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5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42篇
管理学   7篇
民族学   5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228篇
理论方法论   54篇
综合类   1267篇
社会学   5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83篇
  2013年   72篇
  2012年   99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111篇
  2009年   87篇
  2008年   106篇
  2007年   146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96篇
  2002年   70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论语》和《旧约》均立足于中西古代以畜牧农耕为主的传统社会,其包含的契约精神与仁爱主张既是农业文明的产物,也是古代人民对和谐社会的向往与追求,对于中西当代社会的文明发展有着无可比拟的影响力,体现了中西伦理价值观形成的悠久历史与传统。在《旧约》叙事中,上帝给选民的应许之地意味着以畜牧业为主的古代以色列人终于可以结束颠沛流离的生活,也意味着原始农业的开始。于是,在这样一个生产力低下,生产关系简单的原始农业社会,上帝的言语行为无异于社会规范,并代表着自然法则,其与以色列人之间所立的契约也被等同于律书,并影响了古代近东各民族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但《旧约》在强调社会规范及其约束力的同时,却忽视了个人的内心修养和人性的塑造。与《旧约》同一时代的《论语》却恰恰相反地强调了个体修炼的重要性。孔子认为“君子谋道不谋食”,故而站在修身养性的角度提倡“克己复礼以为仁”,强调了本心修炼对礼和道的重要性。由此可见,《论语》和《旧约》蕴含的不同德性观与传统社会的农业发展和需求有着密切的关系,两者的比较不但从根本上解释了中西传统道德价值观差异的历史文化根源,更是引发了当代社会对德性问题的追溯与思考。  相似文献   
32.
为缓解融资困境,各地都在探索农村金融的新模式,吉林省开展的“土地收益权质押”就是其中之一。它是指在不改变现行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和土地农业用途的前提下,以土地的未来收益作为担保财产,为农户贷款提供担保的模式,该模式有“利于融资”与“避免失地”的双重优势。然而,通过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吉林模式中的“土地收益权质押”名不副实,其实质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让与担保,存在诸多的法律弊端。而由于土地与公路等公共基础设施在“自动产生收益”这一属性上存在区别,所以无法通过借鉴“公路收费权质押”的制度经验来构建土地收益权质押。此外,利用土地未来的经营收益质押贷款的思路也不可行,理由是:经营收益由土地价值与劳动价值共同构成,而劳动价值无法登记,从而不具有优先效力;而且这种方式使得清偿能力取决于债务人自身,不符合特别担保之属性。在尚未放活经营权之前,以土地承租权担保贷款的构想较为可行,但须建立配套的登记制度。  相似文献   
33.
34.
经过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世界经济开始缓慢复苏,随之进入后危机时代。但在经历了危机的冲击之后,美国政治民主却走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开始出现明显的异化,表现为金钱与选票的夹击使社会变革举步维艰;恶性竞争的政党政治使社会族群对立撕裂;过度的自由和权利使社会凝聚度大大降低;意识形态的对抗使政治民主难以进步。通过分析将给中国的民主建设一些有益的启示与思考。  相似文献   
35.
黄国雄教授是中国现代商品流通理论的奠基人.文章通过文献梳理和实际观察,对黄国雄教授的商品流通理论研究进行了回顾.黄国雄教授的商品流通理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在内容方面,聚焦于商品流通理论的研究;在方法方面,多使用经验主义范式;在主要贡献方面,奠定了现代商学理论的根基,具体包括提出了“商业创造价值论”“流通产业基础论”和“商道即人道论”等三大理论,以及建立了现代商学的学科体系.  相似文献   
36.
斯蒂芬·金的小说《手机》是一部提高惊悚"段位"的艺术作品,他风格独到的创造促使惊悚小说全面升值,同时也涵盖了一些现代式创作的含量。在情景的设置中作者通过人们日常所用的手机,将科技和文学进行巧妙的结合,利用独到的创新手法塑造出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科幻艺术空间。小说将重点放在了对那些再也不能平常的幸存者的刻画上,最终,随着整个故事情节慢慢落下,那些在死亡中挣扎过来的人一定能在最后寻到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37.
陈丛兰 《唐都学刊》2012,28(4):23-27
《贞观政要》继承和发展了儒学政治哲学的人性理论。其官德保障机制体现在内修与外治两个方面,一则从非制度的内在层面强调官吏通过思、慎和学的途径修身养德,二则从制度的外在层面加强旨在预防、考课与奖惩官员的吏治建设。体现自律与他律、儒学政治哲学与法家政治理念的统一,完善了中国传统政治外儒内法的基本模式。  相似文献   
38.
人性与自由情感——兼论奥斯卡影像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存在着两类不同性质的情感:自由情感和必然情感。所谓自由情感指的是刺激源和这种情感对象之间没有任何直接的利害关系条件下所产生的情感。美的本质就在于自由情感。奥斯卡艺术堪称电影艺术中的经典。奥斯卡奖近百年的评奖历史证明人性是社会大众和奥斯卡奖评委共同的最好的审美趣味激发源。其中爱情、亲情、友情是奥斯卡影像中最浓墨重彩的人性主题,是自由情感的主要源泉,也是奥斯卡影像美学的核心。  相似文献   
39.
波兰哲学家亚当?沙夫提出的“肯定的”与“否定的”幸福研究方法曾为学者们研究幸福提供重要理路,幸福与不幸也成为个人幸福探究的重要向度和尺标。马克思既从“幸福”的肯定方面出发阐释幸福,也从“幸福”的否定方面“不幸”出发来追求、实现幸福,这为从事个人幸福思想研究提供了必要的视角和思路。针对瞿秋白幸福研究的方法论战现象,以“疏离”为现实出发点,以疏离的“意识性转化”为实现路径,成为瞿秋白与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幸福研究的重要方法借鉴和理论依据。这不仅为全面认识诸家幸福思想提供导向,也为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幸福理论树立支杆,更为推进瞿秋白幸福思想研究———这一瞿秋白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趋势的理论新探索和再创新确立现实存在性和发展前瞻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40.
鲁迅“立人”思想的提出基于20世纪中国处转型时期的非常时刻,其目的在于通过国民个体素质的改造实现民族文化新质的形成。鲁迅人学思想辩证地论述了个体与群体、科学与人文的关系,新颁布的《国家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形成了与鲁迅人学思想的世纪对话。重温鲁迅的人学思想对语文学科的建设和民族现代化进程的推进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