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9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18篇
管理学   10篇
民族学   23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377篇
理论方法论   64篇
综合类   2120篇
社会学   78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88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38篇
  2011年   195篇
  2010年   167篇
  2009年   153篇
  2008年   192篇
  2007年   206篇
  2006年   240篇
  2005年   235篇
  2004年   195篇
  2003年   194篇
  2002年   168篇
  2001年   137篇
  2000年   6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和文化”既反映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民族与民族之问的依存关系,更体现出物质、制度和精神文化的有机组合,是草原文化特别是昭君文化最独特的核心价值,是人类最难得的文化资源,也是人类最可贵的文化资本。“和文化”的核心内涵,集中表现为和平、和睦、和顺、和乐、和美、和谐、和衷共济,正是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昭君文化的深入研究和节日打造,对于建设内蒙古文化大区和呼和浩特文化大市,发展民族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吸引国内和国际的注意力,增强自治区和首府城市的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2.
语言史资料表明:“尢”为同形字:一音读“you”,为“尤”的异体字;一音读“wang”,为“尢”的异体字。姓名“尢列”中姓氏“尢”,依照“名从主人”的原则当读“you”,而只根据语文辞书和文字自身的音义状况则无法确定其音读。对“尢列”之“尢”音读的探讨表明,适当关注语用规律、原则,可以提升文字、辞书知识在日常语言生活中的作用与效度。  相似文献   
993.
陆涛 《东方论坛》2009,(2):72-76,113
文学阐释从作者到读者的转变,是文学作品意义从确定性到不确定性的转变。这种转变自然有其必然性和合理性的一面,但也给文学作品意义的阐释带来相对主义与怀疑主义的弊病。因此,倡导一种重新回到作者的文学阐释模式就十分必要。赫施的客观解释学理论是对文学作品意义确定性的追寻,它为克服当前文学阐释中的相对主义与混乱状态提供了借鉴。回到作者的理论范式显示的是对后现代精神的质疑和批判。  相似文献   
994.
新时期以来的农村题材电视剧塑造了大量的乡村女性形象,不少作品更直接以乡村女性作为表现的主体.这些女性群像基本可以归入苦难女性、女强人、道德女性和落后女性这四类范畴.借助这些乡村女性形象在时代中的审美衍变,通过对她们的婚恋情感、人生命运及未来出路的展示和思考,农村题材电视剧对中国乡村传统、乡村现实和乡村文化进行了全面探索与考察,完整地勾勒出一幅中国乡村社会文化变迁的历史图景,拓宽了中国电视剧艺术的表现空间.  相似文献   
995.
动态交际中的语境运作机制是以语言语境为言谈交际的基础,在借助认知语境所提供的交际双方各自背景知识(语言语境和交际语境)的互动(协商及顺应交际双方彼此的认知语境)以实现最佳语境效果;社交语境如文化语境、社交距离和社交权势为言谈交际提供社会变量和动因,情景语境构成言谈交际的外在动因,随着交际双方协商的共现语境知识的生成最终达成最佳语境效果。  相似文献   
996.
两广、广东、广府文化之"广"有着历史的深厚积淀和丰富内涵。通过一个新的角度,即近两千年以"广"为主名称的沿革,论证以"广"指称岭海地域是种族性内涵与政治性含义相互作用的复杂历史过程,突出了以"广"字指称本地域的种族性内涵,从而揭示广府文化作为岭海文化主体的粤族特质。  相似文献   
997.
钱锺书在著述中曾重点讨论过中西语言哲学都共同关注的名实关系问题,由此形成了其独特的名实观。钱锺书既受到先秦“名实之争”的影响,也明显借鉴了西方的指称理论。他认为不能把“字”与“名”直接等同,字取有意,名求傅实,名之“指称”有别于名之“涵义”。他从历时的角度提出了“可名非常名”的论题,认为指无定名,名逐物而迁;名无定指,指因时而变。对名实关系的辨析是钱锺书阐发文学虚构问题的重要切入点,也是其文学批评中常用的方法。他认为文学语言虚而非伪,诚而不实,有涵义而无指称,因此不应当对其控名责实;分析具体文学现象时,应当辨清名称的真实涵义,不能轻心轻信,顾名忽实。  相似文献   
998.
《新时代西汉大词典》是迄今为止我国规模最大的一部西班牙语——汉语工具书,但从"全、准、新"三方面来衡量,还存在着一些明显的不足,需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  相似文献   
999.
自然法学说是西方法律思想史上一种十分重要的法学思想流派,其学说渊源于古希腊,延绵不断发展到当代,对西方社会、历史、文化都有深远的影响。菲尼斯是新自然法学派在英国发展的理论重镇,他把从古希腊到18世纪的自然法理论统称为"古典自然法理论",把启蒙运动之后自然法理论的新发展称为自然法理论的现代传统,总结了自然法从古代到近代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000.
陈思广 《南都学坛》2010,30(4):48-52
当代战争小说主要通过三种模式揭示战争中人性的象征意蕴,即:氛围象征、寓言象征与类比性象征。在氛围象征中,作家们常以特定的自然环境的变化契合人物的心理感应,象征人物命运,或以自然环境的变化烘托人物精神,表现时代风貌,营造象征氛围,使其与作品的总意蕴相勾连,成为作家表现战争中人性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寓言象征中,作家们常以一个假托的或者看似怪诞的外部故事直指哲理内涵,并使这一哲理内涵构成作品的主旨且具有象征意蕴;在类比性象征中,作家们常以象征体与象征意义之间具有类比性的联想关系,隐喻或象征某种精神意蕴。抒情风貌是伴随着小说诗化而同时出现的艺术特征,作者通过诗意的抒发传达出人的心灵美、道德美、理想美与情感美,在淡雅的诗情画意中流溢出美的情愫、美的意境,呈现出一种虽单纯却充满着诗情美的抒情风貌,为战争诗化小说营建了别样的风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