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1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2篇
管理学   16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113篇
理论方法论   36篇
综合类   688篇
社会学   42篇
统计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64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43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81篇
  2005年   67篇
  2004年   44篇
  2003年   55篇
  2002年   45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01.
进入新世纪,中国周边地缘环境呈现新的变化和特点,政治格局趋向多极,安全形势相对稳定,合作发展意识增强,军备发展上升。据此,中国从政治、经济、安全方面制定相应的睦邻外交战略措施,与邻为善、以邻为伴,营造睦邻友好环境,为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902.
王安石从孟子思想非常切合北宋时代建设儒学心性之学与富国强民的需要出发,对孟子之学采取了完全尊信的态度。而苏轼从对儒释道一视同仁的借鉴吸收和反对王安石变法的态度出发,反对孟子的性善论和权变思想,因而与王安石的孟学思想形成了强烈对比。王安石的孟学思想极大地促进了儒学的振兴和孟子升格运动的发展,而苏轼孟学思想中的辨孟部分也从反面对孟子升格运动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903.
《乌夜啼》本事与乌象征意义的变迁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考察《乌夜啼》一曲的本事以及六朝至唐代奉乌祈福的风俗入手,参阅唐代相关文献,证明在唐代及唐代以前,乌鸦一直代表着祥瑞,象征着团圆与吉祥,乌啼则是离人归来和亲人团聚的吉兆。宋代以后,乌啼报喜之说和奉乌祈福的习俗均已发生变化,乌鸦象征意义经历了由吉到凶的转变过程。  相似文献   
904.
善与恶的辩证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黑格尔对人性善恶的分析包含着合理的辩证法思想。善和恶是事物本身包含的矛盾 ,是矛盾发展借以表现的形式。事物之所以具有能动性 ,能够自我发展 ,就在于它本身包含着矛盾的否定性。黑格尔所说“人本性恶”论的意义在于 :它说出了善与恶的辩证关系 ,说出了发展的动力和杠杆 ,说出了不应存在的东西 ,说出了行为责任的根据。抽象地肯定人性善或人性恶 ,都是肤浅的识见。正确理解黑格尔的善恶观 ,才能理解恩格斯在解释黑格尔的思想时所说“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借以表现的形式”命题的意义  相似文献   
905.
麦琪——乔治·艾略特人本宗教的实践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雏多利亚时期的女作家乔治·艾略特的长篇小说《弗洛斯河上的磨房》体现了作者的人本宗教思想。人本宗教思想认为人生是悲剧性的,人需要一种归属感,并需要建立一种新的人本的秩序,也就是道德的秩序。人本宗教提倡同情心、利他主义和自我牺牲,并通过它们实现人生和人类的至善。小说的女主人公麦琪是作者这一思想的实践者,她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渐摒弃了利己主义,接纳了利他主义,形成并发展了同情心和自我牺牲,并通过它们实现了人生的至善,同时也促进了人性的升华,而对自己过去的眷恋和忠诚及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她坚持追求至善的动力。  相似文献   
906.
审计诚信是两权分离的公司制企业有效运转的前提,但是,审计作假有其必然性。如果不能有效地对审计作假进行控制,企业制度就很难顺利变迁。要使审计作假得以有效控制,必须要使作假者承担作假成本。作假成本包括五个方面:个人信誉损失、职业信誉损失、经济赔偿、行政处分和刑事处罚,要使这五个方面对作假人发挥控制效力,必须要建立一套有效的制度。  相似文献   
907.
论析《老子》对军事的战略主张 ,谨慎用兵、胜利原则以及将帅与士兵的素质要求和临战心态。强调守土有责 ,侵人无权 ,特别论述了战争的危害性 ,有反战倾向。还对“吉事尚左 ,凶事尚右” ,作了与古人不同的解释 ,展现了《老子》论兵的特色与精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