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58篇
  免费   201篇
  国内免费   83篇
管理学   293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61篇
人口学   251篇
丛书文集   877篇
理论方法论   295篇
综合类   5166篇
社会学   456篇
统计学   39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75篇
  2017年   135篇
  2016年   95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291篇
  2013年   436篇
  2012年   334篇
  2011年   418篇
  2010年   396篇
  2009年   414篇
  2008年   498篇
  2007年   552篇
  2006年   642篇
  2005年   583篇
  2004年   571篇
  2003年   568篇
  2002年   399篇
  2001年   288篇
  2000年   168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图书馆员的职业生涯与职业回报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图书馆员职业生涯中容易出现的一些问题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2.
诗谶说的文学批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诗谶是鉴诗者将诗歌作品与诗人或相关人物命运相结合,以求诗歌与史实或本事互相印证的一种诗歌批评形式.它包含着兴亡谶、穷通谶(科谶与仕谶)、贫富谶、寿亡谶、祸福谶等内容,是汉儒以谶解诗、诗学与命理学结合的产物,虽然披上了宿命论外衣,却汲取并深化了古代诗论的言志言情、知人论世、诗可以观、气象观诗说等多方面的内在精神.正确评价诗谶对批评地接受传统诗学遗产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艺术的本质在于其精神性,从艺术和时代精神的相互关系中去确立划分艺术形态的标准是符合艺术本质的.按照艺术所包含的精神内容的不同,艺术形态可分为神性艺术、人性艺术和理性艺术,以丰富的艺术史例可以说明其特征.  相似文献   
4.
在专业、集约化生产越来越发达的条件下,人的全面发展如何可能?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深层旨趣不仅仅是指能力的发展,更是追求社会的和谐.针对资本主义早期发展阶段劳动异化的状况,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强调变革旧的生产关系,促进人的发展.在现代化向纵深发展的当今时代,人的和谐发展则成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主题.  相似文献   
5.
《共产党宣言》通过对资产阶级现实活动的为人和非人性质的分析,注目于无产阶级的现实际遇,形成了独特的马克思主义的人学蕴涵。而“自由人联合体”的阐发则是《宣言》人学思想的逻辑旨归和现实旨归。  相似文献   
6.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determinants of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of women living in male-headed households in Seoul, South Korea, at two points in time, 1970 and 1980. Analysis of data from the 1970 and 1980 Korean Population Censuses suggests that both women's educational level and the family economic status determine women's labor force participation in Seoul. Women with middle school education or above are more economically active than those with no education. Women from lower economic backgrounds are almost two to three times more likely to be employed than those in high-status families, controlling for age, number of children under 6, and marital status. However, this pattern is not found among women from the blue-collar wage-working families.An earlier version of this paper was presented at the 1988 meetings of the Population Association of America.  相似文献   
7.
犯罪构成的阶层性或平面性。不能决定“法庭话语权的平衡”和刑法的人权保障机能。犯罪构成模式能够设置一定的诉讼规则,体现一定的诉讼职能和目标。大陆法系阶层递进式犯罪构成模式,设置的是普通法系的可废除诉讼规则。由于缺乏程序要件的保障,虽然有利于提高司法效率。却有损司法公平,不利于人权保障,不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8.
网络人肉搜索与侵犯个人隐私权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一些有关于人肉搜索的典型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了人肉搜索的运行机制。人肉搜索是一种特殊的信息搜索方式,同时也是一种新的信息生产方式。正确使用的话可以弥补机器搜索引擎的不足,但如果被滥用的话,则可能造成对个人隐私权的侵犯。  相似文献   
9.
我国法学界对企业的定义和分类大多仍停留在新古典经济学的“黑箱”阶段,现代经济学关于企业的契约性理论为认识企业的概念和基本分类提供了新的视角。企业是生产要素所有者通过契约组成的提供产品或劳务、具有民事主体资格的社会组织,企业可以分为物质资本企业、人力合作企业和介于两者之间的企业,它们各有存在的合理性,也存在矛盾和弊端。  相似文献   
10.
Nonlinguistic communication is typically proposed to convey representational messages, implying that particular signals are associated with specific signaler emotions, intentions, or external referents. However, common signals produced by both nonhuman primates and humans may not exhibit such specificity, with human laughter for example showing significant diversity in both acoustic form and production context. We therefore outline an alternative to the representational approach, arguing that laughter and other nonlinguistic vocalizations are used to influence the affective states of listeners, thereby also affecting their behavior. In the case of laughter, we propose a primary function of accentuating or inducing positive affect in the perceiver in order to promote a more favorable stance toward the laugher. Two simple strategies are identified, namely producing laughter with acoustic features that have an immediate impact on listener arousal, and pairing these sounds with positive affect in the listener to create learned affective responses. Both depend on factors like the listener's current emotional state and past interactions with the vocalizer, with laughers predicted to adjust their sounds accordingly. This approach is used to explain findings from two experimental studies that examined the use of laughter in same-sex and different-sex dyads composed of either friends or strangers, and may be applicable to other forms of nonlinguistic communic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