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丛书文集   13篇
理论方法论   7篇
综合类   75篇
统计学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故乡是文学永恒的主题。在文学人类学视域下,故乡具有复杂而立体的多意层面,即作为地缘的故乡、作为族群的故乡和作为"他者"的故乡。同时,故乡叙事作为人类基本精神诉求之一,从"自然故乡"到"文化故乡"的话语建构过程,是作家对其民情风俗进行"深描"、使故乡无名的地方性知识上升为具有人类普世性意义话语的过程,也是作家进行文学地图重绘的过程。  相似文献   
42.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学者在钩稽相关史料的基础上,提出了司马相如故里在今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的观点,在学界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为使研究进一步走向深入,应注意扩大搜寻范围,多方搜集相关的文献资料;拓宽视野,深入挖掘梁武帝设置相如县的深层原因及其文化意义;坚持实事求是的研究态度,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43.
印度禅学通过对中国士大夫阶层心理结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的策略性迎合,在这一群体中成功传播,进而影响中国文化千年之久。禅宗在中国的成功传播揭示出,我国对外文化传播的最佳策略是本土化策略。  相似文献   
44.
生源地助学贷款新政策的制度分析及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源地助学贷款是国家助学贷款体系的重要补充,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金融支持教育新的探索方式。本文将围绕当前实施的新生源地助学贷款政策开展的情况,结合笔者所在的甘肃省实际现状进行分析,对如何更好的完善和推进生源地助学贷款提出一些自己建议。  相似文献   
45.
城乡二元结构是农民工失业之后可能引发社会问题的减压阀,一个回得去的农村是中国应对市场经济风险的“稳定器”,是中国社会遭遇到大量农民工失业所可能引发的社会危机时所具有的韧性所在。在宏观经济社会结构一时难以改变,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在短期内难以完善的情况下,基于非传统安全的战略考虑,我们需要正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农民工仍然会不断地往返城乡的社会事实,摈弃城市化的单向度思维,在政策调整方面多管齐下,为农民工在城乡之间流动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46.
华侨华人与侨乡的社会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经济、文化模式的演进过程和结构设计。从历史和现实两重角度对华侨华人与侨乡的关系以及华侨华人的存在对侨乡社会的意义进行考察 ,可以看出华侨华人的作用和影响主要体现在侨乡社会转型期 ,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华侨华人与侨乡社会的关系会呈现一些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47.
屈氏家族从屈瑕授封屈地为侯开始,世代享受“莫敖”的殊荣,春秋战国500年间一直是楚国的支柱。屈氏家族涌现了一大批人才精英,特别是产生了世界文化名人屈原。从《鄂君启节》有关铭文和汉寿县沧浪水畔楚墓群“武王之童督”铜戈、“郢室畏户之玺”铜印等文物的出土,沧港镇的遗存遗迹及相关文献的记载分析,屈原的故乡不可能是湖北的秭归,很可能是洞庭平原中心的汉寿县沧港古镇。  相似文献   
48.
张玉秀 《齐鲁学刊》2004,(2):147-149
萧红小说浓郁的故乡情结、生命意识,反映了其小说世界丰富的思想内容和悲剧美的艺术特色。作家对故乡深切的眷恋与怀念已超越时空界限,成为人们对人类精神家园永恒的追求与向往。  相似文献   
49.
通过对历史典籍、文献的梳理及其所载历点的推算,同时结合出土文物考察(即“三证合一”法),对中华人文始祖太暤伏羲、炎帝神农和黄帝轩辕的故里、生卒年代及其主要生平事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订和论述,再论太暤伏羲距今七八千年,炎帝神农和黄帝轩辕距今六七千年,并提出了伏羲孕于西洞庭之滨、诞于洪江高庙,炎帝诞于会同连山,黄帝诞于岳阳君山(寿丘),他们一生的活动和创业均在荆楚黔中等新观点和新认识。  相似文献   
50.
葛亮亮 《阅江学刊》2014,(3):142-148
新世纪以来,农民离开农村进城打工成为一个显著的时代潮流,出现了许多反映这一潮流的小说。在这些作品中,“还乡”是一个重要主题。作家笔下的“还乡”大致有三种类型:衣锦还乡、逃回“乌托邦”和“中性”还乡。作家们希望写出时代大潮下的城乡变动,也希望借助乡村文明疗救现代文明的病症,但美好的“故乡乌托邦”注定是找不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