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3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22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29篇
人口学   8篇
丛书文集   365篇
理论方法论   102篇
综合类   1850篇
社会学   18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30篇
  2015年   49篇
  2014年   164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46篇
  2011年   148篇
  2010年   110篇
  2009年   120篇
  2008年   139篇
  2007年   125篇
  2006年   183篇
  2005年   195篇
  2004年   176篇
  2003年   231篇
  2002年   109篇
  2001年   94篇
  2000年   5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晚清时期灾荒频发,郑观应认识到灾荒主要是由社会原因造成的,他积极寻找防灾备荒之策。他主张利用国外先进技术与管理方法治理水旱灾害,建立银行保险机关,提高社会抗灾能力,这些举措体现了西方近代文明特征。  相似文献   
32.
阐述中国近代功利主义政治哲学的理论内涵,认为中国近代功利主义政治哲学在丰富自身理论的同时,也存在着两点不可弥补的缺憾,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带有中西合璧色彩的理论模式恰恰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萌生与演进的强大推进力。  相似文献   
33.
马克思学说中蕴藏着丰富的入学思想和生态学思想,使得马克思经济学具有鲜明的人学特征和生态学特征,两者是内在统一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建立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时,始终是把人的解放与全面发展和自然的解放与高度发展作为自己的经济学哲学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终极价值追求和最高价值取向。这就是马克思学说与马克思经济学双重价值取向的本来面目。探讨马克思经济学双重价值取向理论,使人与人的发展和自然与生态发展问题回归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野,可以确立其作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价值维度的地位。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报告,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双重价值取向理论的重大发展。这种双重价值追求与取向,正是建设生态文明,形成可持续性经济发展模式的双重终极目的。  相似文献   
34.
邓小平在领导中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始终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地位,提出了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思路和对策.学习邓小平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把握其思想核心,对于我们搞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5.
古朝鲜文化探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朝鲜文化有三个来源:一是中华古老的汤谷扶桑十日神话,汤谷指朝鲜半岛东南端观日出测日景之地,也是朝鲜一词产生的人文基础。二是颛顼高阳族团文化,颛顼萨满文化、卵生神话与人工改变颅形习俗影响古朝鲜文化。三是殷商文化,殷商先起于东北并影响东北与朝鲜半岛,古辰国是商族海外属地,箕子所以“ 走之朝鲜”正与之有关。  相似文献   
36.
试论美国文化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国历史发展和进程的不同,既有政治、经济的影响,又有文化精神的动因。美国近一百多年来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政治进步,得益于它站在巨人肩上的起点,得益于它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条件,更得益于它丰富而充满活力的民族文化精神。美利坚民族文化精神的形成,是有一个历史过程和特殊文化起点的,欧洲大陆的民主传统、清教精神的弘扬、开国者的政治远见、林肯的伟大的解放、进步主义运动之于文化的拯救,都在不同程度上推动和促进了美  相似文献   
37.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的生态文明,是马克思主义文明观在中国发展的最新理论成果。这一成果,是新中国成立后历代中央领导集体以战略眼光,高度重视和长期探索生态环境建设得出的重要实践结论,更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对人类文明发展作出的重要理论贡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既是实践发展的过程,又是理论探索的过程。  相似文献   
38.
福柯的人文科学考古学,其关键就是要揭示出人文知识的认识型断裂,从而为现代人文知识的建构提供说明。而现代人文科学的核心就是人的出现。在福柯看来,所谓人的出现,不仅是说现代人文知识给予了人一个特殊的位置,而是说从此以后,人们可以思考人了,人成为认识的对象或客体。然而,一旦人成为同世界上其他事物一样的认识对象或客体的话,那么,人就正在从这个世界中消失。由于人正在消失,主体正在被颠覆,因此,福柯认为,这就意味着屈从于主体的整个西方文明也必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似文献   
39.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化的历史语境推动了四次大的文明复兴运动,其中中国文明的复兴是极为重要而独特的。中国文明是人文文明,其基本特征是以辩证理性为指导,与多元文明相融合的创新精神。中国文明的复兴将对世界产生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0.
丸山真男在《日本政治思想史研究》一书中,运用西方理论研究日本古代思想史,引发了其理论上的两难困境。他将这种困境产生的原因归结为成书的时代背景和写作动机上,即为了反对"二战"期间狂热的日本主义"超越近代论",对抗法西斯主义。而韩东育的研究表明,丸山真男并未真正摆脱日本主义的束缚,在其思想中潜伏着另一种学理上的日本主义。然而,无论是法西斯分子的日本主义,还是丸山真男的日本主义,都根植于日本的周边文明性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