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61篇
  免费   113篇
  国内免费   108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19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851篇
理论方法论   81篇
综合类   3712篇
社会学   11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86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294篇
  2013年   243篇
  2012年   358篇
  2011年   381篇
  2010年   308篇
  2009年   284篇
  2008年   283篇
  2007年   306篇
  2006年   309篇
  2005年   259篇
  2004年   277篇
  2003年   250篇
  2002年   252篇
  2001年   230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完全学分制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逐步实施,使学生公寓正日渐取代班级而上升为学生生活、学习、思想、情感交流的基本空间及日常教育管理的基本载体。唯有树立依法管理、学生是消费者、师生平等交往的观念,建立由学生考核、实行责任联带追究的高素质管理队伍,以交流、对话、感染的基本方式营造民主和谐的教育管理氛围,探索以辅导员进驻学生公寓为主体的一系列工作新机制,坚持服务意识,强化设施建设,才能真正使公寓成为学生全面发展、成长成才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32.
文章对“以德治国”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进行了论述,文章认为思想政治工作是“以德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德治国”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和重要内容,“以德治国”为思想政治工作作用发挥创造了有利条件,“以德治国”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33.
升学主义的误导以及忽视学生思维独立性与批判性的填充式教学,造成了历史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失落困境,其重建任重道远。订立明确、具体、简洁的思想教育目标应该先行,再运用情理合一、悬念例证、逆向思维、引发争议、对症下药、浅者深掘等渗透教育手段、创造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民主课堂。  相似文献   
34.
列宁晚年的文化革命思想内容十分丰富,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我国现阶段的精神文明建设又是对列宁文化革命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35.
思想政治教育的异化使教育已经不是一种心力合一的过程,受教育者已经不能从中学到东西.产生这种异化的原因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改变,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相分离,单向强制灌输,教育内容上的滞后.要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从专业社会工作的视角出发,对价值取向、育人关系、育人手段、工作者角色等几方面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36.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现代信息加工学派的认知心理研究与社会认知心理研究试图揭示人类认知的心理规律。思想政治教育应借鉴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深入研究人类认知发展阶段和过程,并按照认知发展阶段和过程来安排思想政治教育,还应帮助人们优化认知图式,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7.
网络由于其特有的传播方式 ,对高校学生的思想观念和精神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它既为高校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方式、手段和方法 ,同时也对其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应适时抓住时机、更新观念、转变角色 ,重视建立网上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阵地 ,加强思想教育工作者的素质建设 ,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网上信息的管理和监控 ,在网上唱好主旋律 ,打好主动仗  相似文献   
38.
面对新的形势,思想政治工作唯有坚持以人为本,才能增强其实效性。  相似文献   
39.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高校BBS在整个BBS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本文认为在高校BBS上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其致效途径与方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把高校BBS建设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阵地,坚持高校BBS正确的网络舆论导向,坚持高校BBS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把高校BBS营造成一个和谐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40.
This article provides a discursive perspective on the dilemmas of sameness and difference feminisms and their consequences for change projects. It explores how equal opportunity officers dealing with gender issues and introducing equality legislation in practice construct the meaning of equal opportunities. The analysis of the interpretative repertoires and ideological dilemmas drawn upon in ten interviews shows the highly context‐specific use of four different repertoires constructing gender equality: the sameness, difference, bandwidth and deconstructive repertoire. Interpreting the shifts between repertoir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ideological dilemma, new avenues for change are explored. The article concludes that the simultaneous use of all possibl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might be a worthwhile objectiv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