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4篇
民族学   5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97篇
理论方法论   19篇
综合类   380篇
社会学   6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何祚庥 《齐鲁学刊》2006,3(1):49-64
“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和“科学发展”的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重大发展,是目前各项工作最根本的指导思想;其核心首先是尊重和依靠生产力发展的规律。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规律是,先进生产力不断取代和淘汰落后生产力的历史进程的规律;其具体规律包括:(1)生产力要最大限度地不断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需求;(2)生产力是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不断发展的;(3)生产力是不断地趋向社会化而变化发展的;(4)生产力的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发展。先进生产力必须综合地满足上述生产力发展的四个规律。为此,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新构建历史唯物主义;要实现思维模式从阶级分析到生产力分析的转变;要学会“生产力分析”的方法。  相似文献   
42.
许顺富 《云梦学刊》2006,27(5):44-47
绅士是一种介于官民之间,享有一定特权,影响地方文教风化的社会势力。在近代无论是举贡生员还是乡居缙绅(职官),凡获得封建法律所认可的身份、功名、顶戴,“无论出仕未仕”,一概属于绅士阶层。近代湖南绅权势力的膨胀得益于曾国藩创办的湘军。湘军是为镇压太平天国革命而应运产生的。短短数十年间,招募达数十万人之多。大批湘军将领由此而跻身于清王朝封疆大吏、枢府要员的行列;因军功而获保荐各类官职虚衔者,更是多得不可计数。但是由于湘军不是清王朝的经制之兵,即使在其存在期间,招募与裁撤也是比较频繁的。这样大量的军功人员,主要是保荐官职虚衔的人员,包括少数退职的显贵,不断地退归故里,加入绅士的行列。其数量之多,曾一度超过了作为绅士主体的举贡生员和离退职官僚,导致了咸、同时期湖南绅权势力的极度膨胀。绅士势力的膨胀,直接影响着近代湖南社会的变迁。  相似文献   
43.
生产力标准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原理之一 ,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都曾从不同角度提出过生产力标准思想。本文对邓小平生产力标准理论的发展过程作了较详细的考察和论证 ,以便能准确地理解和科学运用这一理论。  相似文献   
44.
在“三个代表”中,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处于基础地位。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是解放、发展生产力的倡导者和实践者。在新世纪中,创新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5.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法有其特殊背景,对此不应作绝对化的理解。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要以制度为中介;制度创新在当今社会演进中越来越成为关键变量;制度创新是我国深化改革面临的最大课题:制度创新在第三世界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已成为国内外学术界的共识。因此,可以提出“制度创新是第一生产力”。它主要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模仿创新,自下而上的自发创新,以及转变观念三个途径实现的。  相似文献   
46.
贺圣达 《学术探索》2004,(10):77-83
伊斯兰教对当代东南亚政治发展的影响 ,集中表现在三个大问题上。这三个大问题是 :分离主义对国家稳定和统一的威胁 ;宗教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对政治和社会稳定的破坏和冲击 ;政教分离还是政教合一之争对国内政治格局、民族、宗教关系和国家发展道路的影响。作者分析了这三个问题的背景、特点、影响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7.
关于社会历史发展动力问题,有多种说法,如“生产力(社会基本矛盾运动)”、“阶级斗争(革命)”、“人民群众”、“历史合力”、“现实的人的需要(利益)”、“现实的人”、“创新”、“改革”等。就社会历史发展动力的表述,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包含有七个层面——现实的人的需要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体现;物质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历史规律性发展的根据;在阶级社会中,阶级斗争是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主体动力;历史的“合力”构成社会发展的系统动力机制。马克思、恩格斯是在不同语境中,从不同层面上的问题出发作出的不同表述,彼此相通相融,不存在矛盾现象。实际上,马克思、恩格斯强调“生产力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其“动力”是指客观现实性的、本原意义上的动力。当前,又有几种新提法,如“现实的人”、“现实的人的需要(利益)”、“创新”、“改革”、“新‘合力’动力论”等都是从不同角度提出来的,并非对“生产力”动力论的超越。  相似文献   
48.
丰子义 《河北学刊》2006,26(6):39-47
生产力的跨越发展,主要表现为高速度、高起点、高水平的发展,以“缩时”的方式赶超先进的发展,以“跨步”的方式赶超某个或某些阶段的快速发展。要正确认识和理解生产力的跨越发展,应当注意跨越的参照系、跨越的对象、跨越的限度等问题。生产力的跨越发展一般是通过引借式、重组式、拉动式的方式来实现的。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发展,必须形成合理的制度安排,扩大交往的程度,夯实必要的物质基础,增强消化吸收和创造的能力;同时要注意跨越与协调、跨越与持续、跨越与循序这些“悖论”性矛盾的合理解决。  相似文献   
4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蕴含了唯物史观的三个重大命题:实现社会基本矛盾的和谐运动;实现人们物质利益关系的和谐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界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关系。由于这三大命题都与生产力发展密切相关,所以,和谐社会就是进一步解放生产力的社会。  相似文献   
50.
武装力量作为维护社会有序性的基本工具,是国家诞生的主要成分和政权稳定的关键,因此,武装力量的运用在现代化进程中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虽然国家拥有合法处理暴力的唯一正当性,但如何适应现代化进程需要,在经济理性和国家制度架构中有效处理军队暴力,并不是一件容易之事。受制于不同性质条件下的经济生产方式和政治生态影响,先发现代化国家和后发现代化国家出现了不同的理性化发展模式。中国共产党作为为人民谋幸福、为人民而战的后发现代化国家的无产阶级政党,走出了一条既不同于先发现代化国家,也不同于后发现代化国家的党对人民军队绝对领导下的武装力量理性化发展之路。正是这一道路的开拓,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有了独特的军事文明发展,又有了捍卫"特色"的底气与能力。只有梳理中国特色武装力量理性化发展模式的百年探索与贡献,才能在大国军事金融博弈日益突出的今天,深刻理解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正当性与正义性,形成全民国防共识与行动,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军事基础和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