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4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42篇
管理学   8篇
民族学   24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5篇
丛书文集   372篇
理论方法论   94篇
综合类   1768篇
社会学   177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56篇
  2011年   176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191篇
  2006年   187篇
  2005年   159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44篇
  2002年   141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意识形态功能是意识形态基础研究的核心问题,从意识形态功能提升视角切入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新视阈。在意识形态功能的研究中,抛开时代背景和具体实践谈功能,极易出现意识形态功能研究的“虚化”,形成对意识形态功能的空洞认识。在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下,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论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外交领域的相关功能,以期在市场化、“微时代”、全球化的大环境下通过引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净化网络空间以及争夺国际话语权等途径,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功能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52.
正确认识和评价"审美意识形态论"应坚持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观点.无论从历史的角度看还是从逻辑的角度看,"审美意识形态"都不是一个科学的概念,它也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文艺理论范畴.所以,称其为"一种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规范性的理论建构"是不准确的.  相似文献   
53.
整体上看,中国的意识形态为改革演进起到了新制度经济学所说的良好的社会动员、社会整合和激励作用,确保了改革的成功。但主流意识形态在理论和现实的挑战与冲突中趋于弱化,也是不争的事实。建构当代中国的意识形态,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应把个人精神生活、一般思想理论与国家意识形态适当分离,在个人观念的竞争中实现接合;应提炼现实、接轨世界、转型话语,以社会公正与和谐为中心进行价值重组,积极创新与发展马克思主义,赢得接合中的主导权;应继续保证政治统治的"绩效合法性"。  相似文献   
54.
与价值观不同,意识形态既是规范性的又是描述性的,或者说,既是价值评估性的也是知识追求性的。事实与价值之间的关系,被传统地以“二分法”的方式加以构建,实际上二者是一种互补关系,但这也并不意味着对矛盾关系的否认。一种建立在摆脱教条主义的唯物主义基础上的绿色理论,更有利于开展一种行之有效的实践,而这或许是绿色运动可以从马克思主义那里继承的最为重要的遗产。如果生态主义要想成为一种有影响的意识形态,就必须发展一种“绿色实践观”,创建“理论-实践”的统一体,并借助包含着价值考量在内的“中介”来跨越二者之间的鸿沟。  相似文献   
55.
马建华 《学术探索》2012,(3):164-166
1915年,袁世凯颁布《教育要旨》和《特定教育纲要》,重定教育宗旨,该宗旨既包含积极的正面建设,也有消极的除弊。结合《教育要旨》和《特定教育纲要》的内容来看,民初袁世凯教育思想具有继承性、务实性和兼容性三个特点。如果抛开政治成见,抽离其中的政治水分,单从技术层面来看,民初袁世凯教育思想中也有可供后人汲取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56.
57.
新自由主义、后现代主义是西方20世纪晚期两个非常重要的思想流派。“新自由主义以启蒙的继承者自居,对启蒙和整个社会的现代化表达了一种发自内心的赞美,并从普遍主义出发主张西方社会的现在预示了所有非西方社会的未来。”而“后现代主义则以启蒙的批判者自居,现代化的社会在后现代主义者眼中或者呈现出一片‘白色恐怖’(利奥塔),或者简直就像一座‘大监狱’(福柯)。”哈贝马斯的观点既不同意新自由主义对现代性的那种乐观和肯定的态度,又不同意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那种悲观和否定的态度。他认为,“现代性是一项未竞的事业”。或者说,他的思想始终是在对启蒙的热情赞美和严词谴责之间寻找一个稳固的平衡点。  相似文献   
58.
分析了思维方式的历史演变、内涵及固有属性,对意识形态进行了多角度的论述,认为思维方式和意识形态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相关性,二者相互作用对意识形态的灌输和与之相应思维方式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9.
公共治理的目的是运用公共权力去引导、规范和控制公众的各种活动,运用公共权威维持政治秩序,实现公共资源配置的最优化与社会福利的最大化,最大限度地增进公共利益。由于公众的经济人理性不完全性,政府不得不投入大量资源和公众博弈,以维持保卫公共系统的存续。意识形态通过其无微不至的“观照”面孔和修辞技艺来形塑和开拓政治格局,说服人们相信社会生活就应该如此,诱发人们对政治系统的信任与偏好。意识形态的供给具有降低交易费用,促进政府和社会公众合作与协调发展的功用。  相似文献   
60.
论德莱塞《嘉莉妹妹》中的哲学沉思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德莱塞之重要性在于:他通过对社会犀利的观察、深切的体会,率先在其作品<嘉莉妹妹>中真实记录了时代跳动的脉搏,展示出美国社会转型时期大众社会价值观的分裂性变化.德莱塞的<嘉莉妹妹>不仅是作家对机械论哲学观的演绎与证明,同时也渗透出作家浪漫主义的理想主义者的一面以及他对新兴消费意识形态的矛盾态度,从而构成他复杂的人生哲学与潜在的动态创作观,而这些主要应归因于他对生命意义的深沉的追求与探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