 138篇 |
2020年 | 158篇 |
2019年 | 143篇 |
2018年 | 159篇 |
2017年 | 172篇 |
2016年 | 200篇 |
2015年 | 294篇 |
2014年 | 780篇 |
2013年 | 763篇 |
2012年 | 892篇 |
2011年 | 1029篇 |
2010年 | 780篇 |
2009年 | 794篇 |
2008年 | 792篇 |
2007年 | 964篇 |
2006年 | 868篇 |
2005年 | 824篇 |
2004年 | 816篇 |
2003年 | 689篇 |
2002年 | 581篇 |
2001年 | 498篇 |
2000年 | 244篇 |
1999年 | 69篇 |
1998年 | 29篇 |
1997年 | 26篇 |
1996年 | 19篇 |
1995年 | 18篇 |
1994年 | 11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河湟"地区是中国西北多元民族文化共生的典型区域。"以水为据"梳理该地区少数民族聚落的分布特征,为该地区民族地理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河湟地区多元文化反映了西北民族文化分布格局,少数民族人口的时空变迁,少数民族文化与自然环境间的调试关系等,对于研究民族文化地理空间具有重要价值。河湟地区是整个西北民族走廊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整个汉藏边界民族文化研究具有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52.
针对中国现代物流发展面临的矛盾,从分析现代物流业演进的机理入手,指出现有理论主要以业态来把握现代物流业的局限性,以及由此导致实践上的偏差,重新定义了现代物流的概念,把现代物流发展理念、发展动力、发展方式及其本质融入到概念之中.进而论述了现代物流的本质特征、载体特征、方式特征,指出了现代物流业态的不确定性,强调必须充分认识现代物流演进的动力机制、演进规律及其与相关产业之间的联系.在以上理论基础上,通过分析发达国家现代物流发展进程,提出了中国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53.
薛实军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5(4):66-70
改革开放30年,新中国的教育变革留下了辉煌的成绩,也留下了宝贵的经验\.从政治育人到知识育人,再到文化育人,新中国的教育变革历程波澜壮阔.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笔者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总结新中国教育变革经验,从文化育人方向对新时代教育改革方向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在知识经济与信息爆炸的历史条件下,在个体的基本民主权利得到充分尊重的社会形势下,只有文化育人,才能引领新时代的教育发展,担负起科教兴国的伟大使命. 相似文献
54.
文化生态包括有形的文化资产和无形的文化资源,是文化遗产赖以生长和传承的丰厚土壤。文化生态的建设应坚持多元化原则、共生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和以人为本原则。河套文化生态建设的核心是唤醒人们的文化生态意识,尊重文化生态,保护开发好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55.
西欧国家文化遗产管理制度的改革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徐嵩龄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0(2):87-100
文章详尽评述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欧国家文化遗产管理制度的改革,包括改革背景,改革的核心思想和社会基础,改革的私化模式,国家案例,对改革的评价;讨论了这些改革对中国的启示,以及中国文化遗产管理制度改革的特殊需求。 相似文献
56.
黄金灿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7,(6):80-85
“修韵官”一词可用于指涉在官修韵书纂修过程中做出贡献的所有官员。他们的工作涉及到韵书修撰的各个方面。宋代“修韵官”作为一个岗位,具有因事设岗的显著特征;它是一种“兼职”,一般由担任其他官职的人员兼任,并不属于正式的官制系统。宋代“修韵官”作为一个“团队”,体现了严密协作的团队精神。研究宋代“修韵官”,既有助于满足今人对宋代官修韵书纂修者进行系统了解的诉求,也有助于借此管窥宋代文化范式的丰富性与独特价值。 相似文献
57.
在“文字游戏”停止的地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郜元宝认为,今天仍然弥漫着鲁迅与之搏斗的各种文字游戏;只有在文字游戏停止的地方,我们才可能与鲁迅真实相遇,才会发现,原来他是怎样的无法绕过。孙郁认为,浙东文化对鲁迅早期思想和精神底色有多方面的辐射,而鲁迅的现代眼光则颠覆了这一传统并赋予浙东文化另一种隐含。刘绪源认为,《两地书》是仅次于《野草》的、最能反映本真的鲁迅的书,那种把对虚无与黑暗的反抗作为生命本体的实践,和察见渊鱼者不祥的自省,是理解鲁迅的一把重要钥匙。袁盛勇认为,鲁迅思想及其话语实践中的正面和负面因素是难以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应采取一种辩证的态度,回到一个复杂而完整的鲁迅那里。张钊贻则认为,鲁迅早期反民主言论有其历史原因,并非反对民主的理念,他对目前的民主制度能否真正实现确有怀疑,根源在于两种现代性的矛盾理念。 相似文献
58.
创立于印度的佛教传入中土后,在同中国固有的传统思想文化的相互冲突与相互交融中,逐渐发展成为中国的民族宗教。中国佛教有许多不同于印度佛教的特点,入世化、人生化成为其最重要的特色之一,这在禅宗中表现得最为充分和典型。禅宗的根本经典《坛经》的人间佛教思想既继承了佛陀创教的本怀,又结合中国传统固有的思想文化,在满足中土社会大众需要的过程中,发扬光大了入世救度众生的大乘佛教精神,其所提倡的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是印度佛教的出世精神在中国社会文化中的特殊体现。《坛经》的心性本体论同时也是人性论,其透过心性论所表达的对无相、无念、无住的人的清净本性亦即人生实践主体的肯定,为人生展现了全新的生命意义。《坛经》的人间佛教思想奠基了中国禅宗人间佛教的基本特色,也为近现代以来的人间佛教运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和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59.
南海一号:中国海底文化遗产一种现实的保护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锦辉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3):21-23
原地保护是保护海底文化遗产的最好办法,但由于文物保护部门执法资源有限,目前不可能对我国现存的诸多海底文化遗产实施就地保护。作为一种无奈的选择,抢救性发掘集中保护是一种现实的选择。“南海一号”的保护方法实现了文物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是一种现实可行的保护模式。地方性法律可以先行探索确认这一保护模式。 相似文献
60.
李萌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22(2):50-51
本文将《人间词话》中的批评术语分为传统的批评术语、外来的批评术语和王国维自己创造的批评术语三类。通过对这三类批评术语进行系统的分析和概括 ,揭示出这些批评术语虽然表面上看来是传统的 ,但是却融进了一些西方的文学、美学观念 ,因此已经不同于传统的文学批评 ,体现出由古代向现代转换的色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