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44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42篇
管理学   8篇
民族学   24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15篇
丛书文集   372篇
理论方法论   94篇
综合类   1768篇
社会学   177篇
统计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52篇
  2014年   87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56篇
  2011年   176篇
  2010年   143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160篇
  2007年   191篇
  2006年   187篇
  2005年   159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44篇
  2002年   141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7 毫秒
71.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永葆青春活力,不是因为它发现了终极真理,而是因为它自觉地把自己当作实践的内在环节,从而能随实践的发展而发展.从毛泽东的"实事求是"到江泽民的"与时俱进",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马克思主义,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这块古老东方大地上扎下根来,并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72.
"和平崛起"理论,作为目标指向非常明确的发展战略,其"崛起"含义给战略机遇期的中国和平外交注入了新的内容;对"崛起"所加的"和平"限定则标志着中国在意识形态战略制高点上的初步建构; "和平崛起"理论本身的深层含义,就是要在国际事务中争夺对中国问题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73.
"移风易俗":中国古代的审美意识形态命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移风易俗"是中国古代的审美意识形态命题,它在古代美学史上的发展可分为四期:先秦,荀子基于性恶论,主张以音乐和谐情感的作用,弥补礼义强扭人性的刻意、划一之偏,首次提出具有鲜明意识形态性的移风易俗命题;秦汉之际,<乐记>从理论上进一步突出了命题的意识形态性,而<吕氏春秋>、<淮南子>以道家思想修正并重新解释了该命题;到汉代,由于谶纬迷信的泛滥,命题的意识形态性在董仲舒<春秋繁露>中被相应地神学化,后经<白虎通>的阐释,该命题被正式颁布为官方意识形态;魏晋时期,嵇康从道家自然人性论出发,否定了音乐移风易俗的道德性、神学性及政教性,弱化了命题的意识形态性.  相似文献   
74.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中国在近代的衰败是由于腐败,而没有认识到比之更深层的原因是意识形态的落后。实际上,马克思在很少专门针对中国问题的研究中却比较专门地探讨了这一问题。根据他的观点,中国近代的衰败主要表现在意识形态的落后上,腐败也是落后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这里,马克思实际上对唯物史观原则予以了重大突破,那就是,不能仅仅将意识形态理解为一种附属的、次要的、被动的、至多也是反作用的力量,而应该将其理解为社会实践的革命力量,就如在历次大革命中哲学都曾作了理论先导一样。因此,思想解放应该成为唯物史观的重要原则写入马克思主义哲学。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正是其精髓的体现。  相似文献   
75.
中西平等思想的历史演进与差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平等思想作为建构理想社会的基本价值取向和原则,在人类思想史上源远流长。从最早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的正义要求的平等,到古希腊后来形成的自然平等、古罗马的法权平等、中世纪在上帝面前的生命平等、文艺复兴时期的人类平等、自然法学派主张的人人生而平等、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所确立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近代以来西方国家政治经济实践以及新旧自由主义、自由主义与保守主义之间关于平等与自由的两难选择,平等思想在西方的发展从一个角度浓缩了西方政治实践和政治思想的发展。在中国,平等思想也是自古以来很多思想家以及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领袖的理想,但这种平等思想相对于西方平等思想的纷繁复杂而言,显得异常单调和不成体系;而且,西方平等思想总是与正义、自由、法治等价值观联系在一起,而中国历史上的平等思想却局限于物质上的"均贫富",从而使其革命性大打折扣。  相似文献   
76.
要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真正成为全党在实际工作中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就必须正确解决实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方法论问题,切实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具体性、系统性原则的要求,在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过程中,始终做到"务实"与"务虚"、"共性"与"个性"、"部分"与"整体"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77.
老年工作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一是必须使老年人做到“老有所为”,提高他们的生命质量,为促进我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作出新贡献;二是必须使老年人做到“老有所教”,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发挥积极作用;三是必须使老年人做到“老有所乐”,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促使他们健康长寿,生活幸福。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老年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78.
日本近代化的思想来源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推动日本走向近代化的动力 ,在思想来源方面 ,主要有两个学派 :一个是1 8世纪晚期的“江户经世学派” ,另一个是 1 9世纪前期的“兰学启蒙学派” ,他们的作用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79.
文章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宣传思想工作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分析形势,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努力创新工作机制,构筑宣传思想工作新格局.  相似文献   
80.
当前强化"两课"教学改革的深层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不断改革和创新是"两课"教育教学的本质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内在规定。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深化"两课"教学改革应着力于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在精要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内容的基础上,重构贯通性的"两课"课程体系;二是立足专题教学,实现教学模式由稳定型向开放型的转换;三是依托网络平台,拓展"两课"教育教学的空间和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