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0篇
  免费   157篇
  国内免费   39篇
管理学   129篇
劳动科学   2篇
民族学   25篇
人口学   32篇
丛书文集   370篇
理论方法论   142篇
综合类   2785篇
社会学   112篇
统计学   69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7篇
  2022年   45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89篇
  2014年   225篇
  2013年   158篇
  2012年   289篇
  2011年   273篇
  2010年   240篇
  2009年   221篇
  2008年   213篇
  2007年   277篇
  2006年   260篇
  2005年   237篇
  2004年   197篇
  2003年   166篇
  2002年   106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近年来,电子商务从产生到不断壮大,越来越多地受到相关信息技术和商业模式影响。大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技术逐渐运用于各行各业,电子商务及相关交易作为典型的经济活动,其相互交融与影响对产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渠道完备化的电子商务产业链整合由于部分机制的低效性,其内部存在基于要素与终端、数据融通、需求满足层面的诸多间隙,需要通过大数据等技术支撑及渠道、市场的有效对接实现产业链企业的整合。通过对这些作用机制及优化路径的研究发现:应通过价值提升维度实现大数据在产业链内部企业融通中的应用,提高其在目标群体识别和需求预测中的应用,同时提高大数据在企业布局推广中的应用,以有效提升企业运营效率。  相似文献   
92.
曹阳 《河南社会科学》2006,14(3):152-154
全面、准确地认识工业设计的多元功能是发展和利用工业设计的前提。工业设计与产品直接相关的功能称为工业设计的直接功能或微观功能,工业设计通过产品表现出来的对经济运行全局发生作用或影响的功能叫间接功能或宏观功能。工业设计的多元功能对河南开放带动经济战略的实施,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3.
河北省城市化发展路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博 《河北学刊》2006,26(2):209-211
为加快推进河北省城市化战略的实施,本文提出了加强产业园区建设,优化城市总体布局,加快市政公用事业的市场化进程,消除农民进城的各种制度障碍的政策性思路。  相似文献   
94.
自20世纪80年代起,发达国家的金融业由产业分立转向产业融合,产业融合成为国际金融业发展的主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业发展迅速,处于产业分立阶段。进入21世纪,我国金融业已经出现了产业融合的萌芽,但是产业融合还未成为金融业的主要发展潮流。论文首先分析国际金融业的产业融合趋势及效应,进而探讨了我国金融业的融合现状,指出了阻碍我国产业融合产生与发展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95.
电价波动的产业结构效应——基于CGE模型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电价波动与产业结构变化的关系,本文主要应用CGE(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模型对中国的电价波动与产业结构变化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各行业产出对电价的交叉弹性系数虽然很小,但耗电越多的行业对电价变化的反映越敏感。因此,本文认为,出于抑制高耗能产业膨胀、促进能效提高的目的,可以适当提高电价,但不能对电价的产业结构效应期望过高。同时应采取适当的电价调整方式,以避免电价波动的其他负面影响,促进电力合理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6.
基于201个城市的相关数据,利用动态面板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内循环、外循环和双循环对产业转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前期产业转移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后期产业转移,前一期当地产业比例较大,其后产业转移受到的促进作用也较大;内循环、外循环和双循环均对产业转移起到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东部城市受到的促进作用略高于中西部城市;要素流动在产业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劳动力要素流动、技术要素流动和资本要素流动不仅受到内、外循环和双循环的促进作用,同时对产业转移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产业转移具有空间相关性,产业在空间上倾向于向产业转入较高的城区转移。为此,我国在政策上应进一步加快推动内循环,促进外循环,关注要素流动在产业转移中的重要作用,合理分配要素资源。  相似文献   
97.
黑龙江省作为全国煤炭、森林和石油等资源储量大省,随着资源的过度采掘,城市转型中的问题凸显。实证研究分析表明,黑龙江省资源型城市转型应注意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注重资源的利用与节约、环境保护与社会稳定等问题。同时,应处理好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小康社会建设与现行体制、环境建设与社会效益、原有优势与现实差距、社会稳定与发展定位等五个方面关系,从而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8.
产业集群的阶段性演进机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对产业集群相关理论进行综述的基础上,提出“地理因素”和“经济因素”两个维度,以此为基础对产业集群的演化过程进行三阶段划分,并对这一演化过程的内在机制和制约条件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99.
产业工人是工人阶级的主体,在国民经济发展建设中发挥支撑作用。工会作为代表广大工人阶级利益的群众组织,在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中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重担。在目前新形势和时代变革下,我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现状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转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对工会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情况进行研究,在借鉴制造业强国经验的基础上,从思想政治引领、搭建发展平台、打造能力提升工程、利用“互联网+”和完善保障体系五个方面进行探索建设,从而为工会组织持续打造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工作提供政策借鉴。  相似文献   
100.
2020年,我国第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消费、投资两大引擎均呈现显著的负增长,新冠肺炎疫情对国民经济和居民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文章通过对“非典”时期与新冠肺炎疫情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状况的比较分析,研究数字经济发展对经济的影响。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产业结构和互联网发展程度相比“非典”时期有显著变化,在线医疗、在线教育、电商送货、在线办公等数字经济产业是我国应对疫情不利影响、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并稳定就业的新引擎。加快推动数字经济和各行业的深度融合,是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