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7篇
  免费   115篇
  国内免费   39篇
民族学   20篇
人口学   5篇
丛书文集   588篇
理论方法论   153篇
综合类   2710篇
社会学   43篇
统计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6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151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213篇
  2011年   247篇
  2010年   225篇
  2009年   204篇
  2008年   225篇
  2007年   297篇
  2006年   297篇
  2005年   260篇
  2004年   249篇
  2003年   238篇
  2002年   224篇
  2001年   161篇
  2000年   105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0 毫秒
971.
在英国,小说(novel)作为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出现于十八世纪上半期。自那时起,它一直是读者喜闻乐见和评论家津津乐道的文学形式。不过,在福楼拜的作品问世之前,很少有人认真探讨小说艺术。在英语小说家中,也只有亨利·詹姆斯在追随福楼拜小说的艺术。过去,有人认为,早期英国小说  相似文献   
972.
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新的话语环境之下,中国大陆的散文诗写作实现了审美的回归和文体的独立,相应地也生成和确立了一些新的审美风格和文体样式,本文试图梳理这一特定的文体在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发展演变轨迹,希望对目前的散文诗创作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973.
英美儿童文学批评在 2 0世纪 70年代兴起 ,它受到了诸多文学批评方法的影响 ,其中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深刻地影响了英美儿童文学的阅读与创作。文章从三个方面探讨这一影响 :对西方女性主义作品的重读以发现新的解读方法与含义 ;对传统文学史的修正以发现被埋没的作家作品并改写对女性歧视 ;给儿童文学批评新的定向 ,审视西方文化传统的实践  相似文献   
974.
俗语说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俗语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语句,它言简意赅,发人深省,闪耀着朴素辩证法的思想光辉。俗语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自汉唐起就有人研究俗语。俗语追求通俗平易的语言风格,在俗语中凝聚着丰富多彩的修辞艺术。俗语在文学语言中的运用,增强了作品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俗语不失为语言学领域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似文献   
975.
文学欣赏活动是人的审美天性的一种表现,多从自我的精神需要出发。它具有多种心理起因:自我认同的满足、现实缺憾的补偿、情感交流的合群、归属、自我价值提升、好奇心、娱乐。  相似文献   
976.
形象认识论     
本文从讨论形象的表达论与认识论入手 ,深入分析了人物形象在文学作品中的地位和性质问题 ,指出人物形象在其独立的生活过程中直接展现出了历史发展的具体面貌 ,从而实现了形象独特的不同于理论思维的认识论意义。  相似文献   
977.
网络文学对文学批评理论的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文在自觉地意识到网络文学对于文学批评理论的挑战这一事实的基础上,提出应该建立网络文学的批评原则和批评标准。通过对一些文学网站个案的考察,概括出网络文学快捷、方便、充分地自由和个人主义,主要功能是泄导人们心理淤积以获得心理平衡,以及个人倾诉的文学形态等特点。而网络文学批评原则与标准的建立必须与这些特点相适应。同时论文提出与网络文学批评原则相关的几个理论问题,即虚拟空间与物理空间的关系及民族文化认同问题;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关系与批评原则确定的问题;网络文学的批评标准与传统文学批评标准的同构问题;超文本网络文学对既有文学理论和传统批评原则的挑战问题等。  相似文献   
978.
话语类型与实践 ,是审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一种途径。从 2 0世纪 50年代到 90年代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话语类型与实践经历了从政治—进化型、文化—审美型到多元 (以现代性话语和知识分子话语为代表 )话语类型的转变。  相似文献   
979.
中国古代文艺美学理论在明代中期以后表现出一种泛情论倾向,这同西方文艺美学理论中的泛爱论、泛性论明显不同。泛情论倾向的出现同中国文学史上重情的传统有密切关系。其理论意义和思想价值突出地反映在三个问题上,一是对人性和人的生命意识的张扬,二是对作者主体意识和主体情感的肯定,三是重视情趣的审美观念的确立。  相似文献   
980.
克罗齐晚年突破纯艺术论局限 ,把文学表现纳入美学领域 ,提出了一套独特的以修辞论为实质的文学理论 ,影响深远。在他看来 ,文学是文明 ,是教养或教化 ,是运用修辞手段对非艺术表现所作的审美综合 ,其特点在于和谐与美 ,作用是使心灵恢复完整 ,使社会实现和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