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6篇
  免费   136篇
  国内免费   58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22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732篇
理论方法论   194篇
综合类   3450篇
社会学   69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99篇
  2013年   158篇
  2012年   268篇
  2011年   337篇
  2010年   253篇
  2009年   253篇
  2008年   265篇
  2007年   354篇
  2006年   372篇
  2005年   341篇
  2004年   327篇
  2003年   318篇
  2002年   296篇
  2001年   203篇
  2000年   137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21.
《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开始在政治上进行变革,推行“新政”和预备立宪。在此过程中,自晚清以降出现的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以及固有的满汉矛盾不断加剧甚至激化,在辛亥革命前夕严重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  相似文献   
22.
翻译的语言学理论将翻译提到科学的高度加以描述,可以说比传统理论前进了一步。但是如果因此而否认了翻译的艺术性,就无法阐明翻译中的许多问题。翻译的艺术性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形式表现、异质同构和艺术冲动。  相似文献   
23.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中,从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等重大发现,到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相继创建,使得物理学基本观念发生了根本变革,并对一系列物理学哲学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本文对物理学革命中的哲学论战进行述评,旨在深化科学哲学界对这一时期物理学哲学问题的系统研究,并以此纪念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  相似文献   
24.
一般认为,文学翻译中对于文化差异的处理可分为两种:以源语文化为归宿和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前者即“异化”,后者即“归化”。异化论与归化论似乎不可调和,而实际上,翻译中没有绝对的异化,也不会有绝对的归化。文化的异质性和文化交流的必要性决定了翻译中文化杂合的必然,文化杂合具有抵抗强势文化的积极意义。异质文化在林语堂译《浮生六记》时的兼容与杂合为我们提供了具体的实例,说明了除异化与归化之外,文化杂合也是文学翻译中处理文化问题的一条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25.
欲望化写作是当今文坛上方兴未艾的且引人注目的文学现象,其注重张扬感官放纵和感官感受。本文拟从欲望化写作的成因、分类以及欲望化写作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等几个方面来探讨欲望化思潮。  相似文献   
26.
论歌唱的语言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歌唱是语言与音乐有机结合的产物,歌唱者语言的优劣是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研究语言与歌唱的关系,在实践中充分发挥文学语言与音乐语言的特点使两者有机地结合,融为一体,使演唱富有艺术感染力,就成为一个歌唱演员必须弄清并在实践中正确处理的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27.
通过对艺术创作过程的分析,论证文学翻译为一门特殊的艺术再创作。无论是创作冲动、艺术构思,还是艺术表达,文学翻译与艺术创作都具备同一性。但是两者并非完全相同,文学翻译受到原作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通过对这一问题的论述,提倡创造性翻译,以实现译者的自身价值。  相似文献   
28.
辛弃疾田园词景真、情真,又能将两者紧密地结合起来,相融相生成自然和谐之境,富有意境美。他或者将景物人格化,作为主观情感的寄托,或者“以我观物,使物皆着我之色彩”。无论是借景托情,还是情景俱到、相间相融,都各有其妙。  相似文献   
29.
"新时期"以来以马原和余华为代表的先锋叙事大大推进了中国小说叙事的现代化进程.但是这种"推进"实际上具有的仅仅是"移植"的价值,真正的中国小说的叙事革命并未到来,因为这种"革命"的本质乃是创新.而由于中国现今特殊的国情,这种创新已经无法从西方现代小说的移植中培养,所以,"中国本土化叙事革命"也就成了我们热切的前景期待.  相似文献   
30.
文学空间来源于生活空间,文学空间是生活空间的变型、转化和升华。生活空间要转化成文学空间必须经过作家的遴选、厘定和创造并且包蕴着作家的审美观、世界观和人文观。"空间理论"立足于从生活空间向文学空间的过渡,充分发掘作家的空间想象方式及其表现手段,探讨作家内心世界的外化规律和价值取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