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213篇
  免费   3301篇
  国内免费   981篇
管理学   1684篇
劳动科学   31篇
民族学   1514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1313篇
丛书文集   13238篇
理论方法论   4276篇
综合类   71456篇
社会学   3327篇
统计学   3651篇
  2025年   13篇
  2024年   530篇
  2023年   661篇
  2022年   813篇
  2021年   826篇
  2020年   1038篇
  2019年   969篇
  2018年   1000篇
  2017年   1243篇
  2016年   1298篇
  2015年   1747篇
  2014年   4443篇
  2013年   5310篇
  2012年   5689篇
  2011年   6747篇
  2010年   5484篇
  2009年   5675篇
  2008年   6014篇
  2007年   7555篇
  2006年   7690篇
  2005年   7101篇
  2004年   6724篇
  2003年   6521篇
  2002年   5371篇
  2001年   4436篇
  2000年   2604篇
  1999年   733篇
  1998年   363篇
  1997年   287篇
  1996年   260篇
  1995年   216篇
  1994年   161篇
  1993年   137篇
  1992年   107篇
  1991年   87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51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80篇
  1984年   79篇
  1983年   59篇
  1982年   47篇
  1981年   47篇
  1980年   44篇
  1979年   38篇
  1978年   41篇
  1977年   14篇
  197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在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系进行古汉语词义教学,必须注意词义发展、演变的历时性的特点和词义的系统性,注重词义义素的分析;古今词义的差异,有其演变的规律,不可割断历史,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给学生一个完整、系统的古汉语基础知识,培养学生比较、分析、归纳、运用古汉语词义的能力。  相似文献   
42.
论中华民族的多元民族文化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文化观是人们对一个民族包括自身民族与他民族文化的观念、态度和价值取向。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观产生于多元的文化起源,形成于多民族长期的接触与交往。它既有多元的特征,也有一体的特征。在历史上,这种文化态度对中国各民族团结、国家和平统一以及社会发展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在世界格局与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当今社会,多元民族文化观依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3.
西部开发、劳动力流动与少数民族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推动西部大发展 ,我国政府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各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地区劳动力流动更为频繁。处在这一背景下的西部各民族特别是少数民族面临着严峻的就业挑战。本文分析了西部劳动力的结构、就业特点 ,希望能通过具体的教育措施提高少数民族劳动力的竞争能力 ,为保持西部地区繁荣、稳定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44.
西部人口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要求有良好的人口环境。人口是西部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在西部发展中 ,制定积极的人口政策 ,控制人口、提高人口素质 ,为西部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相似文献   
45.
46.
泰傣民族起源研究是学术界的热点。本文梳理了泰傣民族起源研究从"南迁说"到"土著说",再到"西迁说"的演变过程,并就相关问题作了评论。  相似文献   
47.
王庆  赵晴 《西藏研究》2007,(2):103-106
川西藏区地处四川省西部,其特殊的历史地理环境使得这一区域成为藏、汉、羌、彝等民族的聚居地,成为多元文化相互影响、相互碰撞的交汇之地。生活在这里的个体,特别是承担着振兴民族教育事业的各位藏族中小学校长们,在面对相对艰苦的自然环境、相对贫乏的教育资源、特别是面对多种文化交互影响的过程中,在个体心理控制源上表现出怎样的特征呢?作者采用罗特(Rotter.J.B)编制的《内在—外在心理控制源量表》对126名来自四川省甘孜、阿坝和凉山地区的藏族中小学校长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1、该地区藏族中小学校长的心理控制源在总体上倾向于内控性;2、其内控性在性别、年龄、学校所在地这三个因素上差异不显著;3、被测试的藏族中小学校长们普遍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48.
雷晓静 《回族研究》2007,2(3):70-76
当代科学的数字化趋势给古籍整理研究带来挑战和机遇,汉古籍文献数字化成果给我们很多启示。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回族古籍整理与研究将如何面对数字化,数字化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难题,是每个回族古籍整理研究者思考和关心的问题。本文提出并尝试着探讨这些问题,以期引起同行对回族古籍文献数字化的重视和探索。  相似文献   
49.
清代广西三界庙地理分布与三界神信仰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界庙在清代广西各府中都有分布,主要集中分布在南宁、浔州、郁林、平乐、梧州等五府(州),呈现出一种沿着西江流域自东向西递减的分布规律,在郁江两岸分布最为密集。清代广西已经初步形成了三界神祭祀圈,而这种祭祀圈的出现与三界神的现实功利色彩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50.
清代满族人的汉语北京方言表达能力升至高水准,满族作家在文学创作中运用的"京腔"艺术性语言,也跟进于本民族的语言拓展,标示出高水准。清初满族刚刚登上汉语文坛不久,他们的诗人即一反中原文学引经据典、高深莫测之传统,蹊径独辟,是以天然、浑朴、俗畅、晓白著称;在中国文学的发展中,最能代表满人文学成就者,非满族小说莫属,其一以贯之的长处,也首推语言,曹雪芹《红楼梦》、文康《儿女英雄传》,以及清末大量涌现的满人京语白话小说,还有子弟书、八角鼓等俗文艺,无不引领中国近代早期白话创作风骚,开启现代"京味儿"文学先河之功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