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15篇
理论方法论   9篇
综合类   48篇
社会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薛家将故事是我国传统小说戏曲中四大家将故事之一.与杨家将故事一样,它经历了一个从史实到文学的演化过程.通过探讨元明时期的小说、戏曲、曲艺中薛家将故事的演化,发现不同阶级,不同阶层以自已的观念对其进行改编和再创作,为清代薛家将故事的大繁荣做了准备与铺垫.  相似文献   
32.
Bullying intervention research points to the important role of children standing up for victims (defending behavior). This study provides an initial look at how certain parenting practices may be generally related to the socialization of defending behavior among children. Defenders typically enjoy significant social status, allowing them the social capital to intervene. With this in mind, we also assess how parenting and children's social preference scores might uniquely or interactively predict defending behavior. This cross‐sectional study employs a sample of 219 (101 boys) fourth‐grade children living in the Western United States. Both mothers and fathers self‐reported their authoritative, authoritarian, and psychologically controlling parenting practices. A peer sociometric assessment provided each child's social preference score. Peer nominations provided each child's reputation for defending behaviors. Multiple regression results showed that a few of the parenting dimensions significantly predicted girls’ defending behavior above and beyond peer social preference. In contrast, the defending behavior scores of boys were unrelated to parenting. Finally, we used interaction analyses to probe whether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defending and parenting meaningfully varies according to children's levels of social preference. We did not find evidence to support this. We discuss the ramifications of these findings for future research.  相似文献   
33.
阐述了篮球意识中“个人防守意识”的内容、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结合篮球运动的发展规律、趋势及个人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在篮球教学训练中,从防对手摆脱接球、防对手投篮、防无球队员等8个方面,培养篮球运动员“个人防守意识”的方法.  相似文献   
34.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affective and cognitive empathy, social preference and perceived popularity, and involvement in bullying situations by bullying others or defending the victimized children. The participants were 266 primary and 195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Affective and cognitive empathy, as well as the status variables, had some significant main effects on involvement in bullying. In addition, several interaction effects emerged. For instance, the positive association between affective empathy and defending behavior was stronger among boys who had a high status (i.e., were highly preferred) in the group. The results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studying child-by-environment models, which take into account both child characteristics and interpersonal variables in predicting social adjustment.  相似文献   
35.
李林甫专权与盛唐转衰关系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社洪 《文史哲》2004,(6):67-73
李林甫上台、专权和引用蕃将,都是开元天宝之际特定形势的产物。安史之乱的形成是渐变的,唐朝由盛转衰的原因也是逐渐累积的,当盛衰转变的趋势已成时,包括李林甫在内的任何个人的作用都是有限的。因此,唐玄宗相李林甫则治乱已分的传统说法,实有重新考察之必要。  相似文献   
36.
马大正 《学术探索》2006,1(2):100-108
两千多年的新疆历史发展,展现出了若干特点和规律,值得人们总结和借鉴。从政治上看,自西汉在新疆设置西域都护府以来,新疆一直被纳入中央王朝的管辖治理之下,尽管各王朝对西域地区的治理方式各有不同,但总的趋势是中央王朝对新疆的管理不断深化。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地区设立行省,新疆由此完成了和我国其他地区融为一体的进程。从民族分布和民族关系上来说,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这种多民族聚居的格局是历史上众多民族长期融合、发展的结果,在新疆多民族聚居格局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各民族之间的和好交往是新疆民族关系的主流,与此同时,各民族之间也存在着战争和冲突,这是阶级社会各民族交往的一种特殊形式;近代以来,在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中,新疆各族人民的国家观念进一步升华,作为中华民族一分子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从宗教上来说,新疆有史以来即是一个多种宗教并存的地区,伊斯兰教从来都不是新疆地区唯一的宗教,伊斯兰教在新疆地区的传播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历史经验表明,宗教与世俗权力分离是保持新疆稳定的基础。从文化上讲,新疆文化是由众多具有不同特点的民族文化构成的,不同民族文化的和谐共存与相互认同,既是新疆文化整体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各民族政治认同的前提和基础。从屯垦戍边政策的历史定位来看,屯垦戍边是历代王朝治理新疆政策的重要内容,屯垦戍边既有利于保障边疆的巩固和稳定,也有利于促进新疆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7.
生态危机的发生特别是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的加剧和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需要反思和重新界定人与自然的关系,需要人类担负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双重责任。这种责任从生态伦理和生态哲学的角度究竟如何界定、界定为什么,尚属仁者见仁、智者见者的问题。笔者通过对"看护自然""人是自然界的看护者"观念的探讨,主张以"智爱自然"替代"看护自然"的观念。"智爱自然"的历史逻辑始于人类的诞生、伴随人类社会发展的始终;其基本内涵基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结合生态文明取代工业文明的时代趋势,可以阐发为:以"智"为前提,以"爱"为核心,坚持生态整体思维。它强调尊重自然、遵循自然、保护自然的科学性、实践性和道德性,倡导人是自然界的智爱者。  相似文献   
38.
种世衡及其子孙在北宋形成了将门世家.祖孙三代的事迹伴随着北宋王朝始终.他们修城筑砦,招徕蕃部,在抵御西夏和辽金的进攻中往往能审时度势,出奇制胜,但由于北宋“崇文抑武”政策的制约,使武将总体上难以在战场中有效地发挥自己的军事战略才能.  相似文献   
39.
侯馥中 《唐都学刊》2007,23(1):80-87
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发展到后期,经历了元末的动荡,由农民出身的朱元璋完成了大一统。作为一位封建政治家,他勤政爱民,不辞辛劳,为明王朝的稳定和长治久安耗费了毕生的心血。他重视法制,执行认真,冀图通过国家法律的框架严肃吏治和约束功臣。然而,事与愿违,官吏贪赃枉法,功臣更是骄纵不法,严重威胁着明王朝的统治。严峻的形势使朱元璋的“忧危”情绪日甚一日,更激起其猜忌多疑的心理。于是,在洪武中后期,朱元璋对官吏和功臣法外加刑,进行了大规模的诛戮,确实对吏治有所匡救。但是,他狂暴杀戮,也为明王朝带来了无可挽回的损失。就其整顿吏治和屠杀功臣的全过程而言,这二者之间又存在着深层次的联系。  相似文献   
40.
淮建利 《文史哲》2006,(6):111-118
厢军是宋朝的常备军,除具“役作、工徒、营缮”等职能外,还具有明确的对内镇压和对外防御的军事职能。其主要表现在驻守各地的厢军作为一种现实的军事力量,与禁军一起发挥了防御和戍守的重要作用;厢军的军事职能在宋朝军事制度上也有较充分的体现,在北宋中期以前厢军实行了更戍制度,有效补充了各地禁军力量的不足;厢军还是北宋巡检系统中的军事力量的组成部分,充分发挥了维护地方治安的作用;由于厢军军事职能的存在,必然会参与对外防御和对内镇压的军事行动,而且在对外防御的战斗中不乏骄人的战绩。厢军作为统治阶级的工具,其军事职能能否得到有效的发挥,不仅取决于统治阶级的意志,而且同政治状况、官员素质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