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7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39篇
民族学   20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588篇
理论方法论   153篇
综合类   2710篇
社会学   43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51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213篇
  2011年   247篇
  2010年   225篇
  2009年   204篇
  2008年   225篇
  2007年   297篇
  2006年   297篇
  2005年   260篇
  2004年   249篇
  2003年   238篇
  2002年   224篇
  2001年   161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通过对艺术创作过程的分析,论证文学翻译为一门特殊的艺术再创作。无论是创作冲动、艺术构思,还是艺术表达,文学翻译与艺术创作都具备同一性。但是两者并非完全相同,文学翻译受到原作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通过对这一问题的论述,提倡创造性翻译,以实现译者的自身价值。  相似文献   
22.
辛弃疾田园词景真、情真,又能将两者紧密地结合起来,相融相生成自然和谐之境,富有意境美。他或者将景物人格化,作为主观情感的寄托,或者“以我观物,使物皆着我之色彩”。无论是借景托情,还是情景俱到、相间相融,都各有其妙。  相似文献   
23.
文学空间来源于生活空间,文学空间是生活空间的变型、转化和升华。生活空间要转化成文学空间必须经过作家的遴选、厘定和创造并且包蕴着作家的审美观、世界观和人文观。"空间理论"立足于从生活空间向文学空间的过渡,充分发掘作家的空间想象方式及其表现手段,探讨作家内心世界的外化规律和价值取舍。  相似文献   
24.
中国当代一些被称为美女作家的,其创作思想和作品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对她们进行批评是完全必要的。但是,《十美女作家批判书》的作者对这些所谓美女作家和她们的作品的批判少有对作品和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的具体分析,大都是翻来覆去、不厌其烦的讽刺、谩骂、侮辱甚至人身攻击,以及颠来倒去的武断的断语,完全背离了文学批评的真谛。文学批评应该回到文学批评的本原上来,真正正常而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25.
以古代文学的典型判逆女性形象为依据,以社会发展、文化演进和妇女解放为历史背景,分析和论述了中国文学中女性形象之女性角色、女性精神追求的变化及文化意义,女性自我意识的逐渐觉醒和妇女解放的发展趋势的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26.
新文学思潮与新文学流派之间因果莫辨、源流纠缠的动态关系 ,充分证明了近百年来新文学思潮与新文学流派本身非线性、非对称的生存状态。所谓非线性与非对称 ,其实质就是不稳定性和不成熟性 ,它们直接制约着新文学近百年发展进程 ,使之在历时态和共时态上始终呈现出某种程度的不良生存状态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7.
网络原创文学不大气和网络写手生存的文化背景有关,其原因有写手过于贴近生活、缺乏必要的反刍过程和写手缺乏刻骨铭心的痛苦的生存体验,以及受书写工具的制约等.  相似文献   
28.
灵感与高峰体验是紧密联系的,高峰体验可以把人带入一种澄明空灵的虚静状态。"虚静"与佛教的"参禅"相似,可澄清致远,从心底抒写。高峰体验不是哪一个人的专利,它在每一个人身上都可发生。要善于抓住,否则一闪即逝。  相似文献   
29.
朱平珍 《云梦学刊》2002,23(4):63-67
《文艺湘军百家文库·文艺评论方阵》及先此出版的《当代湖南文艺评论家选集》丛书,集中汇聚了湖南文学批评50年的主要成果,展示了老中青三代批评家的探寻的风姿。其主要特点突出地表现在异彩纷呈的多样性、真诚鲜明的批评性、科学严谨的学术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30.
文学性言外行为与普通交际性语言的言外行为有所不同 ,文学性言外行为的隐蔽性是由于文学标准、作家对社会文化政治情况的考虑、文学符号的艺术性以及作家对读者群定位造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