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48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21篇
管理学   73篇
民族学   25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91篇
丛书文集   229篇
理论方法论   159篇
综合类   1492篇
社会学   566篇
统计学   28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66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52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330篇
  2012年   141篇
  2011年   140篇
  2010年   122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181篇
  2006年   141篇
  2005年   144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125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滑稽模仿在我国的法律地位尚不明确.滑稽模仿能否被认定为合理使用存在理论上的争议.建议将一定的滑稽模仿纳入合理使用的范畴,在具体认定时,综合考虑四个要素:使用的目的和性质、原作的性质,使用的数量、对原作价值和市场的影响.同时应进一步完善关于保护作品完整权的规定.  相似文献   
12.
白族木雕历史源远流长,应用广泛,有着宏大的形式内容和重要的文化及艺术价值。本文针对白族木雕现存问题,就如何保护白族木雕,特别是对白族木雕在今天都市化的过程中,如何更好地开发和利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道德需要与制度公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道德需要是道德行为的原动力,在道德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而道德需要作为个体社会属性的一种应然存在,要转化为一种现实的道德力量,需要有良好的外部社会机制即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的保障。因此,要激发和提升个体的道德需要就必须加强制度建设,有效地发挥制度在个体道德需要方面的激励和导向功能。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宫调使用规律与其相互关系———宫调用途———曲牌间的相互关系为阐述思路 ,对元杂剧宫调、曲牌运用情况进行量化研究。首先阐述元杂剧中宫调的使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 ;其次 ,结合前人与今人对宫调用途的观点 ,试探讨元杂剧中宫调的用途 ;最后 ,通过了解曲牌的复现率来探讨曲牌间的相互关系 ,并尝试提出与传统的“套”相区别的“组合”概念  相似文献   
15.
16.
福建省耕地流向及其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利用数量的净变化是土地双向变化的结果。在单一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模型基础上利用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辅助方法:列表清单法和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双向模型,对福建省及各设区市耕地流向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福建省耕地的减少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提出福建省耕地保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多元化计量模式的现实思考——历史成本与公允价值择优并存@谢桂芬$宁波高等专科学校经管系!浙江宁波315010~~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说明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的基础上 ,分析了数字图书馆建设中所面临的信息资源数字化与复制权、信息资源传播与传输权、数据库的版权、网上资源下载、链接权等有关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 ,提出必须维护著作人权益 ,合理使用数字资源。  相似文献   
19.
社会信息化是当代社会的一种大趋势 ,它正推动着公共行政现代化的进程。档案馆自动化和计算机设计技术的普及对电子文件的收集、鉴定、保管、开发利用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冲击 ,我们必须在基于传统的档案管理方法 ,以变通和发展的观点来适应新形势下的档案工作 ,更加有效的管理电子文件。  相似文献   
20.
Mothers' time‐use patterns were compared in families in which infants spent more than 30 hours per week in child care (In‐Care group; n= 143) versus 0 hours per week (At‐Home group; n= 183) from birth to 6 months of age. In‐Care group mothers spent about 12 fewer hours per week interacting with their infants, for about 32% less time; fathers of these infants were more involved in caregiving. The groups did not differ in the quality of mother‐infant interaction. In the In‐Care group, quantity of interaction was related to greater separation anxiety and concerns about effects of maternal employment. Time‐use data were not related to child outcomes at 15 months of ag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effect of extensive time spent apart on the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mother‐infant interaction may be smaller than anticipa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