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88篇 |
免费 | 76篇 |
国内免费 | 22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2篇 |
民族学 | 26篇 |
人才学 | 2篇 |
人口学 | 7篇 |
丛书文集 | 452篇 |
理论方法论 | 69篇 |
综合类 | 2532篇 |
社会学 | 84篇 |
统计学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13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17篇 |
2019年 | 14篇 |
2018年 | 17篇 |
2017年 | 26篇 |
2016年 | 35篇 |
2015年 | 63篇 |
2014年 | 108篇 |
2013年 | 105篇 |
2012年 | 158篇 |
2011年 | 251篇 |
2010年 | 195篇 |
2009年 | 194篇 |
2008年 | 215篇 |
2007年 | 248篇 |
2006年 | 286篇 |
2005年 | 283篇 |
2004年 | 235篇 |
2003年 | 223篇 |
2002年 | 196篇 |
2001年 | 158篇 |
2000年 | 79篇 |
1999年 | 20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3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周红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3):379-381
用认知语言学的概念整合理论来研究东北方言,给方言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东北方言"整"被认为是东北方言中的万能动词,其语义变化无常。主要从静态,状态和动态三个范畴对"整"语义进行划分,并对其相关的义项进行阐述。并用概念整合理论分析隐藏在东北方言"整"背后的认知机制和语义扩展规律及整合过程。 相似文献
72.
丁素萍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
本文试尝用语篇学理论从审美的角度对语言的各个层面包括语音、词汇、句子和段落的衔接手段和连贯特点加以分析。全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讨论英语语音中的头韵、韵脚等形式的衔接和连贯以及美学效果。第二部分对词汇链和产生的语义连贯及其审美效果进行了探讨。第三部分涉及由句子的并列结构、反诘问句等衔接手段构成的语义接续或递进以及它们形成的连贯气势和动态的美感。文章最后对语段衔接的重要手段——标识语的组篇功能和空间跨度以及该跨度形成的变化节奏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3.
舒兰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1)
首先讨论了3型属性文法与属性自动机的关系,尔后提出了一种 Fuzzy 属性文法与Fuzzy 属性自动机,并详细讨论了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4.
刘利才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6)
德育既是一门科学 ,又是一门艺术 ,作为一门特殊艺术其诸多理论问题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就研究德育艺术的意义 ,德育艺术的涵义、特征、功能等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75.
语用模糊的动态初探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林波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0,13(4):28-31
文章从动态语用角度就语用模糊在言语交际中的动态性及动态过程进行探讨和例析。意义交流应是语用模糊在交际中的最高层面;动机作为整个动态系统的出发点对语用模糊起选择作用;语境对语用模糊有制约和释义作用;语用模糊使话语含有意义潜势,使之产生特定的交际效果,而受话人的反馈使意义得以协调并推动交际过程作动态变化发展。 相似文献
76.
如何培养与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玉敏 《郑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8(3):32-34
在分析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情况的基础上 ,阐述了阅读理解的重要性 ,从如何扩大词汇量、巩固所学的语法知识、积累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掌握必要的阅读技巧等 4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以符合大学生培养的目标 ,满足时代的需求 相似文献
77.
古代神话以女娲为“高禖”,掌人间婚姻子嗣。女娲下令“会男女”,令女子于仲春二月坐于社,以待男子“问名”。故本义为“女娲令”的令字,以及本义为二月初一的今字,皆从亳社取形亳社下画坐待之女子,就是令字;亳社下画“一”,就是今字。女娲命令相会男女转圈追逐,转圈追逐的男女相对位置有变化,殷商人从不同相对位置的男女取形,分别造了化、尼、及三字。 相似文献
78.
梅春才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0,(6):51-53
随着现代俄语的变化和发展 ,名词的单、复数形式在某些情况下产生了同义现象 ,但各自仍有自己的语义功能及修辞色彩 ,这给正确运用名词单、复数形式带来了一定困难。本文就解决上述问题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79.
汪宏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6(5)
由于近现代中国的社会历史现实和美育自身的特点 ,此阶段的美育发展几经起落并在美育发展的两次相对高峰期呈现出一些相似和不同之处 ,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美育与社会、美育与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 ,以及美育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所赋予的新的涵义和在素质教育中所应发挥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0.
刘永富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
“语义的确立”的实质是把一所知 (语符 )作为另一所知 (语义 )来知。“对别人所使用的语符的理解”的实质是从别人使用的语符中识别出被理解者自己关联到这一语符上的理解者所知的内容。某语符的语义应该以最早使用这个语符的人所理解的语义为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