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30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28篇
管理学   53篇
民族学   13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29篇
丛书文集   291篇
理论方法论   51篇
综合类   2326篇
社会学   45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35篇
  2014年   191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95篇
  2011年   235篇
  2010年   198篇
  2009年   170篇
  2008年   194篇
  2007年   231篇
  2006年   185篇
  2005年   160篇
  2004年   159篇
  2003年   187篇
  2002年   141篇
  2001年   127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文章以中国劳动力市场需求非均衡化现象作为分析依据,通过研究目前大学生就业以及劳动力市场需求的悖逆和矛盾为突破口,提出强化企业作用、发挥校友优势、实施专业预警机制、加强核心竞争力培养等建议,以实现高校就业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合理对接。  相似文献   
62.
基于在甘肃、湖南和贵州三省的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回流农民农业经营决策和新型农民职业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回流农民是否从事农业经营和能否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同时受到个人禀赋、农业信息感知和乡土情结的影响。个人禀赋的影响表现为:教育程度较高和非常健康的回流农民从事农业经营的可能性低;有培训经历和非常健康的回流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可能性高;农业信息感知的影响表现为:惠农政策感知水平越高,回流农民从事农业经营的可能性越大,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可能性也越大;农业风险感知水平越高,回流农民从事农业经营的可能性越低;支农举措感知水平越高,回流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可能性越大;乡土情结的影响表现为:有土地流入经历的回流农民从事农业经营的可能性更大,爱农情结越深的回流农民越容易成为新型职业农民。建议从改善农业经营金融扶持与农业保险体系、强化农业技术培训、提升农业信息传播效果和激发回流农民乡土情结四个方面入手,吸引更多回流农民从事农业经营,培育更多回流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  相似文献   
63.
笛卡儿以理性为指导,以扬弃的方法和敢于怀疑一切的勇气寻求新知识的方法论原则,这种从"怀疑"开始的思维开辟了创新思维的先河,提出了研究事物的方法的重要性.在这个追求创新的时代,对我们现代人来说,转换思维方式以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和勇气,进行理论和实践创新,在现实经济体制改革中选择适当的经济行为模式,正确认识处理社会出现的种种问题,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4.
区域经济发展依赖于区域产业的发展,区域产业竞争力则体现为区域资源整合力,尤其是区域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区域产业文化不仅具有区域性、宽松性和产业群人才观三大特征,还具有促进区域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功能.区域产业文化建设需要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各种区域利益相关者在健全法规、扶持核心企业、提高企业积极性和发展中介组织等方面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65.
傅隆政 《创新》2007,1(1):72-76
建设创新型城市,是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变和社会领域的深刻变革,是支撑引领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本文分析南宁建设创新型城市的战略意义、战略方向和比较优势,提出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支撑南宁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6.
陈小锦 《创新》2007,1(4):79-82
南京国民政府公务员考选制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准现代化的人事考试制度,考选人才方面既吸收了古代考试的公平精神又采纳了西方文官考试的先进理念,具备了近代化的特征。从人才的选拔看具备了公平性,但体制的缺陷使其任用的成效不尽人意,阻碍了它近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67.
高校软件人才培养的创新实验区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培养软件人才,提高大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从大学生创新实验区建设实践出发,在软件人才培养实验区的硬件建设、软件建设(案例库和实验相关软件)以及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实践探索。同时,从理论上阐述了三者是个有机整体,只有衔接得好、建设得好才能培养出国际一流的软件人才。  相似文献   
68.
我国智能经济的发展内生于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创造的智能化需求。与AI 1.0不同,新一代人工智能(AI 2.0)不再是简单用计算机模拟人的智能,而是基于网络空间发展的数据智能,即智能机器、人和网络相互融合的智能系统。智能经济是以数据和计算为“关键生产要素”的新经济形态,包括人工智能的产业化和产业的智能化过程中创造的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发展中创造出的数据生态优势是中国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在拥有数据生态优势的条件下,强烈的需求牵引、产学研协同创新、创新生态系统的高度开放性和核心产业部门与融合产业部门的融合发展,共同构成了中国智能经济发展的关键机制。  相似文献   
69.
计志宏 《创新》2009,3(4):72-75
“科教兴国”战略是新时期我党的治国方略,它的形成是建国后党的三代领导人艰苦探索的结果。其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人奠定了新中国科技教育发展的基础;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人构建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体系;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实践与创新,使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由理论变成了现实,化作全国人民的共同行动。  相似文献   
70.
关于我国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反思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国高等教育正迈向大众化阶段,在注重追求量的扩张的过程中,忽视了质的内涵的深化与提高,其中突出的问题是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力度普遍不够,影响和制约着创新人才的培养,困扰着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这种现象迫切需要引起我们全方位的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