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9篇
  免费   96篇
  国内免费   13篇
管理学   102篇
民族学   23篇
人口学   50篇
丛书文集   180篇
理论方法论   147篇
综合类   1262篇
社会学   248篇
统计学   1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77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61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32篇
  2010年   123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108篇
  2007年   113篇
  2006年   119篇
  2005年   107篇
  2004年   125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2012,33(4):148-172
Along with innovation in ICT technology and the spread of the internet, the online network, through its “technological empowerment” of citizens and governments, has driven a series of institutional changes designed to promote government responsiveness. The global spread of online political deliberation is indeed an achievement of the internet-driven construction of responsive government. In recent years, the Chinese government has vigorously promoted online political deliberation, established virtual platforms to build bridges between netizens and public power, brought internet activism into institutional channels, and implemented political absorption and online consultation. Under the influence of policy initiatives and local innovations, China has created diversified response systems that strengthen the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online political deliberation and thereby enable this system to play an active role in improving government capacity and regul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tate and society. At present, China has seven types of online response: the Communist Party Committee-led mode, the mixed mode, the government-led mode and the modes led by the departments in charge of absorption, business, supervision departments, and petitioning. Empirical studies show that the diversity and degree of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online political deliberation significantly affect institutional performance and that political authority and professionalism are important features that enable the different response systems to influence institutional performance. In short, the endogenous elements of the response system—level of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institutional diversity—are key factors in institutional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102.
    
税收征管领域是容易出现寻租行为的领域.文章用模型与图形分析方法识别认知税收征管实践中各种表现形式的寻租,从寻租对社会福利造成的损失和寻租的自我膨胀两个维度,揭示寻租的社会危害并分析论述征纳双方寻租的结盟共谋与自然循环.文章结合寻租理论和征管实践,引出对征管领域寻租行为分类和危害的奈理化认识,并就如何从优化制度供给入手防范和清除税收征管领域的寻租行为,为消解征纳寻租交易的制度建设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3.
中国股市的有限竞争是股市波动的一个重要因子。其中,尤其是机构投资者的有限培育限制了中国股市的完全竞争。文章从机构投资者培育的时序数据出发,构建中国机构投资者和上证指数超额涨跌幅之间的波动关系模型;并借助这些变量的时序数据进行计量分析,最后得出实证结论。  相似文献   
104.
文章从社会互构论的视角,对社会转型时期国家与家庭互构背景下农村非常规核心家庭内部夫妻权力关系的变化进行了探讨。随着“外出打工”家庭策略的制定,夫妻双方的权力分配适应了外出打工的策略安排,适应了双方的性别分工模式,体现了家庭整体利益至上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5.
刑事和解制度在西方国家已经趋于成熟。“平衡理论”、“叙说理论”和“恢复正义理论”是其理论基石。该制度对于从根本上化解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建立刑事和解制度既有传统文化基础,又有现实的社会基础,还有刑事政策基础及司法实践基础。因此,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的不起诉制度构建刑事和解制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6.
试论农村社会的灾变承载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社会结构及政府对农村社会经济的管理体制存在诸多弊端。这次SARS流行则暴露出农村社会的灾变承载能力严重不足。政府为控制SARS在农村蔓延,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从理论角度考察,它反映的也是一个社会公正问题。要提高农村社会抵御灾变的能力,惟有中央政府加快制度创新,推动行政制度、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等一系列改革。  相似文献   
107.
论依法行政的制度基础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吕恒立 《河北学刊》2003,23(2):88-91
作为依法治国的核心——制度安排,依法行政同样需要其存在和发展的制度基础。依法行政的制度基础应包括三个维度,即宪政基础、市场经济制度基础和社会领域的制度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依法行政的发展、完善及有效程度的提高,主要依赖于其制度基础的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8.
我国家族企业的产权特征及其制度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度变迁是由外部利润的存在引起的变迁需求与供给主体的变迁供给共同作用的结果。我国家族企业现代产权制度变迁在变迁需求的诱致和供给约束下,将经历一条演化之路。在此过程中,企业主的探索和国家的支持都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109.
投资普通高中教育是我国农村家庭改变生存状况、提高生命质量、实现阶层向上流动的主要渠道。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来看,影响该项教育投资预期收益的主要因素是交易成本大、费用高。其具体表现为交易资产专用性高、交易不确定性强、交易频率低和交易度量难度大。针对这些因素提出具体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10.
人大监督权运作正常与否被看成是衡量人大制度健康与否的重要标志。现阶段,我国各级人大较为普遍地存在着监督权不到位、监督不力的现象,这极大地消解了国家权力机关的权威、弱化了其地位。造成这一状况的制度原因主要有:党的领导和人大权力关系未能理顺;人大代表的筛选与监控机制失灵;人大代表履职监督机制还不够健全等。为此,解决人大监督不力、提高人大监督实效,要从制度建设入手,通过制度变革来形成合力,改变人大监督的政治生态环境,健全人大制度、强化人大监督,推动人大制度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