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6篇
  免费   136篇
  国内免费   58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22篇
人口学   7篇
丛书文集   732篇
理论方法论   194篇
综合类   3450篇
社会学   69篇
统计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41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43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199篇
  2013年   158篇
  2012年   268篇
  2011年   337篇
  2010年   253篇
  2009年   253篇
  2008年   265篇
  2007年   354篇
  2006年   372篇
  2005年   341篇
  2004年   327篇
  2003年   318篇
  2002年   296篇
  2001年   203篇
  2000年   137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661.
阐述文学作品与插图艺术之间相互配合、互为补充的关系,分析插图艺术的创作与表现.  相似文献   
662.
容闳是中国留学美国的第一个大学毕业生。“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日趋于文明富强之境”,是容闳毕生的追求。从率领幼童留美,完成“中华创始之举”,为社会转型提供一批栋梁之材;到引入“制器之器”,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从国外引进成套先进设备,为近代机器制造业奠基;再到同情太平天国起义,参预戊戌变法维新,促进辛亥革命,走在社会政治变革的前沿———容闳的认识与实践,表明他一生追求光明,与时俱进,无愧为中国近代化的卓越先驱。  相似文献   
663.
近代以降,中国古代文论文体逐步向近代化、正规化发展.其演进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时期.这四个时期的界限划分虽然有模糊之处,各个时期之间有所交错,但文学理论批评文体发展的轨迹是很清晰的.经过这四个时期,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时,文学理论批评文体以白话文为突破口,全面突破旧的形式,迅速向现代文学理论批评文体转变.  相似文献   
664.
词体文学批评是我国古代文学批评中独具一格的批评形态.它发端于宋代,承传于元明,兴盛于清代,具有抒情性、感悟性、组合性等审美特征.在古代文学批评史上,具有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665.
构筑文学本文的媒介和工具是语言,但是,文学作品中的语言已经不是普通的日常语言和科学语言,而是具有着非凡的“陌生化的美”、“蕴藉化的美”和“形象化的美”的语言。这使文学作品的语言生成为一个完满的诗意空间,流光溢彩。  相似文献   
666.
宫立 《东方论坛》2012,(3):87-96
樊骏先生作为第二代中国现代文学学者的杰出代表,在总结第一代中国现代文学学者的学术经验的同时,积极参与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学术队伍建设。他在发现和扶植第三、四代中国现代文学学者的过程中功不可没。他还积极地捐助资金促进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发展,为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667.
道家美学对苏轼文艺思想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诗词中展现出的崇尚真朴,傲视荣贵的思想品格;提出了寓意于物,游于物外的审美态度;其被贬谪期间的作品展示了他看穿忧患,随缘自娱的超然的人生境界;在文艺创作上提出了随物赋形、成竹于胸、反对雕琢、因任自然等重要理论观点。  相似文献   
668.
经过新世纪十余年的激烈争论,中国的文艺学界开始逐渐冷静下来,一些更为重要的问题开始突显。文艺学应该处理好如下三种关系:文艺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文艺学与新的文化现实的关系;文艺学与中西文论资源及文学基本问题的关系。文艺学的"名不符实"实际上为其自身提供了拓展跨学科研究的空间,回归"文艺"本位,增强"历史"意识应该是文艺学学科的选择;新的文化现实需要新的文学分析方法和理论工具对之进行更有效的解释,这正是文艺学学科的主要任务;立足于中西文论资源的学术史及对文学基本问题的激活,有助于确立我们在面对"新的文化现实"时的学术立场和提问方式。  相似文献   
669.
史容《山谷外集诗注》、史季温《山谷别集诗注》延续了宋人注宋诗的优良传统,在引典、释意、诗学研究、校勘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二史注总结了黄庭坚诗的重要用典技巧,包括典故的活用、反用、借用、兼用、摘要以及句式的模仿等。二史注特别重视运用"以史证诗"的方法解释黄庭坚诗,利用各种宋代史料,考证了黄诗的创作背景,总结了题旨,并重点解释了与时事相关的诗句。二史注还常常以"心解"的方法揣摩黄庭坚的创作心理,阐发言外之意。在此基础上,史容高度评价了《山谷外集》的成就与价值,认为其风格高古,不容弃去,并总结了黄庭坚诗有为而作的命意特点。此外,史容注还对任渊《内集注》有所补正,并从事了校勘工作。  相似文献   
670.
中国文学对生命整体观及大宇宙生命活化的体验特点,显化了"生态文学"的古典形态。我们挖掘其"生态"内涵,既是一种现代阐释,也是一种对接;作为历史机缘,更成为现代与未来接续的必然。这种环绕"生态"体验的现代阐释,意在接通中国传统话语系统,把握中国文学体验的核心要素,将"生态"承载文学的运思与体悟,进而揭示文学价值及人的生存的"生态"标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