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81篇 |
免费 | 341篇 |
国内免费 | 16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4篇 |
民族学 | 979篇 |
人口学 | 35篇 |
丛书文集 | 299篇 |
理论方法论 | 82篇 |
综合类 | 1855篇 |
社会学 | 282篇 |
统计学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43篇 |
2022年 | 81篇 |
2021年 | 69篇 |
2020年 | 94篇 |
2019年 | 77篇 |
2018年 | 71篇 |
2017年 | 89篇 |
2016年 | 67篇 |
2015年 | 87篇 |
2014年 | 142篇 |
2013年 | 208篇 |
2012年 | 238篇 |
2011年 | 293篇 |
2010年 | 212篇 |
2009年 | 174篇 |
2008年 | 198篇 |
2007年 | 269篇 |
2006年 | 252篇 |
2005年 | 181篇 |
2004年 | 195篇 |
2003年 | 143篇 |
2002年 | 125篇 |
2001年 | 166篇 |
2000年 | 34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5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91.
周竞红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9,(6):56-60
当代中国民族关系的发展有着丰富的历史遗产,这些遗产成为各民族之间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的建构资源。一方面我们需要认识有利于民族关系良性发展的历史遗产,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清理和辨析对民族关系发展存在负面影响的遗产,清醒地认识民族关系发展的状态。各民族人民应以更密切的团结应对敌对势力的挑战,消除历史上残存的不利于民族团结大局的负面因素,进而走向各民族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92.
王瑜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9,(3):77-81
“中华多民族文学史观”的研讨者对此史观的探讨多集中在民族学和少数民族文学的范围内,没能从史学和文学史应承担的人文精神传递等层面加以审视,使此史观研讨走入了一个“误区”。事实上诸多有关民族问题的论述,在民族学的研究领域中并不能得到认同,因而“弱化”了此史观研讨的理论基础和深度。民族文学研究者的研究亟需走出自身的“圈子”,参与到中国文学研究的言说中。 相似文献
93.
论西部民族地区环境资源型产业扶贫模式的创建——以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贡保草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0,(3):109-116
产业扶贫是新阶段扶贫开发"一主两翼"的主要内容,是西部民族地区贫困山区农民增收脱贫的重要途径。分析研究甘南藏族自治州发展资源环境产业的优势和相对成熟的模式,探讨西部民族地区环境资源产业的发展战略,对创建西部民族地区环境资源型产业扶贫模式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4.
略论东南亚华族的族群认同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庄国土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63-71
二战以后 ,东南亚华人的国家认同 ,逐渐从认同中国转为认同于当地 ;其族群认同也从认同于中华民族转为认同于华人族群。各国华人的族群规模、经济实力、凝聚力 ,以及当地国政府的华人政策的不同 ,其华人族群认同的发展过程和走势也各不相同。但总体趋势是融合于当地社会 ,或作为族群之一构成当地国家民族的组成部分 ,或是同化于当地主体族群。他们作为东南亚人 ,在今后很长时间中仍将保持强弱不等的华人族群认同的意识。 相似文献
95.
王燕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6(2):61-63
在美国,随着近年来"亚裔研究"、"中国研究"等学科的发展,美国华裔的文学和文化成为研究热点。而身份问题更是族裔研究的重点。身份不仅是一个学术研究课题,也是少数族裔非常关心的现实问题。身份表示一个人的归属,因此身份也是美国华裔文学的重要主题之一。以美国当代华裔女作家谭恩美小说《喜福会》为例,探讨美国华裔的身份变化,揭示身份中文化、族裔和社会因素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96.
朱卫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58-61
王通的儒家民族思想与其儒家大一统王道政治观相辅相成,既是对魏晋南北朝以来民族冲突与融合的反思,也是对建立新的、统一的多民族王朝的理论建构。王通强调以政治认同作为国家统一和民族统一的基础,提倡仁德面前各民族平等,主张民族文化交流与互补,不仅丰富和发展了传统儒家民族观,并为唐代大规模的民族融合开启了理论先河。 相似文献
97.
刘琼 《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85-89
在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背景之下,旅游地的农村社区无论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是社会观念上,都发生了各种变迁。随着旅游开发的纵深发展,这种变迁将会是全方位的、更为深远的转变。村民在旅游开发与发展中被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仅仅是外界的力量在推动旅游地的社会发展。调动旅游地广大民众的积极性和提高民众的参与度,是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可持续的、有效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98.
刘东英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12(4):54-59
笔者重点探讨了维吾尔族节日文化中蕴含的生态伦理思想。维吾尔族节日文化蕴涵着崇尚自然、亲和自然、仁爱万物、合理索取、注重清洁和美化环境、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伦理思想。这些思想对丰富民族生态伦理文化宝库和建设新疆生态文明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9.
杜社会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2(4):126-130
以少数民族优惠政策为视角,人权国际保护与宪法互动体现在:两者价值理念等具有契合性,为少数民族优惠政策实施提供了互动基础;"民族"是否入宪,对实施少数优惠政策有着决定性影响,采取"公民化"宪法国家不会专门立法保护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优惠政策体现为"平等权"保护,"民族"入宪的国家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对少数民族权利做全方位规定,优惠政策普遍采用;另一种只规定文化权,而不实施优惠政策。少数民族优惠政策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容易在国际法优位和多民族国家实施。 相似文献
100.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硕士研究生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力量,而信息技术是其能力充分发挥的有力保障。首先总结了先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不足,并针对这些不足和教学对象的特点提出"以应用为导向,以需求为依据"的课程改革理念;然后在充分调研学生的信息技术基础和需求的基础上,结合高等教育的教学要求对信息技术课程体系设置、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进行创新性的改革,提出以案例为主的任务驱动和学生分组管理的教学模式,通过对两届学生的试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